《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第7章 交互模型

虽然写这个博客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我自己做一个思路记忆录,但是如果你恰好点了进来,那么先对你说一声欢迎。我并不是什么大触,只是一个菜菜的学生,如果您发现了什么错误或者您对于某些地方有更好的意见,非常欢迎您的斧正!

目录

7.1用例模型

7.1.1参与者

7.1.2用例

7.1.3用例图

7.1.4用例模型的准则

7.2顺序模型

7.2.1场景

7.2.2顺序图

7.2.3顺序模型的准则

7.3活动模型

7.3.1活动

7.3.5可执行活动图

7.3.6活动模型的准则


类模型描述系统中的对象及其关系状态模型描述对象的生存期交互模型描述对象如何交互

7.1用例模型

7.1.1参与者

参与者(actor):系统的直接外部用户——直接与系统通信的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但并不是系统的一部分。

▶每个参与者都表示以某种方式对系统起作用的那些对象。

▶参与者可以是人、设备和其它系统——任何与系统直接交互的事物。

▶例如:客户和维修技师 是 自动售货机 的不同参与者。

▶如果对象的行为有不同侧面的话,它就可以被绑定到多个参与者上。(例如,某个人既可以是自动收获机的客户,也可以是维修技师)

▶参与者有一个明确的用途。相反,对象和类经常是许多不同用途兼而有之的。(比如参与者可以是学生、老师,他们有自己不同的用途,但是当他们都身为参与者的时候,他们的用途都是购买)

▶参与者直接与系统相连——间接相连的对象不是参与者,不应该被包含而作为系统模型的一部分。与间接相连的对象的任何交互都必须通过参与者。(比如调度维修的调度员就不是参与者)

7.1.2用例

用例(use case):系统通过与参与者的交互可以提供的一段连贯的功能

▶每个用例都会涉及一个或多个参与者以及系统本身。(比如:用例“购买一瓶饮料”涉及客户参与者)

▶用例涉及系统和其参与者之间的消息序列。(比如用例“购买一瓶饮料”的时候,要先交钱才能得到饮料)

《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第7章 交互模型_第1张图片

▶错误条件也是用例的一部分。(例如选择一瓶已经卖完的饮料,就要显示警告信息)

▶用例把一部分系统功能相关的所有行为组合在一起。这包括普通主线行为普通行为的变体异常条件错误条件请求取消

▶在完整的模型中,用例分割系统的功能。

 

7.1.3用例图

▶系统包括一组用例和一组参与者。

▶每个用例表示系统提供的一段功能。

▶用例集合以某种细节层次显示了系统完整的功能。

▶参与者集合表示系统服务的完整的对象集合。

《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第7章 交互模型_第2张图片

7.1.4用例模型的准则

✔ 用例标志系统的功能,并根据用户的观点组织这些功能。

✔ 构建用例模型的指南:

        ▶确定系统边界。

        ▶确保关注参与者。

               ♦每个参与者都应该有单一的、一致的目的。

               ♦如果某个现实世界的对象体现了多种目的,就要分别用单个参与者来捕获它们。

               ♦参与者要根据系统来定义,而不是作为自主的概念来定义。

        ▶每个用例必须给用户提供价值。

        ▶关联用例和参与者。

               ♦每个用例都至少要有一个参与者,每个参与者会参与至少一项用例。

               ♦用例可能会包括几个参与者,一个参与者也会参与多个用例。

        ▶用例是非形式化的。

        ▶用例可以结构化。

 

7.2顺序模型

✔ 顺序模型详细描述用例的主题。分为场景和顺序图。

✔ 顺序图具有更加结构化的形式。

7.2.1场景

场景(scenario):系统在某个特定的执行期内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例如用例。

▶场景可以显示为一列文本语句

▶场景包含对象之间的消息以及对象所执行的活动

▶文本格式便于编写,但它无法清晰地显示每条消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

《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第7章 交互模型_第3张图片

7.2.2顺序图

顺序图(sequence diagram):显示了交互的参与者以及参与者之间的消息顺序。也显示了系统为了执行全部或部分用例而与其参与者的交互

      ▶每个参与者以及系统都用一条垂直的生命线(lifeline)表示。

      ▶图中只显示消息的顺序,而不是它们的准确时序。

      ▶每个用例需要一张或多张顺序图来描述其行为。

      ▶我们应该为用例系统内部的每种异常条件绘制一张顺序图。

《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第7章 交互模型_第4张图片

《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第7章 交互模型_第5张图片

7.2.3顺序模型的准则

①至少为每个用例编写一种场景。场景中的步骤应该是逻辑命令,问不是单次的按钮点击。

②把场景抽象成顺序图。顺序图清晰地显示了每个参与者的贡献。

③划分复杂的交互。把大型交互划分成各个组成的任务,并为每一项任务绘制一张顺序图。

④为每种错误条件绘制一张顺序图。显示系统对于错误条件的响应。

 

7.3活动模型

✔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显示了组成复杂过程的步骤序列,例如算法或工作流。

▶与顺序图类似,活动图可以显示控制流,但专注于操作而不是对象。

▶活动图在设计算法和工作的早期阶段最为有用。

《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第7章 交互模型_第6张图片

7.3.1活动

✔ 活动图的各个步骤都是操作。

✔ 活动图的目标:显示复杂过程内部的各个步骤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约束。

✔ 活动可以分解成更细的活动。

 

7.3.5可执行活动图

✔ 活动令牌(activity token):可以放在某个活动符号上,表示它正在执行。

7.3.6活动模型的准则

✔ 不要误用活动图

✔ 让图保持平衡。图中的活动应该具有一致的细节层次。

✔ 注意分支和条件

✔ 注意并发活动

✔ 考虑使用可执行的活动图。可执行的活动图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系统。

你可能感兴趣的:(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