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自己的看书问题

   前25年做了一场关于诗人的梦。

   其实更准确是2014~2015年间,正值青春期需要引起旁人的关注,到微博这一载体的出现,因限制字数发表状态,之前对诗一直心存向往,结果情投意合,催生从散文杂文的文风渐变为短小精炼的诗。

   喜欢文学是从迷恋鲁迅的文字开始的。也许都是浙江人,都姓周,小学课本里开始接触鲁文,便一发不可收,渐渐种下了鲁迅的影子,直到那时有新华书店的打折券,先买的就是鲁迅的《呐喊》《朝花夕拾》,告别了奥特曼书的时代。

   高中读书压力大,心里一直种了一个文学的梦。脑海里经常搜集作文思路,吃饭想,走路想,睡觉想,早有几篇像样的题材,只待时间允许,便可创作出来。甚而觉得语文的作文是八股文式的,非常限制思路。我对引用李白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名句的做法非常不齿,但现在看来,考试只是为了进一所好学校,作文只是为了拿高分,这些只是固定的程式,没必要把感情深入在里面,所谓的“有感情”,终究敌不过“永远正确”的程式,我早就该背熟这些程式,然后运用之。

   到了大学,可算是有空闲了。我开始看书写文章,周围人美称我为才子,自己洋洋得意,实际脱离实际。因看书放弃了许多社交机会,包括谈恋爱和解决一些自己心理的问题,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被抛弃了一个时代。

  虽然看过一些书,但主要都是欣赏其文笔,模仿它文法,少成思路,鲜记提纲,光看热闹,生搬硬套为多,思考总结的少。因此,文字功底是有的,不过不实用,崇古文,太聱牙,个人想法是有的,不过小九九,难登堂,太小众,自己的转化运用是没的,进去社会是要被欺侮的。

   现在多看实用主义书,之前25年前看的书一笔勾销,而今迈步从头越,重做小学生。

   现在看书,也看好词好句,但看它在生活中是否用到;主要看思想,先吸收再反刍,变为自己的东西。比以前累多了,至少看两遍,可也没有办法。希冀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潜,达到士别三日的效果。

   所谓加班,应该是来干这个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直视自己的看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