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厚积“勃”发 (转)

中国芯厚积“勃”发 (转)[@more@]中国芯厚积“勃”发

新华网  (2001.02.09 09:40:22)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 朱继东)在过去的时日里,由于中国在家电制造、电脑、通讯等领域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因此,在这些尖端产业中,中国只能挣一些加工费。而今,中国企业纷纷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技术,中国在未来的世界市场格局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正当不少人为中国家电企业缺少核心技术而忧心忡忡之际,新世纪之初,便有不少中国企业纷纷进军家电业和IT业的核心技术-- 芯片制造业的好消息传来,中国"芯"的声音此起彼伏。欣喜之余,业内专家也提醒,中国企业应量力而行,不要"芯"太急,更不要一哄而上凑热闹。
 2001年1月14日,北京大学再次传出喜讯:继1999年底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后,科研人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研制出支持32位和16位两套指令系统的微处理器,并设计出操作系统和信息家电的原型。这标志着我国嵌入式微处理器研制达到90年代末国际水平。而此前的2000年12月20日,同样声称要建成中国微电子产业基地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北京,几乎同时宣布各自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领域的重大进展:各自有两间芯片工厂动工。同时,深圳、山东、天津、成都、浙江等地也有不少中国"芯"企业成立的消息传来,芯片制造业显出"芯芯"向荣的局面。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于1965年,先后经历了自主创业、引进提高、重点建设三个阶段,现已初步形成了由7个芯片生产骨干企业、十几个封装厂、二十几家主要设计公司、若干专用材料及设备制造厂组成的产业结构,芯片生产技术已达到8英寸、0.35微米水平。芯片制造业7个企业是:上海华虹-NEC、无锡华晶、华越、上海贝岭、上海先进、首钢日电、杭州土兰,年销售额20多亿元人民币。1999年,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出口总金额为94.23亿美元,其中,进口75.34亿美元,出口(含进料、来料加工)18.89 亿美元。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软件技术是信息产业的两大核心技术。微处理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心脏" ,现代通信设备、网络设备、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无不构筑在微处理器上。微处理器主要分为通用式和嵌入式两大类。北京大学此次研制出的是在863计划、教育部的支持下,由杨芙清院士率领的研制小组数十位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据悉,这套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性能,而且功耗也很低,满足了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设计实现了基于"中国芯"的信息家电示范原型系统。据悉,我国科学家将力争在2年至3年内,在智能IC卡、嵌入式系统和系统芯片等领域研发出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2000年12月20日,北京市政府和首钢集团在八大处的山脚下喜气洋洋地为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八大处园区揭牌,主角则是园区开园后的第一家工厂--北京华夏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首钢总公司、首钢股份、首钢高新技术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三间美国公司共同投资13.35亿美元兴建。公司将首批动工兴建两条8英寸、0.25微米芯片生产线,月产4.5万片,长远规划则是到2010年建成6条至8条8英寸和12英寸芯片生产线,总投资将达100亿美元。此外,北京准备上的另一间芯片工厂是由北京电子控股公司、北京东方电子、北京700厂及海外投资者合资发起的北京讯创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它将投资2亿美元,兴建一条6英寸、0.35微米至0.8微米芯片生产线。
 北京雄心勃勃,上海也不甘落后。2000年12月20日,上海宣称将在浦东张江园区规划建设上海微电子产业基地,面积达22平方公里,在"十五"期间力争引进产业投资100亿美元,形成10条以上芯片生产线。这一天,上海也有两家芯片工厂动工,一家是投资16.3亿美元的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规划总投资60亿美元建设4条芯片生产线,首期是一条月产4万片8英寸、0.25微米以下硅片生产线;另一家是投资15亿美元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将于一个月后正式签定合资协议,远期规划6条线,首期则是一条月投4.5万片的生产线。泰鼎多媒体公司去年自主开发的DPTV芯片使中国人在彩电核心技术上扬眉吐气,不仅吸引了国内各大彩电巨头,国外不少大家电巨头也纷纷上门寻求合作。除前面的项目外,IBM也要投3亿美元在上海搞封装,而诺基亚则在北京搞一个集成电路的研发中心,海尔也投巨资在北京成立了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雄"芯"勃勃的并非只有这两个城市。2000年12月底,深圳市的经济工作会上也传出声音,深圳将在2001年内上马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国内著名家电企业康佳也宣称要进军芯片制造业。在天津,摩托罗拉也决定斥巨资上马它在全球的第17个芯片制造工厂。除此之外,成都的一条、浙江的两条6英寸生产线投资计划也已报到了信息产业部。
 业内专家指出,最近十几年间,中国的家电制造、手机、电脑等产业都有了长足发展。然而,无论是国产彩电、国产电脑,还是国产手机,因为核心技术在人家手里,中国在这个尖端领域落后太多,我们只能挣加工费。由于电脑、通讯、家电等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半导体消费市场越来越可观,以至于世界巨头纷纷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再加上世界半导体市场经过前几年的低迷之后,2000年强劲增长,并将在今后几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也导致了投资信心的恢复;同时华虹-NEC的成功让国际投资者敢于到中国进行试探性投资。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于去年底出台了鼓励政策,对集成电路及软件产业进行大力扶持,台湾芯片业向祖国大陆转移已渐成趋势,中国芯片产业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已经到来。
 专家预计,现在这几个项目中如果有几家在未来几年内发展势头良好,极有可能出现在中国大陆投资芯片产业的"雪崩"效应,中国将在未来的世界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据信息产业部集成电路处有关人士透露,仅仅把上海、北京两地四个厂的投资额加起来,已有46亿美元之多,而我国从1980年到1999年,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总投入,也不过257亿元,这当中还包括126亿元的外资投入。因此,2000年底和2001年初的世纪之交可视作中国芯片产业的一个拐点。该人士同时指出,200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只占到1%的份额,只要中国企业量力而行,"十五"期间各地计划的项目如都能如期实施,到2005年估计会占到2%至3%,到2010年将占到5%甚至更多,低起点增长的中国将会超高速发展,中国家电业和IT业也将会在核心技术上扬眉吐气。(完)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0752043/viewspace-988516/,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0752043/viewspace-988516/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芯厚积“勃”发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