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教程-06.继电器实验

继电器

      • 6.1、了解继电器(Relay)
      • 6.2. 继电器分类
      • 6.3. 继电器的作用
      • 6.4. 说明
      • 6.5 继电器模块实验(使用继电器模块)
        • 6.5.1. 继电器模块
        • 6.5.2, 接线
          • 运行效果:
      • 1.6 继电器实验(使用继电器元器件自已搭电路)

6.1、了解继电器(Relay)

继电器(Relay)是一种电控制的开关器件,用一个小电流(低电压)去控制一个大电流(高电压)的开与关。

典型的继电器结构原理图如下:
arduino教程-06.继电器实验_第1张图片

  • 继电器有一个输入回路,一般接低压电源,有一个输出回路,一般接高压电源。
  • 输入回路中有一个电磁铁线圈,当输入回路有电流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力,吸力使输出回路的触点接通,则输出回路导电(通)。
  • 当输入回路无电流通过,电磁铁失去磁力,输出回路的触点弹回原位,断开,则输出回路断电(断)。

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没有接线关系,因此继电器具有隔离功能。

6.2. 继电器分类

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继电器分为电磁继电器、固体继电器、光继电器等几类

6.3. 继电器的作用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 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 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 综合信号: 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 自动、遥控、监测: 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一个具体的应用例子,比如:用单片机去打开或关闭一个电压220V的电灯,由于单片机工作在5V, 而电灯是220V,因此需要由单片机控制一个继电器,通过控制这个继电器充当电灯的开关。

6.4. 说明

继电器的输出回路一般有三个触点,中间的触点是动触点(公共端),其它两个触点是静触点。

输入回路不通电时,动触点(公共端)总是和一个静触点断开(称为常开),与另一个静触点闭合(称为常闭)
输入回路通电后,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即:动触点(公共端)与和常开触点闭合,与常闭触点断开。

6.5 继电器模块实验(使用继电器模块)

6.5.1. 继电器模块

在网上买到继电器模块,如下图:
arduino教程-06.继电器实验_第2张图片

  1. 图模块下方有三个管脚,构成输入回路,其中(图中右侧)标注‘-’的管脚接地(GND), 标注"+”的管脚接 5V, (图中左侧)标注‘S’的管脚接信号(数字I/O)

  2. 继电器有三个接线口,中间的接正极,用电表量一下,0和1接线口之间是通的(常关),0和2接线口之间是不通的(常开)

  3. 继电器的型号是: SRD-05VDC-SL-C, 说明输入电压为直流5V

  4. 看继电器上的标注:输出为10A 250VAC(即: 支持最高250V交流电压, 10A电流),或 10A 30VDC(即: 支持最高30V直流电压, 10A电流)

6.5.2, 接线

用三根杜邦线把继电器模块的三个管脚接到开发板上,其中“-”脚接GND, ‘+’脚接5V, S脚接 D3

  1. 在Arduino IDE中写个Arduino程序控制继电器模块
int pinRelay = 3; //管脚D3连接到继电器模块的信号脚
 
void setup() {
	  pinMode(pinRelay, OUTPUT); //设置pinRelay脚为输出状态
}
 
void loop() { 
	   digitalWrite(pinRelay, HIGH);//输出HIGH电平,继电器模块闭合
	   delay(5000); //等待5000毫秒
 
	   digitalWrite(pinRelay, LOW);//输出LOW电平,继电器模块断开
	   delay(8000); //等待8000毫秒
}
运行效果:
  1. 蜂鸣器"pa"一声,闭合,持续5秒。(此时用万用表测量 常开变成闭合, 常闭变成断开)
  2. 蜂鸣器"pi"一声,断开,持续8秒。(此时用万用表测量 常开变回断开, 常闭变成闭合)
  3. 如果在继电器输出端的 常开触点两端,接一个电灯、和220V电压,则可看到电灯亮5秒、灭8秒。
    (注意:接高压电路时,务必不要带电操作)

1.6 继电器实验(使用继电器元器件自已搭电路)

(具体内容)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c80486/article/details/5262203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arduino,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