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43年》:极具张力、绝对经典的二战间谍题材电影【订补版】

《德黑兰43年》:极具张力、绝对经典的二战间谍题材电影

@笑独行[编评]


【影片笑独行解题】

《德黑兰43年》(Tegeran-43, or Teheran 43 - Spy Ring, or Тегеран-43, or Teheran 43-Nid D'espions, or Killer Sind Immer Unterwegs,德黑兰1943、德黑兰四三年,苏联、法国、瑞士、西班牙,1981)

极具张力的战争政治与间谍题材绝对经典大片。苏联导演亚历山大·阿洛夫(Aleksandr Alov)、弗拉基米尔·纳乌莫夫(Vladimir Naumov)联合执导。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德国纳粹暗杀英、美、苏三国首脑行动的内幕及其于1978年被前台执行人披露的过程。其间,历史部分苏联间谍与俄裔法国美女翻译的爱情没有结果,现实部分莫斯科警察局探长与美女翻译女儿的爱情也未能展开。历史现实不断转换,揉合多种类型元素。暗杀不停,死人不断,幕后主使始终逍遥法外。紧凑洗练,惊心动魄。娜塔莉亚·别洛赫沃斯季科娃(Natalya Belokhvostikova)、伊戈尔·柯斯托列夫斯基(Igor Kostolevsky)、阿兰·德隆(Alain Delon)、库尔德·尤尔根斯(Curd Jürgens)等主演。莫斯科电影节金奖。

笑独行补注:史载德黑兰会议为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的同盟国国际会议,也是英、美、苏三国首脑的首次会晤。该会议主要议题有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联合国成立、战后德国处置、波兰重建和独立、苏联对日作战等,包括《德黑兰宣言》在内的会议成果对于加强同盟国团结、加速战争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都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意义。该影片为公认的苏联晚期政治电影代表作。该影片有片长不同的三个版本,即155分钟的阿根廷版、192分钟的苏联版和153分钟的西德版。IMDb该影片评分为7.1分。


【影片DVD影碟封面、光盘、海报和剧照】

《德黑兰43年》:极具张力、绝对经典的二战间谍题材电影【订补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德黑兰43年》:极具张力、绝对经典的二战间谍题材电影【订补版】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德黑兰43年》:极具张力、绝对经典的二战间谍题材电影【订补版】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德黑兰43年》:极具张力、绝对经典的二战间谍题材电影【订补版】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德黑兰43年》:极具张力、绝对经典的二战间谍题材电影【订补版】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影片网友评论一篇】

《德黑兰43年》:偶然与必然,记录与记忆

文/竹子

fifid.com  2006-06-17


在2006上海合作峰会期间看《德黑兰43年》,看得其所。我没有错过一个镜头,是不忍心错过一个镜头。这部1981年出品的经典,终于在2006年拯救了一个活得无趣的人。说实在的,真是活得有点不耐烦了。就是这么不耐烦,我却懒得去任何地标性建筑附近兜转,不是因为之前没有买意外保险,而是因为实在不愿动,何妨一下楼,完全把自己当成闺中小姐了,错过了与间谍们交换眼神的良机。

有人说这是一部闷片——很不理解,这是多么经典的情节剧,怎么可能是闷片。如果好莱坞的矫揉造作已经改变了正常的叙事逻辑,那么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我们重新明白不用特技也惊心动魄的技巧:蒙太奇。这部影片出色的剪辑令人惊叹。1943年,35年后的1978年,纪录片,现实生活。地点切换更加令人惊叹。人物的变换更是非同寻常,语言,人种……很久没有看过这么丰富的电影,一切都那么流畅。这是一部适合放在课堂上好好分析的电影,值得收藏。

如果是美国拍片,大约会把恐怖事件拍得场面宏大,非如此不能罢休。这部电影摒弃了这种夸张的做法,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武林高手不动手……我想到了很多。一次谋杀事件,谋杀对象是三巨头,可以改变世界的三巨头。一部混合着多种元素(政治、间谍、谋杀、和平、爱情、信息传递、时空转变)的电影,却并不感到这些元素是生硬地凑在一起,恰恰相反,这些元素被影片的核心“偶然性与必然性”所统摄,面对这样的主题,我只好缴械:我太喜欢安德烈对玛丽说的那段话了,偶然中的必然。

最令人心折的镜头出现在最后的巴黎街头咖啡馆,35年后重逢的安德烈和玛丽,两人的谈话意味深长——我觉得玛丽意识到了对面的情侣不对劲,然而她却义无反顾地去电话亭。安德烈说,一切证据都不见了,回忆录与纪录片原版都被销毁了,然而记忆仍在。记忆,这又是一个令我缴械的主题。

恶永远存在,而善,甚至爱情,在最艰险的环境中,依然可以绽放。马尔克斯的回忆录题名为“活着为了讲述生活”。活着为了验证偶然。

我愿意深藏在人群中,等待必然中的偶然,不被纪录,只要自己记得就好。


【影片历史背景】

1943年德国纳粹谋杀美英苏首脑行动真相揭秘

文/佚名

news.eastday.com  2003年12月11日 02:15  来源:信息时报


希魔欲飞机撞楼炸死三巨头

看过《德黑兰1943》的人肯定还记得那惊心动魄的情节:1943年11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晤,德国纳粹准备伺机暗杀他们,但苏联特工从一个醉醺醺的党卫军分子那里得知了敌人的行动计划,最后制服杀手,救了“三巨头”。

史学家一直认为,该片纯属虚构。然而据俄罗斯媒体日前披露,这一切都是真的,早在“三巨头”会晤前两个月,希特勒就得到了确切消息,并派遣近千名党卫军潜往德黑兰,利用各种手段实施暗杀,其紧张程度一点不比《德黑兰1943》逊色!

“鼹鼠”深夜发来密电,两组间谍进入德黑兰

根据当年被苏联情报机构擒获的纳粹间谍的口供,纳粹这次血雨腥风的暗杀行动始于一封密电。1943年9月的一天,纳粹军事情报机关负责人弗里德里奇·卡纳里斯收到了一份密码电报,尽管当时已是深夜时分,但卡纳里斯仍觉得有必要立即将电报上的消息汇报给希特勒。发出密电的是英国驻土耳其安卡拉大使馆内的一名“鼹鼠”——一名代号为“西塞罗”的双料间谍,密电上只有寥寥几行字:“11月29日,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进行秘密会晤。”

希特勒看到密电后,立即着手制定暗杀“三巨头”的计划,并指派他最宠爱的党卫军破坏行动小组头目奥托·斯科尔采尼具负责此次行动。

斯科尔采尼向伊朗境内秘密派遣出两支党卫军行动小组,分头执行名为“远跳行动”的暗杀任务:一支敢死队通过空降进入伊朗境内亲德的卡西凯斯基耶部落所在地;另一支敢死队则伪装成茶叶商,从土耳其边境潜入伊朗。抵达德黑兰后,他们隐身在市郊几幢别墅中,通过无线电将自己在德黑兰的一切行动细节发给柏林总部。为免漏馅,他们打扮成当地人模样,身穿阿拉伯长袍,戴着头巾,部分人甚至还能说熟练的波斯语和阿拉伯语。

第一招:五吨炸药欲毁苏使馆,收买老牧师阴谋败露

纳粹敢死队原计划通过苏联驻德黑兰大使馆地下的几条下水道秘密潜入使馆内部,进行暗杀和破坏;然而到现场后他们才发现,几条使馆的下水道出口早就被卫兵防守得严严实实。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纳粹特工又想通过收买一名经常出入苏联大使馆的老年牧师混进使馆区,以便在夜间将5吨重的炸药埋藏在使馆的建筑底下。据德黑兰历史学家穆罕默德·亚克马蒂称,这名老年牧师是俄罗斯沙皇时代的遗老,一向不欣赏斯大林政府。纳粹知道这一点,于是向他开出了5万英镑的收买价格,这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数目,足够老人舒服地过上一辈子。

然而让纳粹特工想不到的是,这名牧师获知他们的阴谋后,立即走进苏联大使馆说出了一切。两名试图收买他的纳粹间谍随即被捕,数天后“他们企图逃跑时被苏联看守击毙”,有关此事的文件至今仍未解密。

第二招:罗斯福必经之路设伏,座驾险被射成马蜂窝

随着时间的流逝,纳粹间谍们的行踪逐渐泄露,“三巨头”会晤前几天,不少人已相继被捕,但仍剩下一些“漏网之鱼”继续行动。

由于美国大使馆独处一地,离英、苏使馆有几公里,几名纳粹间谍便在英、苏使馆到美国使馆的必经之路上选了“最佳射击点”埋伏起来,想等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车队路过时,杀他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计划由一组射手先将罗斯福座驾的车胎射穿,另一组狙击手则用机关枪将罗斯福的座驾打成马蜂窝;这些间谍甚至还“预算”出了成功暗杀罗斯福所需的精确时间:5分9秒。

然而罗斯福根本没给他们机会,他拜访苏联大使馆后干脆在那里住了下来,没有再回美国大使馆;纳粹间谍又将暗杀目标锁定在丘吉尔身上,但同样没找到机会。

第三招:满载炸药飞机要撞楼,到了德黑兰已经迟到

到了最后,潜入德黑兰的大部分纳粹间谍要么被盟军特工逮捕,要么被击毙,但希特勒仍不死心。据当时曾在伊斯坦布尔德国贸易代表团工作的亚莱克斯·斯克米特回忆称,为了能在德黑兰成功暗杀“三巨头”,纳粹党卫军甚至打算采用最匪夷所思的手段。

当“远跳行动”总指挥斯科尔采尼发现派去的间谍几乎全部落网的时候,他竟然想出了几十年后才被拉丹实施的创意:用装满炸药的轻型飞机去撞苏联大使馆,以引起爆炸。

他们很轻易地就找到了愿意去执行这次“自杀式”任务的纳粹飞行员,但这名飞行员却让希特勒失望透顶——他驾驶装满炸药的飞机飞到了德黑兰上空,不过,不知何故他在路上“耽搁”了时间,当飞机抵达那里时已经是12月初。此时一切会议都已经结束,“三巨头”早已离开德黑兰打道回府了。

展望:伊朗影响间谍战,成败档案14年后解密

据报道,纳粹间谍行动的成败与当时的伊朗有一定关系。彼时美英苏德四国间谍在伊朗展开了腥风血雨的生死谍战,但年轻的伊朗国王却对希特勒持同情态度,所以其中一组纳粹间谍轻易地通过伊朗潜入了德黑兰。

然而1943年11月,美苏等盟国大使在伊朗国王的宫殿中与他进行了秘密会晤,并向他发出了清楚的信号:如果“三巨头”在会晤时期发生任何不测,伊朗王室都将被立即废黜,伊朗将变成共和国。听到这番警告后,伊朗国王立即切断了所有与柏林的联系,纳粹行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支持。

事实上,“三巨头”德黑兰会晤期间,德黑兰到底有多少名德国间谍在活动目前仍然是个谜,苏情报机构估计数目约有1000人。有关德黑兰当年血腥间谍战的细节也许将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因为到目前为止,当时的伊朗首都到底都发生过什么,即使是历史学家也所知不多。

根据法律,英国国家档案馆要到2017年才能解密《德黑兰宣言》发表时期的秘密档案,那时人们才能看到德黑兰间谍战的真相最后浮出水面。

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者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他们的外长和顾问。会议秘密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会后发表了《关于伊朗的宣言》和《德黑兰宣言》。《德黑兰宣言》宣布三国决心在战争方面以及在战后的和平方面进行合作,声明三国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达成完全协议。

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国际会议,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产生了巨大作用和影响。它是反法西斯同盟团结和壮大的重要标志,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2007年11月编评,2009年2月订补)


【《德黑兰43年》:极具张力、绝对经典的二战间谍题材电影【订补版】_原创:笑独行_笑独行的时光网日志2009-02-26 19:36】2045次阅读

【《德黑兰43年》:极具张力、绝对经典的二战间谍题材电影【订补版】_原创:笑独行_体面杂志(笑独行的和讯博客)2007-11-24 15:59:07】阅读(1795)

你可能感兴趣的:(《德黑兰43年》:极具张力、绝对经典的二战间谍题材电影【订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