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杀人放火,我才玩游戏的

(ps:恰逢最近爆出《王者荣耀》被各种喷,翻出一篇旧文,关于青少年,关于电子游戏。)

为了不杀人放火,我才玩游戏的_第1张图片
李白

经常有家长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家的孩子一到家就玩游戏,都不和我们交流”“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直在降低,这可怎么办”“孩子总是逃学去打游戏,老师都跟我们说了无数次了,我们该怎么救救孩子啊”之类的问题。

一般来说,我都会理解一下家长们的担心,然后具体问问他们孩子到底是怎么表现的,然后和他们来分析一下孩子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然后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在问我这个问题,我忽然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上那么简单。有的家长确实会按照指导调整教育方式,然后孩子也会有所变化;而有的家长,对于不同的教育方式却经常嗤之以鼻,不愿意尝试。

可是,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我们所有的家长都几乎认为游戏是一种类似于毒品的东西,会腐蚀孩子的思想,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对于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我记得上个世纪经常会有社会学家把电子游戏比作精神鸦片,可是,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游戏对于孩子,甚至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好东西。

佛洛依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有两个核心,力比多和攻击性,也就是我们常常会提到的生本能和死本能。力比多是一种使自己快乐、使自己得到满足的本能;攻击性是一种趋向于毁灭和侵略的本能,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只有在死亡的状态才能够得到最终的平静。人生下来都存在这两部分,比如说婴儿会无意识地去咬妈妈的乳头,这就是一种原始的攻击性的体现。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原始的力比多和攻击性是一个不断象征化的过程。通俗点来说,就是原始的表现机制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高级的表现机制。

比如有的孩子会让自己很努力学习,努力学习得来的好成绩就是一种攻击性的表现;有的孩子会把攻击性在游戏中表现,通过在游戏中的打打杀杀来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当然,社会和家长、老师认可的往往都是前一种行为,而对于后一种行为却不会予以宽容,而且普遍存在着歧视和打压的现象。

我有一个来访者小智,男生,13岁,因为经常沉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被父母带来咨询。父母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咨询师帮助他远离网络游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智来的时候是抗拒的,在咨询室中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直到后来我们慢慢建立关系,他才愿意和我讲他玩的游戏。我发现在游戏中,他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他是工会的副会长,不管是带着工会的成员下副本打BOSS,还是和其他的工作进行PK,他都在这其中感觉到了很大的满足。游戏里,他是一呼百应的副会长,而在现实世界中,他是一个中学生,每天已经被课业压得抬不起头,还要应付来自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这些让他喘不过气。只有在游戏中,他才能够把这些压抑的东西释放出来,他才能够有所成就感。

其实,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象征化我们的攻击性,不管是努力学习以此来获得赞誉还是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寻求存在感,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相比于小婴儿一样,只会用打别人一拳、给别人一巴掌,这都是成熟的体现,都是孩子在适应这个社会的过程。比起孩子整天在学校打架斗殴这种攻击性的表现形式,玩游戏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呢?如果让一个整日玩游戏的孩子不再玩游戏,而是在学校里每日上演着和同学大打出手的戏码,是否家长会更加容易接受呢?

就像是黑人和白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样,一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攻击性也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请对孩子们宽容一点,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本没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

没有人知道一个热衷于游戏的孩子,以后会不会成为世界电子竞技的冠军。所以,给孩子个机会,即使我们想要表达我们的观点,也请把孩子放在和我们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了解孩子,真正地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玩游戏是只是他们释放自己攻击性的偶然所为,还是他们毕生所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了不杀人放火,我才玩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