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围棋二十年――业余菜鸟的成长故事

我的围棋二十年

    ――业余菜鸟的成长故事

ID: CSDN

棋龄:二十年(19852005

棋力:Tom 6D 弈城 6D-7D

      计划稳定 弈城 7D

最好成绩:四川大学个人第三名  团体冠军

最难忘的棋局:受三子胜汪九段

棋书数量: 上百本

最喜欢的棋书:日本的名局细解系列(吴清源,林海峰,加藤正夫)

最有启发的棋书:秀行的《我想这样下》

                加藤的《中盘攻击战略》

最有纪念的图书: 在常昊获得世界冠军激动人心的现场,我拿了一本《Google的七个成功秘密》(很遗憾没有带任何围棋书)请聂卫平和应明皓签名留念。

其他特征:

 

  泡网生涯:十年(19952005

  编程生涯:十年(19902000

  媒体生涯:五年(20002005

 

序言

 突然兴起写写自己的围棋回忆录,主要原因是:

 

1  最近IT界正在回顾互联网十年,屈指一算,从学棋到现在已有二十年了,

比起其他生涯来讲,最长的记录的是自己的围棋生涯。

2  看了Tom上的《我的围棋生涯》系列,一时食指大动,也想学学《东方时空》,讲讲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不然满眼都是老聂的围棋生涯,常昊的黑白世界,还有在天地连载的不算业余的业余高手的故事,都是高手,这世界上的高手也就那么一二百个,离自己太远。

3 计划分三部分写完,希望大家支持。

 

目录:

学棋缘起擂台赛

  

大学四年战群雄

 

网络时代逢高手

 

 

 

() 学棋缘起擂台赛

   

中国围棋的大规模普及确实要感谢聂卫平和擂台赛,这是95年以后下棋的TX们没有体会的。

我从小数学就特别好,喜欢计算,也热爱所有和计算有关的游戏。可是那时候没有奥数,也没有钢琴班,娱乐项目只有象棋和扑克。中国的象棋确实普及,大街小巷,人人会下.

   我就选择了象棋,也没有老师教,自己看书学。杨官麟的中国象棋谱,王嘉良的顺炮,胡荣华的飞相,看得津津有味,象棋棋力也还可以,至少在班级里是高手.

   那时候没有想过下围棋,我的外公还有舅舅都下围棋,不过他们下的时候,用的是玻璃围棋和塑料棋盘,看见黑白子围来围去很单调,不如象棋看起来车马炮,帅相士神气,也没有排兵布阵的感觉,所以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学围棋,我想现在让小孩自己选择的话,大部分都会像我一样选择象棋。。

   每次舅舅从宜昌来武汉,我总拖着他下象棋,把他杀得大败,失败之余他就咕咚一句“下象棋不如下围棋”。

 

   转折来自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报纸上开始出现江铸久三连胜,四连胜的消息中央广播电台也广播陈祖德的《超越自我》,陈的文笔不错写得故事性很强,播音员磁性的声音很有感染力,到了中午住在寝室的同学都围在收音机旁倾听。

  那是我正在上高一,同学间也开始以围棋为话题,围棋具备了流行的元素,我也开始追随看起了围棋书,那时候围棋书很少,不过初学入门倒是有一套很棒的《围棋入门》系列,四川棋院出的。

 

   同班有几个会下围棋的,看到我看围棋书,有个同学就发出挑战,因为我是班里的象棋高手,他是我的手下败将,大概是想在围棋上教训我。

 

  一天中午,我们在寝室里(我们中学住校)摆开了战场,这是我平生的第一盘棋,印象深刻。他的水平其实很差,只懂基本下法,不过倒是有不少实战下棋的经验。开始下棋都是先胡乱模仿书上的布局在边角上洒下几个棋子,然后就开始纠缠在一起,我看他的棋连接不完善,想起棋书的一句格言“棋从断处生”,就给他断开,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只管每一步棋拼命计算,吃他的棋子,不要让自己的棋子被吃。我下得很慢,他直摇头,旁边围了不少同学,大家也不懂下只是好看。

棋子越来越密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过来了,看了一会我们的棋局就对我的那个同学说,这棋下完了,你早就输了。于是我的第一局棋就结束了,而且取得了胜利。这真是个巨大的鼓舞,我看棋书的劲头就更大了,还特别喜欢做那些棋力测试题。

    我的下棋特点是:看书多,实战少;下得慢; 典型的书房棋,即使我后来水平不错了也还是这些特点,直到网络时代来临,才有了变化。

 

  下集预告――() 学棋的快乐

  ―――看到江汉路邮局的围棋杂志,我的心砰砰直跳

 --- 打谱花了一个半小时(擂台赛最后一局聂卫平战胜藤泽秀行) 

 

 

 

―――――――――――――――――――

 13局舅甥棋磨炼

 初战大学高手

 

 茶馆藏龙卧虎

 

 碰到职业彩棋

 

第三名的遗憾

 

 告别大学的纪念

 

 

 

 

 

其他目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物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