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山寨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

抛开山寨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_第1张图片

相比京东的10年、小米的8年、淘宝的5年,从成立到美股上市,拼多多用了短短3年。创始人黄峥将持有拼多多46.8%的股份,由于拼多多上市首日收盘上涨超40%,黄峥身家达到了140亿美元,一举反超刘强东。

上个月小米公司在香港上市,一众媒体把雷军当成老母鸡摁在砂锅里,煲了一大锅滋补鸡汤,而最近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却引发了媒体的质疑。

而质疑的点主要还是围绕着假货、低端、山寨等老生常谈的问题,拼多多上市是一个你有初一我有十五的故事,前有车后有辙,市场能够容得下淘宝成功上市并且发展迅猛,那么怎么容不下一个拼多多呢?

抛开山寨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_第2张图片

逻辑很清晰,简单来说,华尔街那帮拿高薪的西装革履是傻子吗?腾讯网易这些巨头公司投资方是傻子吗?嗜钱如命杀人不见血的纳斯达克里的机构们是傻子吗?

很多媒体所说的拼多多存在的山寨问题、仿品问题我相信肯定是存在的,也不可避免,但是拼多多的成功并不代表着这些山寨品的胜利,也不代表低端消费的胜利,抛开这些山寨的话题,拼多多的上市是商业模式的胜利,是消费场景的胜利。

拼多多主打的是“拼团购物”理念,其购物形式是采用和亲人、朋友、邻居一起拼团的形式来购买商品。团购的流程很简单,用户首先在商城选择自己心仪的商品,然后支付开团,之后等待好友的参团一起购买商品,等达到规定的参团人数后,商家就可发货给用户。

可以说,拼多多是团购和微分销的衍生品。

团购的玩法是:一件商品,如果单卖,要100元,但是如果达到20人购买的话,就可以便宜一点,比如60元也行。

微分销的玩法是:如果你成为我的分销商,你分销的用户购买商品,你就有返利,依此类推,一般到三级,层级再多就违规了。

拼多多既有团购的概念,也有分销的概念,而这种1分钱购物、1元钱创富百万的例子更是在微商营销中层出不穷。

现在赚钱的商业模式无非是两类,第一是让消费者上瘾,拖住消费者的时间,第二是提供省钱的方式,让消费者购物更爽。

抛开山寨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_第3张图片

我们先来看让人上瘾的这一派很有意思,比如拉斯维加斯赌场,赌场的老板算是把这一套玩的滚瓜烂熟,赌场是没有窗户的,看不见外面是天黑还是天明,你就在里面赌,没有任何让你看到时间的地方,而且赌场会不断往里面送氧气,让氧含量达到 30% 或者更高,让你永远精神抖擞在里面赌,如果你赌输了,赌场的服务员会给你提供一些饮料,让你抖擞精神,重新再战。

这些目的只有一个,拖住你的时间,让你上瘾。这一类是面向高端消费群体的,让高端消费群体上瘾,拖住高端消费者时间那么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而第二类则是面向低端消费群体的,让消费能力有限的消费者能够感觉到省钱,那么也能够激发这一圈层的消费欲望。

拼多多就是这个逻辑,现在我们购买商品的时候,往往都是从搜索开始的,这属于一个消费场景下的物以类聚的,而拼多多是人以群分的,人以群分的意思是你先把人、阶层给分开,你纵然有这个东西,不同圈层的人,满足他的需求跟你是不一样的,你们生活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但是你们是完全不同维度的,

市场给了我们一个假象,好像所有的需求都已经被满足了,比如电商,好像淘宝天猫加京东就已经解决了所有问题了,但是就像一篇文章做的比喻一样,这是面向五环内群体来说的,对五环外群体而言,他们依然需要一个更能符合他们消费场景的商业模式出现。

很多问题文章讨伐的是为什么拼多多会提供很多低价的杂牌,其实这是一个何不食肉糜”的问题,坐在办公室、穿着ZARA、涂着卡姿兰、品着LUCKIN的小白领们是不能理解市场对9.9一提的纸巾、198一部的平板手机、399一台的平台电脑的需求为什么那么大的。

以手机为例,一台小米MIX2可能官网价格3000元左右,而对于一位月薪还不到3000元的工薪阶层来说,可能一台299元左右的大屏手机就足够了,又能当平板、又能打电话、还能在超大屏上玩王者荣耀,他没有必要追求什么品牌,至于它的品牌是小米还是山寨的“小米新品”,意义大吗?

富人是无法理解的。

贫富阶层相互理解的难度,比男女之间的思维的差异都难以填补,有个段子是这样的:

抛开山寨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_第4张图片

在微信生态中:一位三线城市的家庭妇女,在同学群或老乡群中,就能经常看到一个拼多多的拼团链接,9.9元就可以购买一份她正好需要的抽纸、或炒锅、或别的什么不值得她花特别多钱买到的东西。

拼多多在北京、长沙等这类城市,也覆盖了很多大爷大妈。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之前先寒暄下“哪儿哪儿买到了便宜的电饭煲”“哪儿超市、菜市场的大白菜打折”,拼多多的到来,变成了“拼多多那儿买的一提纸巾只有9块9”、“水果5块8,便宜一半”.......

大爷大妈随之口口相传。

这也完整地描述拼多多的用户群,其实是“熟人社会”。

所以我说,拼多多上市是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的胜利,拼多多精确抓住了这一消费人群,根据这一消费人群的特点,通过新的社交电商的方式激发出他们的消费欲望。

存在即是合理,不要只看到拼多多现在充斥着低端货,重点是它的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它就可以拼飞机大炮、火箭原子弹了,现在拼多多已经开始协助上海市政府做扶贫的惠农实践了,将滞销的农产品在拼多多上畅销给3亿人,所以拼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找到了自己的商业出口。

从C端客户来看,拼多多解决的是消费能力不足的消费者市场问题,而从B端来看,拼多多解决的是积压了大量货物的商家的库存问题。

再好的市场,如果没有出口,也只有死路一条。

抛开山寨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_第5张图片

前几天上海市领导还会见了拼多多的黄铮,目前上海正在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而拼多多则是作为一家诞生并成长于上海本地的互联网企业被接见,从成立到上市不到三年,拼多多确实是上海新经济的代表之一,令人瞩目。

而拼多多在新电商模式下,还拟投资数百亿助力全国各地农产品上行,这是城市管理者所希望看到的,这是新的商业模式,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20年前杭州市书记主动帮助马云办阿里,现在上海直隶道台接见卖库存的拼多多,一个城市不去面对新经济是不行的,同样的,一家企业如果能够在新经济的形势下,抓住机遇,发现新的商业模式,切入新的消费场景,这就是胜利!

可能很多人还没有看懂拼多多的价值,这不仅是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商业模式的胜利,这更是一个把握住了新的消费场景的胜利。

设想一下,拼多多目前抓住的是3亿有传播能力的消费群体,虽然从消费能力上看客单价不高,但是这是一个有传播能力的消费群体,是一个能为了追求便宜而四处转发的群体,身处白领阶层的人很烦拼多多的推广形式,但是你要想到,为了便宜一点,有那么多的人冒着被人烦的风险去转发传播,这是一股多么大的消费力量。

在当下商业领域,数据是最值钱的。

而拼多多则是抓住了3亿有能动性的消费群体,拼多多早起是清库存的,这话不假,但是假以时日,库存总会清完的,拼多多立足于拼货模式,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用户的定金为头寸,向生产厂家进行定制,这是什么?

这是新零售!

是C2B的新零售模式!

拼多多能崛起还是在于场景化,这是有中国特色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透视商业模式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一个商业帝国,任何一种命运,都是文化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巨头企业,弱势文化造就小规模企业,这是规律。

在以前的商业模式中,重工业炼铁的会嘲笑卖扣子的,会有“浙江温州皮革厂倒闭了”的段子,但是就是这帮卖皮鞋、卖扣子敢于模式创新、敢于抓住消费场景的浙江企业不断创造者新的辉煌。

以前山东和浙江上市公司数量旗鼓相当,都是100多家,现在抱残守缺的山东依然还是100多家,而浙江上市公司已经超过400家,这就是敢于商业模式创新、敢于抓住消费场景的胜利。

说回山寨货低端货,这只是高级白领的瞎操心。

在拼多多之前早有淘宝,淘宝一度也被讽刺为“全国假货集散中心”,但是现在如何呢?淘宝是全国打假最多的地方!假货是禁止不了的,但是是可以规范的,如果是流窜在各个线下,很难监管,现在都集中在平台上,反而增加了可监管的渠道。

为什么假货屡禁不止的淘宝能一直存活,就在于它从阿里巴巴B2B的模式转向了淘宝网C2C的商业模式,激活了中国最广大的小商户的热情,你在骂淘宝的假货,但是背后有多少人因为淘宝而绝地回生?

拼多多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淘宝早就遇到过,出了问题就监管,而且整改效果明显,段友们所说的“雷碧”、“廉师傅”等早就没有踪迹了,并且在“临期奶”的问题上,拼多多还做到了全国独家标注,“临期奶”不是假冒伪劣、不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只是临近保质期,但是有人需要啊,价格优惠啊,在线下很多正规超市也都在销售“临期奶”,但是只有拼多多做到了“临期奶”的标注。

抛开山寨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_第6张图片

我们不光骂淘宝、拼多多,我们还骂滴滴,骂它是因为它还没有极致的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果真有一天滴滴不能用了,估计滴滴用户真的就哭了,我们骂滴滴不是为了让它倒闭,而是为了让它变得更好。

同样的,拼多多也不是完美的,肯定会面临各种问题,那就不断改进嘛。

针对假货问题,就像马云笑言:淘宝偶尔也有假货,几万块买了假劳力士我们肯定管,但是如果有人想花58元买了假的劳力士手表,我也没办法。

对平台来讲,这种便宜的订单不是赚钱用的,更像是道士画的一张符,上面写满了消费者的渴望,消费者希望58块钱真的能买到一块货真价实的劳力士手表,呵呵,真把电商平台当许愿池了?

电商市场足够大,没有哪家企业能够从头到尾的吃下,淘宝之后有天猫,天猫之后有京东,京东之后有拼多多,这就是市场,只要你能发现一个消费群体没有被服务到或者被服务好,你就有机会。

当然,你可以做的和诗一样,也可以做的和屎一样,这取决于你的定位和客户,就像现在大家都觉得咪蒙的文章是低级的口水文章,但是你要清楚咪蒙在《南方都市报》做了十年的记者,难道这种正经刊物出来的记者写不出阳春白雪吗,为啥咪蒙要写下里巴人呢?

因为你们不爱看正经的文章。

这两天有一个很热的话题:上等人看新闻联播。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在餐厅里就突然想要成为上等人,我吃完饭就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着《新闻联播》,同桌的一群哥们在不停瞎吹牛:“我昨天赚了几百万”、“我和好多明星睡过”……几分钟后,我实在是听不下去那些让人恼火的信息,于是我愤怒地走上前去,关掉电视,专心听哥们吹牛。

对吧,这和新闻联播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我就压根不是它的受众群体。

冯小刚导演拍了一部《1942》,叫好不叫座,3个多亿的票房让人大呼冯导江郎才尽了,冯导怒怼观众:“电影垃圾是因为观众垃圾!”结果引来骂声一片,然后呢?冯导复刻了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商业片《私人订制》,又是引来一阵谩骂,但是呢,票房轻松飘过7亿,这说明啥,冯导抓住了用户的心理,找到了目标客户的刚需。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顶级品质,也不是所有人家里的水龙头都流着SK-II,总有人买瓶大宝就能对付一个冬天。

冠冕堂皇的话大家都会说,主打正品的京东不也被用户称为“二手东”?前段时间京东十二周年的广告,刘强东和谢霆锋作为代言人,广告语是:“12年,我变了?我没变!”李彦宏还公开说他看病只用百度呢,咱们能说啥,只能说人家有钱任性呗!

当然我也不是说要引用圣经中的故事,耶稣说你们当中无罪的可以用石头去掷那位行淫的妇人,别废话,有罪的赶紧自首去,我这里只是谈大家都是戴罪之身,哪家企业没有原罪?有问题就在发展中改正就好了,大浪淘沙,好的模式会留下,而坏的模式一定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湮没。

还有很多做企业培训的,在不了解培训对象所在行业和情况的时候就叫嚣:“再不拥抱互联网思维你就OUT了!”

其实啊,互联网思维就是大保健里的姑娘,不是说抱就能抱的,那些让你抱的人,无非就是让你绑个银行卡能够线上支付,成为他们的客户,你一抱,就得花钱。

每一个拥抱互联网思维的企业都是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比如淘宝、京东、拼多多,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他们是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激发了独到的消费场景。

初生牛犊不怕虎,拼多多还算不上伟大,3年时间,从无到有,在商业文明中,拼多多只是一个3岁的孩子,对比阿里京东的沉淀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互联网是遵循丛林法则的,拼多多在电商的道路上也需要不断的升级,如果无法彻底扭转大家对拼多多的印象,不能走出一条华丽的转型之路,今天聚光灯下的拼多多仍然随时会成为制度变革路上的殉道者。

这是多年电商发展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抛开山寨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