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厢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曲。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黛玉肩上担了花锄,上挂着香囊,手内拿着花帚。黛玉葬花、宝黛共读西厢,这是书中最经典、最唯美的一幕。曹雪芹真是深知行为艺术的精髓。黛玉不到一顿饭的功夫,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宝玉笑道:“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满脸通红,薄面含嗔,“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述说这些浑话来欺负我……”

        小儿女情态,很是好看。来说说《西厢记》,来说说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

        故事来源于唐人元稹的自传体小说《会真记》,该小说后被收录在官修的《太平广记》。元稹,唐河南人,字微之,诗词与白居易齐名,有“元白体”之称。白居易有一首诗词写的就是与元稹之间的友情,很喜欢,“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且结后期”,“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非常喜欢这首。但是,对于元稹其人之人品不敢恭维。木心评价艺术家,用三点,头脑、心肠、才华。有才华的人,心肠又各不相同。

        张生在小说中,作了一首诗,叫《会真诗》,唐朝人常以“真”称“仙”,这里的“仙”自然就是美人儿崔莺莺了,故小说名《会真记》,讲的就是私会佳人的风流韵事。

      崔莺莺是相府千金,张生是一无行文人。什么叫无行文人?喜欢玩弄文字,品行不端的人。文人无行,信乎?

      开始,他迷恋莺莺的美貌,百般追求,骗取了莺莺的爱情,使其失身于他,之后科名得中,另娶高门,抛弃了她。莺莺含悲忍恨,“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以礼定情,至有自献之羞”。

        现在的社会还经常有年轻的男女有这样疑问,不被父母接受的恋情还有幸福的可能吗?谨之。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合,很难有所保障。很多的山盟海誓、情真意切也是“此情此境”。

        面对张生的抛弃,崔莺莺哀叹“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也,愚不敢恨”,这个善良的女子竟还写诗给张生,要其“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而张生又如何呢?元稹用“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把莺莺说成“祸水”来为张生辩护。“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可悲。

        后该故事流传于勾栏、瓦舍,诗人们也在各自的诗词中表达了与小说不同的意见,谴责张生“薄情年少如飞絮”。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里面有段话,很中听,可用来给《会真记》做个总结。“编这样书的人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着魔了,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出来取乐,他何尝知道那仕宦读书大家的道理?”

        元朝时,金人董解元在《会真记》的基础上写了《西厢记诸宫调》,“从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后人称这本为《董西厢》。这是中国第一个剧本,而董则是中国第一位戏剧家。姓董,名已不详,因中过乡试,故称董解元。在书中,他改变了故事结局,张生与莺莺双双出奔,成就了美满姻缘。整个故事的主体思想与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变成了争取婚姻自由与反抗封建礼教。张生情深不渝,莺莺深受教养,红娘乐于助人,老夫人世故狡猾。

        “莫道男儿心如铁,更不见漫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我喜欢这句。

      后来写的最好,也是流传最广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写过《窦娥冤》的大戏剧家关汉卿也续过,不过被大批评家金圣叹斥为狗尾续貂。木心说,“王实甫又有浪漫主义又有现实主义的表现力,他凭一本《西厢记》,即可永垂不朽。”王实甫在书中提出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口号。他认为只有这种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爱情,才应当成为婚姻的基础,当然,这也是今天的男女们所想的。张生与莺莺要面对反抗封建礼教的各种斗争,这种坚定在当时是叛逆的、先进的。但是,最后仍旧是“落魄才子中状元,奉旨成婚大团圆”。所谓的男女平等只是一种理想。

        就诗词艺术而言,口齿生香。

        张生初次见莺莺,“我和她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手抵着牙儿慢慢的想”。大概一见钟情就是如此的憨样。

      写莺莺,“宜嗔宜喜春风面”,无时无刻不可爱。

        写红娘的热情与对老夫人的谴责,“夫人怕女孩儿春心荡,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

        写张生备受相思之苦,“纵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长”。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长亭送别,莺莺的惆怅与依依,“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想人生最苦别离,可怜见千山万里,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

      《红楼梦》中 老太君针对戏曲说完那番破陈腐的话,凤姐儿上来斟酒,“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再从昨朝话言掰起,如何?”。

        她一面斟酒,一面笑说,未曾说完,众人俱已笑倒。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