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肝胆综合症应是春季养殖鱼类疾病防治的重点

随着春季的到来,各地温度明显回升,养殖鱼类开始正常摄食和恢复生长速率,同时也会出现养殖水环境恶化、疾病高发引起养殖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春季池塘养殖水温在10—20℃,光照时间和强度增加,池塘菌藻活动增强,养殖水体上下自然对流交换增加,总溶氧量较之前提升,养殖鱼类进入摄食、调整机体代谢的起始时期。同时3—4月池塘光合作用弱,底泥有机质多,水温升高底泥耗氧增加,池塘溶氧普遍偏低,水质偏瘦,菌、藻相不平衡;加之雨水较多且持续时间较长,池塘负荷加重甚至超负荷承载,养殖水环境恶化程度较严重,是养殖鱼类疾病尤其是鱼类肝胆综合症的高发季节之一。

鱼类肝胆综合症应是春季养殖鱼类疾病防治的重点_第1张图片
草鱼肝胆综合症

水产肝胆综合症是现今养殖中发生最为频繁的疾病之一,范围广,危害大。草鱼、鲫、鲤、鳊、青鱼、罗非鱼、黄颡鱼、黄鳝等摄食配合饲料为主的养殖鱼类都可受到此病的危害。该病发病率高,且发病鱼因自身抵抗力下降而易发其他疾病,危害严重。春季养殖鱼类经过越冬低温期后,刚开口摄食,体质较弱,机体代谢速率慢,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开春后,若养殖户无规律投饲或投饲劣质饲料,易引起养殖鱼类机体代谢紊乱,脂肪在肝脏和腹部大量蓄积;加之初春池塘水质较差、底泥有机物多、溶氧偏低,易诱发养殖鱼类的肝胆综合症。还有人认为该病的致病因素是氨代谢异常。当水体中的氨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也可以导致养殖鱼类血液中的氨过高,长期积累也能发生肝胆综合症。

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质地易碎为典型症状。肝脏肿大,失血苍白、发黄或呈有绿色块状,脂肪含量高,质脆易碎;胆囊肿大,胆汁呈绿色或墨绿色。此外,养殖鱼鳞片松动竖立、不耐拉网、运输,对温度变化敏感,抵抗力下降,都可能是肝胆功能与代谢异常的表现形式。春季肝胆综合症引起的鱼类的死亡率高达40—60%。

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胆汁酸、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肌醇等,可以促进鱼类肝脏的脂肪代谢,降低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量,对防止肝胆综合症的形成有明显效果。其中,胆汁酸在防治肝胆综合症方面效果独特,其作用机理是:

鱼类肝胆综合症应是春季养殖鱼类疾病防治的重点_第2张图片
饲料级胆汁酸

1、胆汁酸可以促进脂肪的乳化、消化和吸收,提高鱼类对饲料中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增强机体代谢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2、胆汁酸可以促进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加速肝脏中的脂肪向各组织的转运,降低脂肪在肝脏的蓄积,防治鱼类脂肪性肝病。

3、胆汁酸可以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细菌内毒素,阻止细菌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防止内毒素对肠道、肝脏乃至整个鱼体的危害,降低细菌感染对鱼体的损害。

4、胆汁酸可以促进肝细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将霉菌毒素、重金属和药物等其它有害物质随胆汁排除肝脏,从而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害,维护鱼体的肝脏健康。

春季是防治养殖鱼类肝胆综合症较适宜的季节。肝胆综合症的防治除了优化放养密度、定期消毒和调水改底、正确用药、科学投饲外,添加饲料级胆汁酸也是合理规避鱼类肝胆综合症的有效手段。

鱼类肝胆综合症应是春季养殖鱼类疾病防治的重点_第3张图片
养殖鱼类疾病防治

你可能感兴趣的:(鱼类肝胆综合症应是春季养殖鱼类疾病防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