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用麦杆编织的记忆

那些用麦杆编织的记忆_第1张图片
图片1

小时候,每当麦子成熟的时候,奶奶总要我们和她一起去专门找一些长势旺盛、齐整、杆子长(zhang)的长(chang)麦子割下来。

把它们拿回家后,用链芥或者棒槌把麦头上的麦子打下来,麦秆部分保存完整。

然后,没事的时候,奶奶要我们把麦杆的上半部分单独掐下来,麦秆的下半部分不要,当引火柴烧。还说谁掐的多,到时候给他的做的扇子就最漂亮。

我们每次边掐边玩,用那长长的麦秆喝水,到小河边吹水泡泡等等。

麦秆掐出来后,奶奶会把它们一把一把的泡在水里,等它们吸足了水,身子变得软和、更有韧劲,不再一掐就断的时候拿出来,开始编织成麦秆辫子。

记得我也编过,看奶奶一双手编的飞快,我也要学,奶奶就耐心地教我。它和编头发辫子不同,头发要编成辫子,我们习惯把它分成三等份,开始编。当然也有分成六等份的编成辫子,那一般是头发非常多而粗的人。

把五个或者六个麦秆先绑好,互相交叉编织,一根快没有了,顺势加入另外一根;麦秆用的多少,要看你想用多宽的辫子去编制草帽或者扇子。一个好的编织者,编出来的麦秆辫子让你找不着加入的任何一个麦秆的头。奶奶总是耐心地告诉我怎样压头,怎样让辫子的外边光滑,结实耐用。

麦秆辫子编好后,就没有我们的事啦。等炎热的夏天来临,苍蝇、蚊子、黑么子横行起来,每个人一不小心就会被蚊叮虫咬,那种钻心的痒常常让贪玩的我们时不时的抓狂。这时候,奶奶就会变戏法似的,给我们一人一把漂亮的麦秆编制成的扇子,如上图,不过,我们用的外观不是这种圆圆的,而是像桃子一样的椭圆,四周沿着各色的花边,中间是各种各样的花布剪成的图案,用来区别每个人用的扇子的不同。

那时候没有电风扇,吃饭的时候、晚上外面乘凉的时候,热的很了的时候,必须用扇子扇一扇。常常随手拿起旁边的刚要用,时不时有人会说:那个是我的,你去找你的用去。仔细一看,真的不是自己的扇子,于是乖乖地去寻找自己的。一个夏天下来,用的仔细的扇子好好的;不知道爱惜的,扇子不是扇把断了,就是中间的麦秆辫子给弄烂了。

记得家里面大人每年三月十五赶集的时候,也会买几把蒲扇带回家。但一般是不让我们这些孩子用的,只有家里面来了客,或者奶奶自己和大人们可以使用。

奶奶会用它给我们撵蚊虫;会在我们吃饭吃的汗流浃背的时候,面带笑容的地给我们不停地来回地扇风。蒲扇的面积有点大,扇出的风力也大、吹过的面积也广。记得每次晚上乘凉,喜欢凑到奶奶旁边坐。因为奶奶会不停地扇扇子,坐她旁边有风,不怕蚊虫咬。而有时候,我们刚好看到奶奶做好饭从厨房出来歇口气,衣服都汗湿完了。我们也会拿起厨房门外奶奶的专用椅子旁边的蒲扇,用两个手端着,给奶奶使劲儿地扇扇风。奶奶常常一边吹着我们扇的风,一边面带笑容地说:“好了、好了,给我我自己扇,你们跑着玩去。”

“不,就要给你扇扇。”小孩子都有逆反心理,越是不让做的事情,越是扇的起劲。很快地两个胳膊扇累了,速度慢慢地慢下来。扇出的风儿也变得有气无力。这时候,只要旁边稍微有人一喊,立马就会把扇子塞给奶奶,自己飞快地跑开了。

那些用麦杆编织的记忆_第2张图片
图片2

奶奶还会用麦秆编制成大小不一的草帽如图2,让我们上学或者去地里面干活戴上。可是我们除了下雨,一般是不会戴它的,哪怕上学被太阳晒得鼻子流血;哪怕干活被蒸得汗如雨下,都不习惯戴上它,觉得戴上它太热了,不一会儿头发都被汗湿完了,戴与不戴没有啥区别。

记得那时候夏天,雨如果下的实在太大了,奶奶就好给我们准备好一大块白色的塑料布披在肩上,遮住身子,然后再戴上草帽,这样就可以风雨无阻的去上学啦。

如今,和蔼可亲、慈祥善良的奶奶已经去世十几年了,可是她教会我的一些技艺永远都在,永远都保存在记忆的最深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用麦杆编织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