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久负盛名的书的出版于1951年,,此书一经上市,就获得了空前成功。在当时的年轻人群中,这本书几乎以标配形式人手一册。少年们熟读书内的各个章节,竞相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言行举止,甚至他的穿衣风格和反戴鸭舌帽的非常规装扮,也成为校园及街景流行,而这种标签化的时尚元素,一直风靡至今。时至今日的它的出版量已经达到了六千五百万册,成了名副其实的畅销和长销小说。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的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像是一把火焰,从它燃烧的那一刻起,就迅速燃烧进而引领了思想和时尚的风潮。比如书中所塑造的主人公,那个脏话连篇的少年霍尔顿,他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都成了年轻读者竞相模仿的对象。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这本书。
1关于作者
塞林格1919年1月1日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当时,他算得上是一个小富二代。他的父亲做奶酪和火腿生意,家境比较富裕。塞林格从小就对学习没太大兴趣,中学时退过学,15岁时被父亲送往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这里后来也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所描写的潘西中学的取材背景。
之后塞林格进入纽约大学主修特殊教育,但没多久又放弃离校。1937年被做火腿进口生意的父亲送到奥地利维也纳学做肉品生意,在纳粹统治奥地利前离开。后来又到哥伦比亚大学一般学习学院念夜间部写作课程,作品得到称赞但未取得学位。塞林格在纽约的时候就开始向《纽约客》投稿,不过他的退稿几乎和投稿一样多。后来,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跑到游船上做服务员。没过多久,他在游船上认识了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16岁的女儿乌娜。塞林格堕入爱河,但是两年后,乌娜嫁给了大她三十多岁的喜剧大师卓别林。这段恋情给了塞林格不小的打击,自己心爱的女人竟然被卓别林抢了,我想他可能是唯一看到卓别林的喜剧时感到郁闷的人吧。
在这期间,塞林格也写出了一些非常好的作品,比如《康涅狄格的威格利大叔》《逮香蕉鱼的好日子》等,而正是由于《逮香蕉鱼的好日子》的大受好评,才使得《纽约客》与他签订了一份叫“初次退稿权”的秘密合同。
“二战”期间,塞林格正式入伍,亲历了诺曼底登陆、赫特根丛林战、搜寻德国集中营等一场场残酷的战争,这些经历成为他身上的烙印,也为他日后的写作奠定了许多地批判色彩。
2本书概览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写了16岁少年霍尔顿在圣诞节前,被学校开除后,独自在纽约徘徊的生活,这段生活的时间跨度仅有短短的有一天两夜。塞林格从一位青少年的视角出发,用纯口语甚至带有很多脏话的方式生动细致地描绘了青春期孩子对成人世界的看法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这本书的故事结构并不复杂,全书译成中文后也只有13万字,基本上几天就可以读完,语言通俗易懂。但透过故事性,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它的批判性,以及它背后的质问,那些才是足以让人深思的部分。
3主要内容
整个故事结构是非常简单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脏话连篇的16岁少年霍尔顿在圣诞节前被学校开除了之后,独自在纽约徘徊一天两夜的生活,作者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整个过程。 该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一头,整日穿着风衣,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曾是学校击剑队队长,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受。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他在旅馆里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装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喷酒的男女,他们寻欢作乐,忸怩作态,使霍尔顿感到恶心和惊讶。
第二天是星期天,霍尔顿上街游荡,遇见两个修女,捐了10块钱。后来他和女友萨丽去看了场戏,又去溜冰。看到萨丽那假情假义的样子,霍尔顿很不痛快,两人吵了一场,分了手。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可是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他的头发都结了冰。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因此患肺炎死去,永远见不着妹妹菲比了,决定冒险回家和她诀别。
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他叫醒菲比,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后来父母回来了,霍尔顿吓得躲进壁橱。等父母去卧室,他急忙溜出家门,到一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装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比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菲比骑上旋转木马,高兴起来。这时下起了大雨,霍尔顿淋着雨坐在长椅上,看菲比一圈圈转个不停,心里快乐极了,险些大叫大嚷起来,霍尔顿决定不出走了。
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场大病,又被送到一家疗养院里。出院后将被送到哪所学校,是不是想好好用功学习?霍尔顿对这一切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4历史影响
这本书在当时是极富争议的:一方面,有不少学校和图书馆将它列为禁书,视之为洪水猛兽;另一方面,年轻读者却将它视作一本必读经典。我们可以看看一些本书导致的有意思的不同观点和对抗性举措:
“1960年,奥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的一位老师因在班上教授该小说而被开除,之后又被复职。”
“从1961年到1982年中,《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高中、图书馆被禁。”
“1981年,小说在美国受到最严格的审查,同时也是高中第二必读。”
还有两起与这本小说有关的枪击案,其中一起是著名的枪杀约翰•列侬案。1980年12月的一个夜晚,马克•查普曼掏出手枪指向列侬开了5枪,然后他不慌不忙地坐在街道边,读起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对随之而来的警察说:“这本书是写我的。”几年后,查普曼透露,他杀害列侬,就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查普曼甚至在狱中说,“我希望有一天你们都能读一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今后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因为这本非同寻常的书里有许多答案。”
另外一起,是4个月后的里根总统遇刺案。在罪案现场,警察从凶手小约翰•欣克利的口袋里,发现了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书已被翻得破烂不堪。
5幕后故事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出版使塞林格一举成名,两个多月内再版了10次。但是从第三版开始,封面上的作者照片就被塞林格强行撤下,他的生活开始显出隐遁世外的迹象。不久之后,他便买了一块90多英亩(约36万平方米)的土地,到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乡间开始了近60年的隐居。他住在山顶的一座小屋里,房子在一排高墙和树林后面,房子的另一面在能俯瞰康奈狄克河谷的断壁上。四周都是树木,竖着高大的铁丝网,网上装着警报器,唯一把塞林格与这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是一条爬上山丘延绵几英里崎岖不平的小路。在路的尽头,立着一个没有主人名字的邮箱,沿途你还会看到不少树上挂着“禁止闯入”的警示牌子。
他似乎在践行霍尔顿的梦想,“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屋,在里面度完余生”,不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他的婚姻生活也随着他的隐居进入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境地。《麦田》出版的4年后,他娶了小自己16岁的女孩克莱尔。这段婚姻持续了11年,以克莱尔提出离婚为结束。再之后,塞林格有一些短暂的恋爱史。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又娶了比他年轻很多的奥尼尔,奥尼尔很尊重塞林格的隐居守则,所以人们对这段婚姻了解极少。
塞林格拒绝一切采访,在人生的后50多年里,他持之以恒地干了一件事情,就是雇了一帮专业律师,蛮不讲理地阻止自己曾经的朋友们写下任何透露他隐私的文字,还毫不留情地把任何他认为侵犯了自己著作权的出版商告上法庭。
可他其实一直在写作,只是不再出版,他给出的解释是,不再出书,使他得到了一种美妙的宁静,他为此感到平和与快乐。他认为出版于他而言,是对隐私的一种严重侵犯。
1992年,他的房子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火灾,但他还是设法逃避了记者们的视线,没有人拍到他,也没有人采访到他。之后有关他的新闻,全是他女儿和情人的回忆文章,或者他的代理人与出版商的纠纷。塞林格顽强地沉默着,你甚至听不到他的呼吸。
6阅读体会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历史背景是二战之后,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大量新中产阶级诞生,财富积累与战后伤痛并存,人们开始思考战争的意义。进入一个极痛苦的战后反思期。麦田的少年们就是站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从人物形象来说,作者塞林格与主人公霍尔顿难解难分,在此书出版的几年之后,赛林格选择的生活也就是霍尔顿曾经描述过的生活方式。所以这本书带有一定的自传性,了解了其中任何一位业主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此外,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叙述方式都是用日常口语表达的,而在书中提到的每一处细节都足以成为一个研究美国文化的触角,所以它的指向性是很精准的。
喜欢请关注微信订阅号“读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