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毒2》,一部把学姐看困了的“警匪片” ——重点叙述与多线叙述的矛盾

之前帮了学姐一个小忙,于是今日得闲小聚,和学姐及其闺蜜看电影。

电影散场,到得家中,方才醒悟,此番戏,乃学姐照顾——大抵男生,俱喜武,好枪战。于是心生感谢,按下另说。

只可惜电影想讲的太多,就什么也讲不好了。用学姐的一句话评论,那就是“感觉一场电影下来,谁打谁我都不明白……”


学姐想说的,其实就一个字——“乱”。


实际上,从文本叙述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有一些问题的。


人物群像刻画离不开多线叙述,而多线叙述,又必然是环环相扣的。既然相互联系,就离不开一条主线(可明可暗,也可以双线)。回看这部电影,其主线看似明了(扫毒),但是叙述力度却时重时轻,节奏拿捏十分怪异,直到结束。

这就是主线不明晰。


然后,从叙述角度来看,三方视角给的时间几乎是平均的,这说白了就是典型的“流水账”啊!多线叙述绝对不是平均叙述。三方人物可以设置成三位主角,分别代表着三种身份,但是,人物的成长不是非得一个不落的叙述才行。一场精彩打斗中的言语和动作,就可以把三位主角的成长表现出来了。观众是习惯于抓重点的。


从具体内容来说,毒品交易所引发的三方矛盾并没有使人物性格进一步发展,而三方矛盾的激化过程又十分的牵强。

为什么警察男没有在妻子因缉毒牺牲后,进一步对女儿产生更为复杂的亲情呢?之后,根据女儿及好友之间的故事塑造一下人物的性格变化,不行吗?

在剧中,警察男的存在感太薄弱,却又占了很多叙述时间,导致“天地”线的表现力就不够了,三方矛盾也就没有激化的推动力。

所以,在观看的时候,就给人一种感觉——三个人在自己演自己的,互不干涉。警察查警察的案子,天哥黑地哥的货,地哥不知道自己被谁黑了,真的是毫无瓜葛,又哪里来的相互联系呢?

不仅如此,主线既然是“毒”,又过分地强调“黑”。人物的过去成为了桎梏人物进一步发展的锁链,包括“华仔三兄弟”的彩蛋,古仔打“猪佬”的过场,有些观众就不明白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对“黑”的情怀,追求一种“义”的理想。这就不是根据故事去写人物了,而是先入为主地把“港片”传统加入其中,也不管合不合适。

如果能从警察的女儿及其好友这条线出发,进一步深化警察和地哥的矛盾,进而在矛盾即将爆发的时候,使天哥加入争斗,也许会使故事更明晰一些。叙述重点,可以放在警察身上,但是人物表现,可能会把“天地斗”更加凸显出来,使人物性格更加复杂,人物命运更加悲剧。


不过,只追求“突突突”的同学,还是可以去看的,能值回票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扫毒2》,一部把学姐看困了的“警匪片” ——重点叙述与多线叙述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