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的生命能跟孩子的生命产生联结吗

01

公交车上,一个妈妈带着儿子上了车。一开始,我并没有特别留意她们。直到那个妈妈突然压低声音凶了一下他的儿子,原来是孩子在啃指甲,被妈妈发现了。

仔细观察那孩子,大约三四岁模样,如此安静地依靠在妈妈身上。这会儿正使劲在搓弄着手指,有委屈,有害怕,还有像做了什么天大错事的不安。而所有的这些,都被强硬地压抑下去了。

再看妈妈,如此年轻的一张脸,倘若笑起来,应该很好看吧。可她却满脸不悦地看着车窗外,并未感知到她怀里憋屈的孩子。

到站时,是孩子提醒她的。她匆忙抱起孩子想下车。但因她是打横抱着孩子,所以孩子的脚绊到了车的护栏。妈妈立刻生气地骂道:是你的脚挡住了,你怎么那么傻呀!

望着消失在视线的母子,我思绪万千。妈妈,你怎么啦?你经历了什么,以致阻碍了你对孩子的感知?

那一刻,我不敢指责,也不敢评论那位妈妈,因为我不知道她的生命经历了什么。我只是忍不住祈祷,祈祷自己可以拥有足够多的智慧,养育好自己的孩子。

02

著名的教育家孙瑞雪说:爱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所谓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就是让妈妈的生命能跟孩子的生命产生联结,使儿童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让儿童不会找爱,不会分心,不会恐惧,不会害怕,也就会自动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生命内在的建构上,会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他对有兴趣的事物上。

于是,我忍不住追问:如何才能让妈妈的生命与孩子的生命产生联结?

公车上,那位妈妈与自己孩子的生命就是处于失联状态吧。那为何妈妈的生命会与孩子的生命失联?

我发现,当自己被情绪控制时,我便无法去感知孩子的需要,而且还容易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觉得我现在糟糕的状态都是你惹的,因而产生对孩子的指责。

我很困,我想休息,但孩子你大哭大闹,让我无法休息,我会感到生气。生气是因为觉得孩子错了,觉得孩子你困了就自己睡呗,你想要妈妈,就自己来找妈妈呗,干嘛大哭大闹,弄得大家都睡不好。如果我陷在这种指责的状态,那么孩子就成了我情绪的牺牲品。

但,如果我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的,我很困,我想休息。休息不够,让我容易情绪失控,情绪失控是我自己的原因。我看到了自己的情绪,而且我是可以有情绪的。就在自己接纳了自己情绪的那一刻,我突然就能去包容孩子的哭闹了。

哦,是的。我的孩子现在也一定是很困了,他想要妈妈陪在身边,但妈妈却在妹妹那儿,他很生气。他也因为休息不够,所以情绪失控了,失控的情绪让他不知该怎么办,于是他只能大哭。

当我能去感知并包容孩子的情绪时,那一刻我的生命便是与孩子的生命联结的吧。

03

于是我更深的看到,如果想让自己的生命与孩子的生命产生联结,你必须先对自己的生命有所觉知和了解。

怎么做呢?

经常反思自己,比如当感到自己有情绪波动时,不带批判地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引起了我的情绪,我的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当你不断地去往自己的内在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也许还是会去责怪或自责,但逐渐的你会从中发现自己的一些模式。

我想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如此才不会任由自己无意识地去伤害孩子,还不自知。也不会一直陷在自责中,自责不会带给自己真正的改变,因为自责是自我否定和伤害,它只会让自己更逃避自己的问题。

事情总会发生,或许我们无法时刻都很满意地去处理,但我们可以学习。

克里希那穆提在《重新认识你自己》中,说到:观察我与外在人、事及内心种种活动的关系,我才开始认识自己。

我们想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于是要让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产生联结,生命与生命的联结之中,自我认识的大门便开启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你的生命能跟孩子的生命产生联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