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常常很羡慕这些即将进入职场的学子,他们有很多的选择,因为学府有Sara ,李峰书记,于博士,陈书记等这样的组织者的全面支持,他们每年会组织不同类型的企业(外企,国企,私企)进校宣讲/招聘,多种辅导/培训/咨询协助他们的发展与选择. 在被咨询的过程中两类问题最突出. 一个是简历,一个是选择. 书面分享一下我的思路,抛砖引玉.
简历.
大部分来咨询者的简历太简或者太繁,从我作为20多年职场经验招聘下属的经验来说,我喜欢简历:
第1,要简 ,需要有三一概念;
第2,要“历”,经历,励志.
有位修政治和经济的研究生王学子带来他三页简历,虽然已经是研究生,简历他依然有困惑. 第一页是封面,主要是名字和基本联系方式等,第二页罗列了学历,实习经历,学习科目,第三页是研究过的非常多的课题. 上面提到的简历需要的2点都没有.
先来简,三一概念,就是三个要点,一页纸,一个目标.
先说“三”,最少有三个实践经历,少于三太单薄,多到五六个实践就篇幅累赘,重点会缺乏表达.
王学子的第一页简历建议缩减为3要点可以放在一张A4纸张.
一页纸最上面:呈现名字,包括标准彩色一寸证件照,推荐蓝色底,蓝色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比较容易建立信任和引人安静的投入时间与目光往下看;联络方式方便招聘人容易联系你;求职意向,这是要统领整篇简历正文内容的关键
接下来说“历”,经历要励志,最少能有三个实践经历,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呼应求职的意向,如果实践经历不够要创造经历!
比如,这位王学子,他希望能从事文案或者教育方面职务. 这样在实践经历中就要体现这方面的经历,实习过的职位职责里是否有和文案和教育相关的内容?如果有,一定要多描述和呈现what 和从这些实践中增强或者实践后增长与获取的能力. 他原来的实践里这部分相关性很少!其中有一项一句话说到支教两月.我请他把支教的前后做过的事情和收获一一细化并列出来,然后请他选最重要的能体现他在文案和教育能力有关的事项. 最后他选了 1)起草支教课程设计,2)支教课程怎样呈现,3)支教宣传与支教资格获取 ,这样一来,文案和教育相关的实践经历就跃然纸上,这就比较“经历““励志”啊!
学子的实践经历往往单薄,一大半是没有太多经历,二是实践只是记录经历,所以即便有很多“经历”,这些经历和求职意向的职位关联性也比较弱,比如,在实习的企业里只是负责打印,资料的归档等. 所以要创造些“经历”, 比如自己组织社团学习和开展读书分享,或者参加社会上的不同社群就是创造“经历”很容易实现的方式.
其中有位女学子读新闻,但是辅修经济学,喜欢和希望从事财务的工作. 实践经历里没有任何财务方面的经历. 我提醒她是否把经历过的实践中的事情里获得的能力和财务人员需要的能力列出来. 比如,财务人员需要耐心,细心,分析能力,逻辑思考力,数字敏感等... 最后她发觉,她协助某企业人事招聘过程中,有分析过怎样筛选简历,在哪些渠道发布,这些分析思考力是财务职位需要的.....,然后实践经历里就可以写:应用财务分析能力,把不同渠道获得简历数量以及实际招聘成功的数据进行整理与比较和分析,协助人事部门发现哪些渠道更容易招聘到他们需要的人才
另外是说创造经历,拿和财务相关的来说,自己做些和财务相关的小调研与分析,比如自己身边人或者家人支出与投资的垮时间的不同纬度的分析.....
最后说说选择上的困扰,主要是:读博还是工作;读研还是出国;去一线城市还是回老家;甚至是恋爱还是专心学业...
每年来咨询的学子不同,问题的共性还是很雷同,我的分享是从两方面去做决定: 1)是否可逆,不可逆,当然就是按顺序来哦 2)你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
比如,工作后再读博的可能性有多少? 如果有80%的可能性,这样,选择现在最想做的就不会纠结. 另外哪个选择会对将来想成为的那个样子的人更有促进作用?
回老家后再去一线城市的可能性有多大?会不会不甘?反过来去过一线尝试后,再回老家是不是会安心?我们大部分不会后悔做过的事情,我们会后悔没有去做!
当引导来咨询的学子自己去思考和回答提出的问题,听到他们的纠结和困扰豁然开朗,看着他们的释然开心的笑,心中很欣慰,加油!
每个学子都值得被祝福,每个学子都值得被激励!
这是最好的时光,“经历”要“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