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通俗点说就是: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坚定不移的奋斗;最后,达到忘我的状态。世间但凡成大事者,都会有这样的顿悟。
然而,芸芸众生,大多都在前两种境界徘徊不定,要么找不到自己的目标,要么不能够坚持下去。
01
别再为你的不努力找借口了
▼
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人,往往越容易成功。但大多数人一旦遇到挫折,第一反应就是自己不够聪明、能力达不到要求,于是选择避开困难,让有能力的人去做。
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被淘汰出局。
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社会上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
一个网友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我高中时期学习很差劲,曾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高考也只考了个二本。到了大学以后,生活学习都变得非常自由,我反而对学习有了极大的兴趣,年年都能拿到国奖。毕业时选择了专升本,一路求学成为了名校的研究生,目前正在准备出国读博。
我并没有比别人更聪明,也没有像成功学书中所写的那样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学习,我唯一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加坚持。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二学年面临着英语四级考试,我们同寝室四个男生约好早起背单词,刚开始大家兴致勃勃,可是三个星期过去,就倒下了两个人,一个月过去,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或许我就是因为这份坚持,才能够走到最后吧。
于大多数人而言,决定个人差异的不在先天的差距,而在后天的努力程度,就像马拉松比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会胜利。所以,别再为你的不努力找借口了。
02
读懂BAT:成功不仅是运气,更多的是坚持
▼
1987年,李彦宏以阳泉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
入学两年,他越发觉得图书情报学的课程枯燥乏味,自己需要尽快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他看来,出国留学是很好的出路。
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
于是,从大三开始,他便买来托福、GRE等教材自学,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目标是留学美国,专业是计算机。
1991年,李彦宏收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
在布法罗留学期间,他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忙碌到凌晨两点,经历了中国留学生初来乍到的所有困苦。
天道酬勤,不只是说说而已。始终如一的坚持,刻苦勤奋的学习,使得他的专业技能得到飞速进步。而后,顺利进入日本松下实习。
1994年,李彦宏进入华尔街道·琼斯子公司做高级顾问。
1997年,离开华尔街,前往硅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公司。
从北大到布法罗,从华尔街到硅谷,李彦宏在海外8年的积累,为他日后创建百度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1999年,李彦宏回国,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间房,连同1个财会人员、5个技术人员,以及合作伙伴徐勇,一共8个人,开始创建百度公司。
2005年,百度成功上市。
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当机遇来临时,李彦宏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了。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在美国工作最得意之时,毅然放弃丰厚的待遇和期权,回国从0开始,这样的魄力和高瞻远瞩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同样的事情也体现在另外两个人身上。
▼
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之前就已经有了8年的创业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成败经验、市场认知、股东纠纷、团队管理,以及当时稀缺的互联网实战经验。
1993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做编程工程师,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实用软件的概念使他从中盈利不菲。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是来自股市,曾一度将10万元炒制70万元,这为他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你以为是靠运气成功的人,背后却有你看不到的血泪故事、惨痛教训。
BAT的每一位创始人都具有开创先河的精神,他们创业背后的艰辛与汗水远不是这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都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