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十二)

四、戏曲音乐

    在宋元时期,我国的戏曲艺术可谓是得到高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呢,戏曲音乐主要被划分为两大体系:

北方(宋杂剧、金院本、元杂剧)

南方(宋南戏…元南戏)

  (一)宋杂剧

    宋杂剧,宋代北方戏曲的一种音乐,吸取了唐宋大曲、法曲、唱赚、诸宫调以及各种流行词曲的曲调。表演结构为以下三类:    『1』艳段:表演日常生活熟事,情节较简单

『2』正杂剧:即杂剧的主体,表演较复杂的故事。

『3』散段:又称“杂扮”,作各种滑稽表演。

    宋杂剧的分类可为以对白为主的滑稽戏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戏。

  (二)金院本

    金代的杂剧,也成为“院本”,在结构、音乐、表演形式等方面与宋杂剧大体相同。

  (三)元杂剧

    在元代,杂剧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在剧本结构、表演、音乐等各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1、结构

    以“折”为基本单位,一般为一本四折,有时会在开头或者折与折之间加入一个“楔子”,起序幕或者过场的作用。若内容过长,则采用多本制,可分为二本、三本乃至五本的连续表演。

    2、表演

    由曲、宾白、科三部分组成。

  (1)曲:是歌唱部分,由正旦(女主角)主唱的为“旦本”,正末(男主角)主唱的为“末本”。

  (2)宾白:说话部分,一人独说称“白”,两人对话称“宾”。

  (3)科:是元杂剧的做工部分,即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

    3、音乐

    元杂剧的音乐一般每折使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音乐素材大多来自宋唐大曲,说唱音乐及民间歌曲等。元杂剧用七声音阶,旋律常用四度以上的大跳音程进行,具有典型的北方风格。伴奏常用琵琶等弹拨乐器以及锣、鼓、板、笛等。

    4、剧作家及其他代表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这首词?提起元杂剧,不得不提到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或许我们曾在课本中背过这首词,甚至还作为文学常识,背诵道: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诸如此类。所以说,在元代,杂剧真的是盛极一时。我们也知道,在古时,所有的诗词都是唱出来的,可见音乐真是极富魅力。

    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

关汉卿与他的代表作《窦娥冤》、

马致远与他的代表作《汉宫秋》、

郑光祖与他的代表作《倩女幽魂》、

白朴与他的代表作《墙头马上》。

    现在我们先来说说元代杂剧最出名的代表人物——关汉卿

    关汉卿,元杂剧的奠基人,一生写了六十多种杂剧,现存《窦娥冤》《拜月亭》《单刀会》等。

  《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歌颂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作品富于斗争精神与浪漫主义色彩,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世界著名悲剧之一。

    2、王实甫《西厢记》,他与关汉卿呀中国戏剧史上分别开创了文采和本色两个重要流派,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剧本最后点出“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

(四)宋南戏

    大约产生于北宋元年,在温州一带的民间小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戏。宋元时期流行语南方且一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因起源于浙江温州,初名为“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后来成为“南戏”或“戏文”。

    代表作《王魁负桂英》。

  (五)元南戏

    元中期,南戏得到从新发展的机会。元末明初,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元末“传奇”成为南戏的专称。

    南戏突破了杂剧中“一人主场”的规定,各行角色都能演唱,演唱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曲、白、科的综合运用。有生旦净末丑外末贴七种角色。音乐不受宫调的限制,了随时换韵,多以五声音阶,旋律多级进,节奏舒缓,风格细腻委婉。

    代表作品:“五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为元末明初的剧作家高明所作)


    以上,便是今天所讲述的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