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会影响人类思考方式吗?

互联网把信息数字化,这种信息媒介形式的改变会影响人类思考方式。

在文字出现以前的穴居时代,人类通过口语交流。口语作为一种生动、细节丰富、高效率的信息媒介,使人类不需要花精力处理信息,一切信息都是直观的,一切意识都是感性的。

当书面文字出现后,人类迎来了可以记录下来反复处理的信息,在对信息的反复观察和使用中,人类发现了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学会了针对信息的分类整理和逻辑推导,最终掌握了高度理性的逻辑思维。

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电视媒介的出现使信息媒介重新回到口语时代,人类的意识形态会更偏感性。诚然如此,但电视不能帮助人类彻底摆脱纸质化书本,人类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精力用于阅读书籍、记忆信息。而且,电视媒介本身是单向传递信息的媒介,与「穴居时代」的口语媒介仍有较大差距。

互联网的出现,有几个过程。最开始只是计算机的出现,它对人类思考方式的影响还微乎其微,但是计算机作为高效的信息储存和信息处理设备,已经为人类思考方式的改变埋下种子。

后来,Web 1.0 时代到来,以 Google 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将信息进行了聚合,满足人类搜索信息的需求。人们开始把信息的阅读、记忆、处理(思考)等部分全部丢给 Google 和 Wikipedia,人们只想知道结论——从这一刻起,人类越来越像几万年前生活在洞穴里的祖先了。

在这一时代,人类已经开始放弃思考,放弃理性思维,但由于 Web 1.0 时代的信息仍然由精英生产,信息结构仍然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整个互联网世界的信息洪流仍然是理性内容为主。

Web 2.0 时代也紧随而来,人们不满足于简单枯燥的信息聚合与搜索,而是渴求更有趣味的社交互动。于是社交产品席卷全球,大行四方。社交(媒体)产品的信息结构是扁平化的网状结构,每个人发布的信息都将传递给他人,这降低了公众领域信息的质量门槛(微信朋友圈直接「放弃」文字,鼓励零门槛的图片)。

在社交媒体上,文化精英被从信息传递链的上游处踢走,平民段子手开始把控网络内容。这导致理性内容的彻底沦陷,再考虑到社交网络所具有的隐匿性,互联网世界的信息还变得低俗化和暴力化。

从信息载体来看,以视频和图片为主的信息越来越受欢迎;原本用于锻炼理性思维的文字也在被快速改造,所有流行的文字一定是可以直接口语传递的(如网络流行词)。

文字的「去书面化」(即口语化)对人类大脑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理性思维的沦丧,感性思维的兴起。这种思考方式的转换对社会的影响是长久且深远的。

人类将更相信宗教和道德的力量,而不是法律与制度;谣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真理难以得到传播;人类更容易持有极端政治立场和态度,更容易受到政客的欺骗。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政客激发人民群体非理性状态的手段包括反复重复含义模糊的词语。当下互联网正在对语言进行疯狂的模糊化和印象化改造,语义随着时间快速变化。汉语作为象形文字,本身在清晰表达含义上有先天缺陷,古代统治者所推行的中原官话又给社会文化注入了崇拜权力的文化基因(meme)。当汉语继续这般接受口语化改造,人民对政治话题的思考判别能力恐怕将持续下降。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会影响人类思考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