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东去》 · 长篇连载 · 十七 · 初稿

<知识产权  国法保护  原创艰辛  盗版必究>

        队官杨振新的办公室设在奇台堡军营最后一排平房,房后是一排高大的箭杆白杨,十月的秋风里,金黄色的树叶发出一阵阵哗啦啦的声响,又纷纷零落着洒在营房的屋顶上。

        "报告,甲排乙目副目长马峻、报到"

        马峻大声喊着报告。

        "进来!"

        杨振新的声音显得很柔和。

        门开着,为了冬天保暖,窗户和屋门都做得又低又窄,马峻稍微弯了一下腰,低头迈了进去。屋子里还没有生火,和普通士兵一样,杨振新的床也是用两条板凳支成的硬板床,床板上铺着一层草席,一条粗毡,被子整齐地叠放在床头,枕头则是一块打去了棱角的长方形柏木块。床头旁的衣柜里,整整齐齐挂着扬振新的军官服,柜顶上放着一只柳条箱。杨振新平时甚至打仗时都穿普通士兵服,只有上峰来人巡察或循化营会操时,他才穿这套军官服。靠窗是一张刷着清漆的松木书案,一把没有扶手的靠背椅,由于年代久远,已经看不出它的原色了,但却擦拭得干干净净。书案对面是两只高脚凳,中间放着一张高几,几上的洋瓷盘子里摆着一只锡壶,倒扣着六只口杯。

        "坐下说话!"

        "是,队官!"

        马峻大声回答。

        "用不着这样大声,这里不是操场,是我私室。论年龄我是你老哥,现在让我们像兄弟一样说说话。说说,今早我为何打你?"

        "因为我喊到的声音和大家不一样,像个婆娘"。

        "也对,也不对。你知道我们甲队是什么队?目长是什么官吗?"

        "不知道"。

        "甲队是有军功的模范队,当年和西方列强的联军交过手,可没让洋人沾便宜。可惜当年我还年轻,在四川读书,没赶上报国的好时候。能够在甲队当兵,将来就是别队的军官,一个个都是兵头。目长是兵头官尾,是目这个最小战斗单元的统帅、官长,无论大小战役战斗,无不以目为基础"。

        杨振新边说边拿起高几上的锡壶给马峻倒了一杯凉开水。和其他军官不同,杨振新不抽大烟,不喝酒,不打牌九,不嫖娼,和士兵一起吃兵饭,喝凉开水。

        "谢谢队官,我自己来"。

        马峻连忙站了起来。

        "不用客气。你要知道,其他兵不经过两三年的磨练,或者有了军功,才能当个目长。你是都司大人特别关照的兵,刚来营里就当了副目长,假如我不对你严格要求,其他兵能服你吗?我能服众吗?军人的威望只有在操练中、战场上建立。你是读书人,应该能懂我的用心!"

        "在下明白!"

        "要真明白,真明白了才会心服,口服容易心服难!"

        "在下心服口服!"

        "那就好,希望我们能成为好兄弟!常言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从今天起你要把军营当成一块磨石,磨掉自己身上的娇气、傲气、软气,磨出一个军人的骨气、志气、硬气。马都司对你抱着很大期望,都司大人对我又有知遇之恩,我等不能辜负了!"

        "队官,在下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样子最好不过了,我也是读书人出身,对读书人要收其心,诸葛亮七擒孟获,惟求收心。你手还痛吗?"

        "不痛!"

        "不痛是假,嘴硬是真。不过在营里挨打是常事,和书院里挨训一个样,老百姓不也是常说官打民不羞,父打子不羞吗?当年我在武备学堂学军事,隔三差五挨教官的打,那可是军棍,一棍子打过来腿就肿了。来,拿上这个,喷上水,在火盆边烤热,敷上,又消肿又止痛"。

        杨振新从衣柜下的抽屉里拿出一个白粗布盐袋子放在马峻手中。

        和其他队的列队、布阵、纵队冲锋、集群齐射等传统训练方式不同,杨振新的训练很特别。一是让士兵练快跑,发起短促冲锋,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接近敌人;二是练蛇形快跑,并学会运用地形地物掩护自己;三是练乌龟爬,携带枪支弹药隐蔽接近敌人;四是练三弯六看,就是在队伍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做到脖子弯、腰弯、腿弯,看兵与兵之间前后距离、左右距离、天上飞机地上地雷;五是严禁以密集队阵推进,强调学会布置散兵线,跃进冲击;六是要求前述五条的综合运用,兵、目、排、队各级熟练掌握,熟练使用。他将这六条称之为步兵操练六纲,对兵、目、排每半年分级考训,由资深军官、士兵组成的考训委员会评判,分为甲、乙、丙三等,与饷银挂钩。

        但他的这套训练方式让一帮老式军官们很不以为然,特别是看什么天上飞机、地上地雷,他们是听也没听过,见也没见过,全当笑话讲了。每次循化营会操,他们总拿这事和杨振新开涮。

        "哎,我说杨队官,你说的那个啥,天上飞机地上雷?你哪一年见过?"

    "我是没见过,但我学过,我们见不着,不等于我们的后人见不着,洋人的队伍早已经用上了,日后我们会在战场上看见的!"

        杨振新说得理直气壮。

        "哎呦,看他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好像在哪见过似的,原来是听人说呀?听人说,卖破锅!"

        "什么飞机地雷的,依我看他是怕天上的麻雀屎地上的大粪!"

        "哈哈哈哈……"

        大家哄堂大笑起来。

        "愚钝!一群莽夫!不可理喻!"

        每次杨振新都无奈地回应到。

        "一群马夫?看看,人家念过武备学堂的人骂人都骂得准,咱都是骑兵出身,个个是好马夫,啊,大家伙说是不是这个理?"

        一帮子老式军官打着哈哈又大笑起来,一点也不生气。

        然而循化营都司马麟却非常欣赏杨振新的这种新式练兵方法,要求在全营推广学习。

        "都给我住嘴!我知道你们都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打仗靠的是经验。现如今军事学问日新月异,靠经验是要吃大亏的!本都司决定,今年年底会操就定在奇台堡,先由杨队官给大家讲解步兵操练六纲要,然后现场观摩甲队士兵操练考训,一个也不准告假!听清了没有?"

        "是!在下听清了!"

        他们有点不情愿地应答着。

        后来的历史证明,马麟的看法是有远见的。直到一九三七年,青海方面派马禄率领暂编第二师赴安徽参加抗战时,士兵们方才知道和小日本的侵略军打仗,的的确确天上有敌机,地上有地雷。

       

        腊月的奇台堡,暖冬的阳光和煦而明媚,军营里像过节一样热闹。营房大门和操场上都扎了彩门。厨房里,炊事目的士兵们用大铁锅烩起了羊肉粉条白萝卜片白菜丝一锅烩,香味飘荡在营房的角角落落。马麟带着循化营队排目三阶军官齐聚奇台堡甲队营地,准备观摩步兵新式操练方法,为了壮声色,还一同带来了营部的司号手。

        拂晓,嘹亮的军号声打破了军营的寂静,士兵们紧张而兴奋的跑向操场,列队,点名,准备一年一度的会操。会操由马麟亲自主持,首先进行分列式,甲队为一列,别队三阶军官为一列,进行各种队形的行进变化、花式操枪、刀术、拳术表演。分列式结束后,由甲队队官杨振新演讲步兵操练六纲要。

        杨振新穿着崭新的军官服,站在主席台前用一个旧磨盘改造的演讲台上。

        "尊敬的甘军循化营都司马麟长官、兄弟们:

        今天长官带领全营队排目三阶级官长,到我们奇台堡甲队巡察练兵,这是对兄弟的抬爱,是对甲队官兵的抬爱,兄弟深表感激!

        奉长官之命,下面由兄弟多言几句,说错的地方,请长官和兄弟们海涵。

        兄弟想说的是,咱为啥要当兵,如何当好兵。

        咱为啥要当兵?当兵是为了吃粮,为了谋生活,这个理谁都明白。要想吃粮谋生,就要服从长官命令听指挥,这是军人的天职。士兵要敬爱长官,长官要爱兵如子,这样队伍才能亲如一家,才能克敌制胜,这比练兵更重要。比这更重要的是,咱要明白咱们身上穿的衣服、肩上扛的钢枪、兜里装的饷银是从哪里来?那可都来自于老百姓,都是刮来的民脂民膏!咱当兵的只有和老百姓拧成一股绳,军民一家,民爱军而不畏军,军卫民而不扰民,咱才能打胜仗,才能有粮吃,否则咱就与土匪无异,离死不远了!

        如何当好兵?过去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兵熊也能熊一窝!因此,咱要狠练单兵素质,力求单兵素质。兄弟们想一想,过去咱们这支队伍从古城到京津,转战千里,鏖战廊坊,血战正阳门,洋人的武器比咱的先进,为啥洋人就是打不过甘军,咱就强在一个单兵素质上。

        如何提高单兵素质?从士兵到军官,一要身板硬,二要本领强。要得身板硬,就得让士兵吃好、睡好、穿暖和,倘若军官克扣饷银,吃喝嫖赌,军官还能有个好身板吗?士兵还能指望吃好穿暖吗?要得本领强,就要从步兵操练六纲要抓起,一步一个脚印抓练兵。要快速奔跑,快速接敌,尽快冲到步枪射程之内。要短促冲锋,蛇形快跑,隐敝接敌,尽可能保持有生力量杀敌。要学会三弯六看,互为犄角,互相掩护。这些都是一个目的,提高军事素质!

        咱是步兵,步兵的本领就是在不依赖骑兵、炮兵的前提下,敢于长途奔袭,敢于近战、夜战、白刃战,敢于把步兵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和过去的火枪相比,现在步枪的杀伤力已经大为提高,密集队形的纵队战术已经不适应战争的需要了。各排长、目长、每一个士兵都要学会布置散兵线,官兵要疏开呈一线配置,兵与兵之间间隔六到八步,边射击,边跃进,边掩护,协同实施整队冲击。

        咱们循化营到目前为止还是一支没有炮兵的部队,只有把散兵线战术发挥好了,才能较好的把火力、运动、冲击有机结合起来,使行军队形与战斗队形随时互换,可攻可防,战无不胜!

        兄弟说完了,请长官训示!"

        "讲的好,可攻可防,行战互换,战无不胜,讲出了步兵的精要!兄弟们为杨队官喝彩!"

        主席台上马麟头一个喝起彩来。

      "杨队官、讲得好!杨队官、讲得好!"

        台下,士兵们开始齐声喝彩。马峻站在队伍里,随着大家喝彩,声音并不响亮,但杨振新的每一句却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并对他后来的戎马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阳光明媚,中午饭就在操场上露天举行。炊事目的士兵用扁担挑着一桶桶烩菜、一篮篮馒头来到操场,官兵们围成一圈,各自用勺子打上一碗热烫烫的一锅烩,就着馒头香喷喷地大吃起来。尤其是平时吃惯了七个碟子八个菜的一些高阶军官,今天吃起这一锅烩来感觉格外新鲜。

        "这个四川佬,到现在还用木碗,我们队早换洋瓷碗了"。

        "你有所不知,这鬼佬可狡猾着呢,木碗在战场上一没声响,二轻易摔不烂,拌起炒面来还不沾碗边"。

        "哎呦杨队官,你个四川佬,你咋就这么能耐呢!"

        几个老队官又和杨振新开起了玩笑。

        下午的实兵操练阵地就放在军营对面的缓坡上,以别队各阶军官为假想敌,甲队官兵由各排排长带领,分三道散兵线向山坡上仰攻,马麟和十几名资深军官尾随考评。甲排乙目以综合考评第一夺了全队各目头筹,马峻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全队第三名被定为甲等兵,宣统三年正月提拔为副排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河东去》 · 长篇连载 · 十七 ·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