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重点问题的核心密码

家庭教育重点问题的核心密码

如何解决家庭教育过程中常见问题

各位爱学习的家长们,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课程是关于家庭教育中重点问题的核心密码,第一天我们就说过,我们不是学几招回去对付孩子的,而是提升自己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帮助我们改善教育的现状。

今天,我们依然不是教大家几招回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帮助大家看清楚这些问题背后的逻辑,找到解决问题的内功心法。

今天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分别是亲子关系、情绪问题、行为动机。

那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部分,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可以说是家庭教育过程中第一个关键点,拥有良好、健康的亲子关系,不仅仅让我们的情感非常舒适,也对我们的教育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说,任何一个真正懂家庭教育的父母,一定都是擅长于和孩子建立情感的高手,不过我们也看到太多太多家长,为了自己心目中所谓的教育,让自己和孩子水火不容,孩子年龄越大,这个问题也就越明显。

我弟弟小时候脾气很倔强,到现在7岁多了,脾气都还是挺倔强的,家里面其他人的话,他几乎都是选择性的听,唯独跟我在一起,完全就是一个小跟班的状态,我说一句话,完全顶过家里其他人几十句话,这丝毫不夸张。为什么呢?

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要点有两个,一个是我和我弟情感关系建立的特别好,还有一个就是我在我弟心目中有足够的权威性,而这两个点都属于亲子关系的范畴。

我们所提到的亲子关系,并不是平时家长们所理解的,我和孩子情感好不好,这只是亲子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要素,除了这个要素外,还有权威性,还有沟通方式,还有信任感,还有陪伴方式等等。

前段时间我看到过一个视频,让我十分感触,视频中剪辑了很多孩子打父母的场景,里面很多孩子真的是用尽全力在打父母啊,甚至有几个父母都被打得头破血流,这其实都是父母没有处理好亲子关系所带来的弊端。

视频中有些孩子才7、8岁,仅仅是因为父母不给他玩手机,就拳脚相加,还有些孩子在大街上,因为和爷爷奶奶的几句口角,就厮打开来,爷爷奶奶怎么打得过14、5岁的男孩,最终爷爷奶奶被打倒在地,嚎啕大哭。

看到这些场景,内心真的忍不住的心酸,这些父母、爷爷奶奶内心得多么痛苦啊,从小到大为了孩子付出了无数的时间金钱,为了孩子劳心劳力,用自己无限的爱去呵护孩子、照顾孩子,最终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其实这些情况很多都和亲子关系有很大的关联。那我们来详细看看亲子关系到底包含些什么,应该怎么建立。

亲子关系包含很多方面内容,包含情感、权威、信任、相处、沟通等等,今天时间有限,我们重点聊聊情感,虽然我们今天聊的是情感,可千万别觉得亲子关系就只是情感关系,不是这样的,其他的内容也很重要,只是今天时间不够,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内容。

情感,这是亲子关系里最基础、最重要的要素,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要拥有良好的情感,很多家长应该都知道情感的重要性,但真正重视情感的家长却不一定有多少,这里说的重视不是指意识层面的,而是指行为层面的。

路上一个陌生人,或一个我们讨厌的人,告诉我们哪做得不对,该怎么做,那怕他是对的,我们听起来心里也会比较别扭吧,谁都更愿意听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的话。师者,父也。不仅仅是指老师就像父母一样重要,还在告诉我们,想要做孩子的老师,一定要建立起不输于父母的情感。

那怎么建立和孩子的情感呢?有三个重点:

第一、懂孩子的心思。

就像我和我弟弟,我知道他喜欢看什么电视、玩什么游戏、喜欢什么玩具,每次专门陪他出去玩的时候,我都能关注到他的需求,也能玩他感兴趣的东西,一路上总能逗得他哈哈大笑,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也能给予他恰当的帮助,当他感到难过时,我也能及时给予拥抱和安慰。

只要真正懂孩子的需求,并满足他合理的需求,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他很喜欢我。懂孩子不是一句鸡汤,而是一门技术,我们需要学会关注孩子的需求,猜测孩子的心思,并增加我们对他们的了解。

很多人不懂孩子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这个能力,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重视孩子的存在。

第二、用心对待孩子。

在很多家庭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有事找父母,父母正在和其他人聊天,孩子叫了半天都没有反应。或者一次考试考砸了,只要家中来客人了,当着孩子的面丝毫不避讳,数落起孩子的缺点。

如果是我们遭受这样的待遇,恐怕早就生气的跳起来了吧。孩子没有跳起来,只是因为他还不具备跳起来反抗我们的能力,而不是他真的不在乎。

用心对待孩子具体体现的生活场景会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但其核心原则在于,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并且很重要的人来看待。

第三、高效的陪伴孩子。

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都有一个共性:只是陪,没有伴。真正高效的陪伴,是我们以孩子伙伴的身份,融入到孩子的游戏中,真正的和孩子一起玩耍。这样我们也会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孩子也能感受到我们在真正的陪伴。

高效陪伴的核心在于,我们的心和注意力都是在孩子身上的,陪孩子玩他喜欢的游戏,做孩子喜欢做的事。


亲子关系当中所包含的所有方面,都有一个最核心的密码:懂孩子。学习了第二课的家长应该都能有所感觉,哪怕了解多一点点,对我们建立情感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也再强调一遍,懂孩子不是一句鸡汤,而是一门技术,我们要学习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社会性特点,要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心理需求、要去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要去了解孩子的喜好、兴趣。这样,自然也就很容易能建立良好的亲子情感。

亲子关系,我们先聊到这,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个部分,情绪管理

很多家长可能都有感受到,情绪管理,对教育的影响非常大。那情绪管理的核心密码是什么呢?

情绪管理的核心密码: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之前我们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稍稍不合心意,就会使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解决,比如游戏输了、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自己做一件事情做不好,一发起脾气,就会产生打人、说脏话、摔东西等等一系列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容易进入的最大的误区:在孩子有情绪的情况下,急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往往遇到孩子发脾气,家长的处理方式有几种类型:

1、以暴制暴:这个对应的是,教育三大误区中的容不了,由于孩子的负性情绪引发了我们的负性情绪,在负性情绪的控制下采取了一种最无奈和低效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惩罚。

而这一类的处理方式对于孩子而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孩子的关注点全部放在了抵御疼痛和恐惧上了,没有真正面对引起自己情绪的问题,更没有使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状态下,孩子很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也还有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2、语言教育:这个对应的是,教育三大误区中的看不见,说白了就是讲道理,在人有负性情绪的时候,大脑会产生大量的神经静电,会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理性思维,所以这个时候的言语教育几乎是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的,反而会让家长产生一种挫败感,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

还有些家长在讲道理无效的情况下,可能会将孩子关在一个房间,或是完全不理孩子,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减少对自己情绪的关注,更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孩子长期处于情绪被忽视的状态,也就很难识别、觉察、表达、管理自己的情绪,也不利于孩子将来与他人相处。

而且慢慢的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听你的话了,因为你讲的道理既没有考虑他的感受,也没有帮他解决问题,听着又觉得唠叨,为什么还要听你的呢?对吧。还在感叹孩子不听话吗?那我们平时是不是这样的类型呢?


3、过度保护:这个对应的是,教育三大误区中的放不下,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不停的安慰孩子,不管是非黑板,反正孩子哭了就是受委屈了,就应该保护他,让孩子哭的人都不对,这样的方式会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哭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

孩子会慢慢习惯通过哭闹来表达情绪,通过哭闹胁迫家长妥协,跟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没办法形成准确的对错观。这样的处理方式对孩子成长的伤害非常大,会让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做出极端行为。比如像之前新闻里出现过的用头撞墙、拿刀威胁、泼火锅油这一类极端情况。这样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

那遇到孩子闹情绪,我们到底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处理这一类情况的原则是: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刚才提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大脑是没有办法冷静思考的,而我们成年人也一样,所以,我们需要处理好孩子和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处理对应的事情。

处理孩子情绪有一个原则,接纳孩子的情绪直至进入冷静状态,这个情景当中,接纳至少应该是,我看到了你的情绪,我也能理解你的情绪,并且我能平和的看待你的情绪,我还能容纳你适当的发泄情绪。

由于我们希望孩子拥有更多积极的力量,所以我们本能的会抗拒孩子的负性情绪,而这,也恰恰是我们不能很好接纳孩子情绪的原因所在。就比如孩子今天遇到了一个非常开心的事情,回来分享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有什么反应呢?

一般来说,爸爸妈妈会觉得很正常、有点好奇、也为孩子感到开心。而面对难过、愤怒、害怕等负性情绪时,我们的状态就完全改变了,我们变得不能接纳孩子的情绪,经常会出现,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

但不管是开心,还是愤怒、害怕、难过,都是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正常情绪,他们都有自己的积极作用,愤怒能让我们更有勇气,害怕能保护我们自己,难过能让我们宣泄自己内心的痛苦,情绪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的

问题其实出在由于情绪所产生的行为上,当我们被愤怒控制的时候,我们产生攻击行为,当我们被恐惧支配时,我们产生逃避行为,当我们被难过影响是,我们产生消极堕落的行为。

所以,我们的重点不是不让孩子出现负性情绪,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将我们的重点集中在帮助孩子调节表达情绪的行为,以及帮助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纳的重点不是我们要说什么话,而是内心平和的等待孩子发泄他的情绪,如果孩子发泄的方式不恰当,我们也平和的让孩子使用恰当的方式发泄情绪就可以了。

进入冷静状态,也就是孩子不被情绪控制的状态下,他能听的进去我们说话,他能平静的和我们对话。在冷静状态下,我们的后续处理才能产生价值和意义。许多家长缺乏的也正是当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能以非常平和的状态去面对的能力。

那我们再来看看冷静状态,这也是处理情绪最核心的部分。这里指的处理情绪到冷静状态,不是说就达到让孩子没有情绪的程度,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度过情绪激动期,进入相对平静的阶段,一般经过专门学习和练习的孩子,能在几分钟就冷静下来,而平时情绪教育方面做得不太好的孩子,可能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冷静。

在孩子有负性情绪的情况下,有许多让孩子冷静的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深呼吸、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而我通常比较建议的是两种更直接的方式:

在孩子情绪激烈程度不强的时候,可以平静回应孩子的情绪,然后让孩子自行冷静:你现在应该比较生气,要不你自己冷静一会吧,等你冷静了我们再来想办法解决吧,然后就选择性的忽视孩子的一些情绪行为。

这样的方式很简单易操作,不要直接不理孩子,明确告诉孩子我们冷静了再处理,孩子会知道爸爸妈妈不是不理我,只是一会我们再处理。

在孩子情绪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冷静凳的方式:在没有任何杂物的墙角放一个凳子,有情绪时抱着孩子或是要求孩子在凳子上坐着,因为孩子情绪激动,所以我们可以语言告知,我们要坐在凳子上冷静一会,我们再想办法解决,同时强行将孩子抱在凳子上,孩子离开又继续抱过来。

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温和而坚定,反复执行,直到孩子坐下来,坐的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或者状态决定,一般也就几分钟,但过程中可能需要几十分钟的博弈,孩子坐的时候,我们可以陪在一旁,不用刻意多说什么。

当孩子情绪平静时,我们就可以进入解决问题的阶段了,我们可以平和的孩子交流几个问题:

1、什么事情引发了我们的情绪?

2、如果孩子能理解,可以问问,这件事为什么会让我们这么生气?

3、哭闹等发脾气的方式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4、可以怎么更好的解决这件事?

如果孩子没有给出答案,家长也可以适当引导思考,或家长直接给出合理的答案,让孩子使用一个更温和的方式,最终帮助孩子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知道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慢慢的孩子就会在进行一定的情绪发泄后,采用更佳的方式解决问题。

情绪管理的核心密码: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部分,行为动机。

家庭教育过程中绝大多数的问题的解决策略都可以用到: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很多家长遇到问题就会非常头疼,因为感觉无从下手。

比如孩子不喜欢上学,怎么让孩子喜欢上学呢?再比如孩子不喜欢另一个小朋友,再比如孩子喜欢哭闹,这些到底怎么办呢?

别说很多没有系统学习过的家长了,如果只是听到这些问题,很多经验不足的老师,可能都会比较头疼,其实不是这些老师不优秀,而是问题出了问题。

单纯听到这些问题,缺乏了很多细节的观察,我们很难去把握孩子的行为动机,也就失去了处理问题的突破口,当然难以解决。

那我们尝试换个问题呢?比如,孩子不喜欢上学,因为他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被老师批评呢?因为他上课和同桌说话,也不举手回答问题,上课也不听讲。他为什么和同桌说话、不举手回答问题、上课不听讲呢?

原来是因为他基础薄弱,上课听不懂。那他为什么基础薄弱?原来是因为他前段时候生病,请了一段时间的假,那段时间的课他没听到,父母和老师也没有注意到,所以孩子这部分知识落下了。那具体是哪儿基础薄弱呢?

哦,原来是数学乘法口诀不熟练,所以上课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是口算乘法,而他完全听不懂。好了,现在问题好解决了吗?

这样一看,一下就豁然开朗了对吧,我们帮助孩子解决数学乘法口诀熟练度的问题,上课的一系列情况就都能有所改善,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这才是根源问题。

而实际情况中呢,大多数的父母,下意识的做法是:第一次,提醒;第二次,口头批评;第三次,严厉责备;第四次,不行,忍不了了,怎么那么不听话、那么调皮,教了好几遍都不听,来人,家法伺候。

而孩子呢?就像我们第一课所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仅上课说话、不举手回答问题、不听讲,甚至作业也不想做了,学习兴趣更是急剧降低了,知道是老师告状,把老师也恨上了,别说不想去学校了,甚至发展为真正的旷课逃学了,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糟,孩子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他想改善也改不了,自我价值感也急剧降低,变得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话。

生活中太多太多类似的案例了,简直数不胜数,我简单罗列几个问题来作为案例,分析如何使用见花思根,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

有个家长问到,3岁孩子习惯跟奶奶在一起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思考,为什么孩子习惯跟奶奶在一起?是从小孩子和奶奶一起长大,所以跟奶奶更亲近吗?还是奶奶能给孩子什么父母不能给的?还是父母对孩子管教太严格而忽视了情感?还是奶奶有什么做的特别好的,让孩子很舒服?还是孩子不习惯父母在一起?还是孩子喜欢奶奶生活的那个环境?

在上面问题得出答案后,再深入思考这个答案的原因,比如是因为奶奶有什么做的特别好,让孩子很舒服,那具体是什么?孩子为什么会感到舒服?这个行为满足了孩子的什么需求?这个行为对孩子而言好还是不好?如果好,我们能否做到?如果不好?有没有什么可以替代这个行为,并且能让孩子喜欢的?

这样一环一环思考下去,直到得出最终可落实为行为的答案。

还有家长问到,为什么天天教孩子记得把老师的作业抄回来,他总是不听,总说忘了,叫他折个角也不折?回家不看电视也不写作业,每次父母回家,孩子总说我没写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们一样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可以先猜测,再验证。

是不是因为孩子内心还是想逃避作业?如果是,孩子为什么想逃避作业?因为作业难?还是因为作业多?还是因为作业无聊?如果是难,孩子为什么会觉得难?是不是哪些知识没掌握好?怎么帮助孩子掌握这些知识?如果是作业多,有没有办法能让孩子觉得没那么多?

比如增加娱乐性,孩子和妈妈玩游戏比赛,妈妈输了就处理工作,孩子输了就处理作业,这样会不会好点?如果是因为作业无聊,能不能也让做作业过程变得有趣一些,比如把要做的作业编号写到纸上,藏起来,每找到一个,就完成一个,看看最后花了多久的时间完成全部的内容。

如果不是孩子想逃避作业,哪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孩子真的记不住?为什么孩子记不住,是不是因为孩子觉得记不记反正都没什么后果?

那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凡是没记住的,回来要做两遍,或者是不帮孩子问老师,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让孩子自己给老师打电话,或者让孩子完成不了作业,到学校自己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惩罚等等。

有这样思考习惯,去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在我们反复猜测和验证之下,总能得出有效结论。

好了,今天的课程到这也就差不多了,我们再简要的总结一下:

今天我们深入思考了三个方面的核心密码:亲子关系、情绪管理、行为动机。

第一、亲子关系的核心密码:懂孩子。

情感,这是亲子关系里最基础、最重要的要素。

建立和孩子的情感,有三个重点:

1、懂孩子的心思。

2、用心对待孩子。

3、高效的陪伴孩子。

第二、情绪管理的核心密码: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不要在自己或孩子有情绪的情况下,急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处理情绪最核心的部分:进入冷静状态。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也就是我看到了你的情绪,我也能理解你的情绪,并且我能平和的看待你的情绪,我还能容纳你适当的发泄情绪,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度过情绪激动期,进入相对平静的阶段。

当孩子情绪平静时,我们就可以进入解决问题的阶段了,我们可以平和的孩子交流几个问题:

1、什么事情引发了我们的情绪?

2、如果孩子能理解,可以问问,这件事为什么会让我们这么生气?

3、哭闹等发脾气的方式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4、可以怎么更好的解决这件事?

第三、绝大多数常见问题的核心密码:行为动机。

思考和把握孩子的行为动机,我们才拥有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

所以遇到孩子的问题,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我们需要见花思根,深入思考孩子的行为动机。

家庭任务:谈谈这节课中收获最大的一点,思考应该如何运用到生活中。

好了,我们今天的课程到这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认真的收听,希望课程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更多教育信息可加微信:七个朋友(qgpyeq777)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教育重点问题的核心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