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寂静与遗忘去读那诗句

用结束这个词作为开始,不知道会不会显得唐突。

比如说,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在交完英语试卷后,如负释重地舒了一口气,走入楼道里拥挤的人群里,踏着楼梯回班。一如既往的班主任总结和大扫除。在前一秒班主任还在提醒着,高三了,考完试不要想着玩,该整理的都整理整理。而下一秒我们踏出教室,就把这句话忘得烟消云散。

骑车回家,天还亮着。你知道一边骑车一边看着天空渐渐变暗是什么感觉吗?天地之间在橙色的光芒里分裂开来,上面是一片庄严而肃穆的宁静,有着一只只鸽子拍着翅膀飞过,只看得见黑色的模糊的影子,那是生命,下面热闹汇成了人群,光影移动,这是生活,你在抬头之间,便从生活之中看到了生命。

回来与父母去超市,印象里很少这样,一边走,一边询问要买的东西。印象里前几天的晚自习L问我,你有多久没去超市了,就是那种大型的超市,他总是会突然回头,问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我说,我不记得了。也许在很久以前吧。后来与父母一起吃完饭。先发制人地说起我没考好的事情,他们说,没考好就没考好了。我点点头,继续低下头去吃面。

好像从很久开始,他们就再也没有过问过我成绩。从小学开始考完后一直逼问我,考的怎么样,而我总是用一句不知道来当作所有的回答。到高三,再也没有问过,考得好也罢,考得不好也罢,他们不问,我亦不答。只是彼此心里都知道而已。然后一如平常,继续生活。

回来上网的时候,就看着公布出来的英语答案,没有心情对。去看了名柯,我突然发现我已经好久不在看见过他了,虽然他就贴在我的饭卡上,放在校服的口袋里。珩总坐我前面的时候,总是问我,名柯里你最喜欢谁?我说,平次,赤井。他每天问我,我都会给他不一样的答案,因为我喜欢里面的很多人,但是从来不提江户川。

看的是二十周年的特辑,江户川失踪事件。觉得他更加的成熟而冷静,不再会看到犯人就去追,有了想法就说出来。不再需要别人就可以孤身的深入虎穴。背对着近藤与他说话,看到博士破旧的车也只是在微微惊讶之后冷静不语,一直到底地实行着自己的计划。不再骄傲,在最后的最后,转身离开。

他说,谢谢你呀,为了找我衣服都破成这样了。

她说,没什么了。

江户川与灰原哀的对话,他失踪,她去找他。就是这么简单。看到的时候,莫名的想哭,那个我喜欢的男孩与女孩,他们还是如此。

一年前,写下《趁时光如旧》,那里面的隐喻是,趁你还在我身边。名柯播了二十年,我喜欢了十年。而青山说,那里其实只过了半年。在那个不合逻辑的时间里,青山想保存的不过是青春罢了。十七岁的友情,承诺,以及那份惺惺相惜。

像是有谁说过,陪伴是世界上最长情的告白。那就让时间变得更长一点吧。趁你还在我身边的时候。

在早晨的时候,被音乐吵醒,前面小区里举行葬礼,歌声震得人耳膜发疼。什么都有,什么情歌,歌颂解放军的,荷塘月色,韩红几首音调特别高的。唱的五音不全,拖泥带水。让人发指。一直觉得,死亡是一件肃穆而庄严的事情,就如同史铁生所说的那样,死亡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在有一段极端绝望和苦闷的时候,我总是习惯读他的书,《我与地坛》,他有一种可以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让我与他一起穿越地坛,坐在夕阳里,谁也不说话,思考和呼吸。他对死亡有着一种深刻的理解与敬意。并且平静地接受着它的本质。而现在,死亡在这些歌声里变成了一种浮夸,喧闹的事情。许多人走进灵堂便可以哭,走出来便可以笑着招呼人,他们把悲伤变成了卑鄙,把庄重变成了伪装。

“墓地、墓碑、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诗句。”摘句,出自史铁生的《病隙碎笔》。

下午决定出门,母亲问我有没有约同学,我说没有。我只是想不到谁,去哪里,母亲问过我之后我去约阿馨,她说她要背书,没有时间出门,我看着通讯录里面的其他的人,犹豫了一下,谁也没拨通。还是习惯一个人独处,安安静静,不需要将就别人的意见,甚至可以说是一意孤行。扬州这个偌大的地方,常去的也不过是金鹰与时代,而自己并没有什么兴趣。所以,还是一个人想去哪就去哪吧。

出门的时候,在口袋里灌了一大把硬币,背着黑色的书包,里面是放着一本爱丽丝·门罗的《亲爱的生活》,一本日记,保温杯里是用热水冲好的咖啡。

步行,然后乘车。很久都没有这么走过路,坐车穿越大半个城市,阳光很好,照得人脸上发热,默默地看着窗外的风景,车厢里的空调,让人有些头晕,密闭的空间,呼吸浓郁的发稠,交错织过的血管。大概是很久都没坐车的缘故。还是喜欢小时候的公交车,灵活的窗子,开下来,风可以大面积大面积地吹到脸上,把头发吹的乱乱的,鼻息间是纯粹的空气。

中途下来,去扬大转了一圈,在石凳上写日记,等待自己头脑平静下来,不再那么疼痛,这里的阳光很薄,突然觉得有些冷,于是去买了杯奶茶,里面的人员给我推销了几个新款,耐心地听她说完,然后点了我需要的东西。站在街角犹豫了很久,看着人来人往的道路。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最后,决定重新上路。

去了双博馆,人不多。一个人看着,在玻璃橱窗面前站立良久。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出去旅行的时候,大都都是拥挤而急促的,转眼而过,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此时的博物馆是寂静的,你看着那些年代遥远的东西,总会觉得它们是有温度和呼吸的。它们活在几百年之前,被抚摸,被磨擦,而如今,那些使用着他们的人早已离去,骨骼融入大地,化为万水千山,而它们却依然存在着,被时光摩挲,破旧,失去光泽。却可以看见生活的影子打下的烙印。

人数稀少的博物馆是安静的,寂静之中,它可以展现出它所有的美。一一走过,或许在此之后,不再记得,但那份古老的宁静是永恒的,如同神灵贯穿其中,内心平和,考试,分数,早晨喧嚣的歌声,似乎都与我无关。无言的美之中包含着无言的震慑力。

中途看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耐心给他讲解,语言温和,偶尔也带着惊讶,孩子一会儿跑开,一会儿又回到她身边,询问,或者新奇地拉着她过来。很美好的场面。

逛完之后时间,还早,不急于回去,一楼那里有着舒适的座椅和孩子们玩的地方,去那看书,坐在窗口,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偶尔听到小孩子们玩耍的声音,并不觉得吵,相反,有很可爱的地方,在看《亲爱的生活》里的一篇短篇,亚孟森。疗养院里的医生与刚来的老师相处,想到结婚,却在最后一刻改变,他送她上火车,送她离开。故事的最后一句是,关于爱,其实一切都没有改变。

很短小,情节简单,也在某些地方出人意料,仅仅是个故事,并不如同语文发的评论上通过阅读而写出来的深刻理解,只需要感受就好了,慢慢地感受,如同看着夕阳慢慢地消失。

在读完之后,合上书离开。五点的时候,恰好闭馆。我走到外面,风把我包裹了起来,我抬起头,看着天空,微微一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寂静与遗忘去读那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