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赵声良《敦煌石窟艺术简史》(上)——绪论与十六国

赵老师果然功力深厚

读书笔记-赵声良《敦煌石窟艺术简史》(上)——绪论与十六国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一节 绪论

1. 敦煌艺术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a. 美术史:研究人类的艺术创作、艺术审美,进而从审美意识方面来探讨人类文明进程

b. 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两个局限:

i. 历代名画很难看到真迹,唐、五代、宋大都是后世临摹的。

ii. 传统中国美术史只谈名家作品,很少提及无名艺术家。

c. 敦煌石窟的真实性毋庸置疑,4-14世纪的敦煌艺术是一部相对完整的美术史体系。

2. 石窟艺术从印度到中国的传播历史

a. 印度早期

i. 原始佛教反对偶像崇拜,佛塔收藏佛舍利(遗骨),象征佛。信众绕塔参拜。

ii. 毗诃罗窟(Vihara, 僧房窟)-主室大厅+小室(正、侧面);供僧人修行

iii. 支提窟(Caitya,塔庙窟、塔堂窟)-马蹄形,后部中央设佛塔供礼拜者绕塔

b. 中亚和中国中西部

i. 佛教的传播

1) 犍陀罗地区:印度本土到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雕刻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

2) “西域”-巴基斯坦以北的中亚,中国西部一部分地区,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ii. 代表性石窟

1) 巴米扬石窟(阿富汗)-700多个石窟,破坏较严重,约3-5世纪,巨佛弥勒信仰

2) 龟兹石窟 - 克孜尔石窟规模最大(今新疆境内),3-7世纪,流行中心柱窟;信众更容易接受礼拜佛像,而不是佛塔

3) 吐鲁番地区的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5-9世纪,高昌回鹘时期开凿最盛,大部分被德国探险队盗走,大量壁画现存德国柏林印度博物馆

c. 甘肃的石窟寺

i. 主要建造于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沮渠蒙逊-狂热的佛教信徒

ii. 代表性石窟

1) 马蹄寺石窟群-张掖市南60公里的祁连山脉中

2) 天梯山石窟-武威市南40公里处。

3) 文殊山石窟-酒泉市

4) 炳灵寺石窟

5) 麦积山石窟-211个洞窟,壁画1000平方米,造像7200多身

d. 中国北方

i. 云冈石窟-今山西大同,洞窟45个,造像51000多身,4-5世纪

ii. 龙门石窟-今河南洛阳,洞窟2345个,造像10万多身,佛塔50余座,5世纪末

iii. 巩县石窟-今河南洛阳,受南朝影响,中原风格

3. 敦煌石窟的美术发展阶段

a. 中外融合的早期艺术-北朝(北凉、北魏、西魏、北周)

b. 与中原同步繁荣-隋唐大一统,思路畅通

c. 样式主义和新时代因素并存时期-五代以后

4. 敦煌石窟艺术的内涵

a. 建筑艺术-北朝的中心柱窟中的人字坡顶、唐代的覆斗顶窟

b. 雕塑艺术

c. 壁画艺术



第二节 十六国北朝的敦煌艺术

1. 北凉(401-439),莫268,272,275窟

a. 洞窟形制

i. 禅窟-莫268窟,多室组合僧房

ii. 殿堂窟-莫272,浮塑叠涩式藻井;莫275窟

iii. 佛龛-比较简素,莫272,268窟;莫275窟,双树龛,阙形龛

b. 彩塑

i. 弥勒交脚菩萨、思维菩萨,典型的犍陀罗艺术风格

c. 壁画

i. 故事画题材只有本生、佛传(莫275窟有五铺),没有因缘。

ii. 佛、菩萨等佛教人物采用西域式的晕染法,供养人用汉族传统方法、城楼为汉式建筑

iii. 色彩较单一,甚至不敷彩

2. 北魏(439-534),莫259,254,251,257,263,260,265,487,431,435,437,248

a. 石窟

i. 中心柱窟最流行,人字坡顶+中心柱是敦煌特有,表明敦煌的汉文化深厚

ii. 佛龛的装饰更复杂、更生活化:龛梁、龛楣、龛柱,束帛

b. 彩塑

i. 坐佛为主,增加了胁侍菩萨、天王、力士的形象

ii. 中心柱四周贴满菩萨、飞天的影塑,似云冈石窟佛雕。

c. 壁画

i. 北魏人物画,多用铁线描、西域块面晕染法、S形弯曲的身体

ii. 色彩以石青、石绿与土红,明朗而热烈

iii. 故事画多用单幅多情节构图,并出现长卷式,如莫257窟,鹿王本生

3. 西魏(535-556),莫285窟等约十个

a. 石窟

i. 中心柱窟

ii. 覆斗顶窟,如莫285窟,藻井作为华盖(垂幔及流苏装饰画),模仿汉代“斗帐”,隋唐后十分流行

b. 彩塑

i. 受中原的强烈影响:人物清瘦,衣纹贴体,“褒衣博带”,“曹衣出水”

c. 壁画

i. 人物画受中原风格影响,秀骨清象,褒衣博带,通过眼神的变化、手势的动态以及衣服的垂角飘举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中原与西域风格融合

ii. 山水画:中国传统神话与佛教相结合,如莫285窟的西王母图;莫285窟的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山水人物布局

4. 北周(557-581),莫14个,西千佛洞4个

a. 石窟

i. 中心柱窟,莫428窟为大型中心柱窟(敦煌北朝最大),千佛影塑、圣树(无忧树-佛诞生,菩提树/芒果树-佛说法,娑罗树-佛涅槃)

ii. 覆斗顶窟,如莫296,297,301窟,佛龛造型较为复杂,使洞窟形成向上膨胀的张力

iii. 方形单龛窟-覆斗顶窟与中心柱窟的结合,前部为人字坡、后部为平顶,如439、440窟

b. 彩塑

i. 人物:身体有量感、面部丰圆饱满,质朴、厚重

ii. 一佛二弟子(迦叶-老,阿难-少)

c. 壁画

i. 中原为主,兼及西域风格

ii. 人物画,西域晕染更细腻的“五白”晕染-白鼻、白眼、白联眉、白齿、白下颚,“染高不染低”;中原“染低不染高”,如莫461窟,428,290窟的供养人画像;混合式晕染,如莫297、299、301窟

iii. “骨法用笔”-线描中体现物象的骨力和精神,线条一波三折、运笔起承转合

iv. 长卷故事画

1) 尊像画,出现了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和卢舍那佛

2) 莫296窟的须阇提太子本生、莫299窟的睒子本生(高潮结局在中央)

3) 莫428窟的萨陲太子本生,采用三段横卷式构图

4) 莫290窟的佛传故事画,八十七个情节描述释迦成佛全过程

5) 山水背景,使故事独立、而又联系在一起成为长卷

5. 十六国北朝敦煌石窟艺术小结

a. 敦煌艺术产生的基础——两汉以来百年间的儒家文化熏陶

b. 敦煌地处思路起点,因此更容易接受西域艺术风格的影响

西魏以后,敦煌受到强烈的“新中原风格”影响(北魏后期孝文帝受南朝影响后改革),但由于敦煌本身深厚的汉文化传统并没有如中原地区由于战乱的文化断代,并没有全面接受北魏的“新中原风格”,而是大胆创新,用中国审美精神和艺术手法来表现佛教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赵声良《敦煌石窟艺术简史》(上)——绪论与十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