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然
2017年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布了一项2017年度全球博士生生存状况重磅调查,对来自全世界多个国家不同领域的5700多名博士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博士生读博期间普遍有比较严重的精神压力,有1/4的博士生有精神健康问题,12%受访者称曾为自己读博而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寻求过救助。
经济、感情、家庭……纷至沓来各种压力,让这群努力攀登学术高峰的博士生们,不得不,负重前行。
谈钱伤感情,还伤梦想
2017年初,最新《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的通知》文件要求,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提高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其中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即每生每月提高250元。
这一消息,也让国内博士生的收入状况,暴露在了国人眼前。
“通常我们的收入是由国家补助、导师补贴,还有学校补助组成。”来自上海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在读博士张诚道,“可是依然很少,我现在博三,每月三千而已。”
张诚如今住的是300块一个月的学校宿舍,吃是在食堂解决,很少出去消费,一是实验安排紧张,更是为了省钱,读博期间的他,不愿再向父母张口。“曾经一起本科毕业的同学,不少已经在我们那个三线小城付了首付,有的孩子都快出生了。“张诚笑道,”可以说是为了科研梦想吧,但是再给我一次选择,我可能就会犹豫。 “他望着窗外,轻轻叹了一口气。
相比起男博士,女博士还会面临更多来自父母,“催婚“”逼婚“的压力,”女博士难嫁“似乎已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社会话题。
“难嫁是有道理的。直博5年,科研任务重,整天呆在实验室,根本没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人,自己实验室的人也早已——‘相看两厌’了!”今年刚毕业的赵博士刚过了28岁的生日,父母虽不挑明,却一直暗示“催婚”的意思。“我也想有自己的家庭,但是刚从校园里走出来,工作还没确定,在社会上的起步才刚刚开始,一切都很艰难。”
和赵博士不同,小毕在博士三年级的时候就和大学同学结了婚,“很多人会不太接受读书期间结婚,其实我觉得没什么,早点把心安定下来,还可以更纯粹地工作。”小毕的丈夫和她是同届毕业,目前任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很感谢他的付出,支持我的梦想,不然我们会很艰难地撑起这个家。“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发不了的论文
发论文几乎是整个博士生涯期间最重要的学术压力,做实验,改论文,几乎已成为了博士生活的常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樊小龙表示,“科研这条路很难走,很多人只有在投入进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做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科研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天分、机遇和各种条件。“
985高校生物专业的博士李峰如今深陷发不了论文的焦虑中,如今已是他读博的第五年,“从博二开始我每天都在实验室忙到12点才回去,周末也是上午八九点起床就来养细胞。“然而临近毕业,他的论文一直被审稿人驳回修改,”最近晚上到两三点还睡不着,很害怕被延期。“
事实上,像李峰一样承受着巨大学术压力的博士生不在少数,2015年,加州伯克利大学一个研究发现,47%的研究生正在饱受抑郁症的折磨,而之前的一个研究表明,10%的人试图自杀。据《新科学人》报道,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表明,学术界中精神疾病病患率是普通人的3-4倍,这篇文章还说,英国学术界中精神疾病病患率估计高达53%。
“我同级的博士基本都完成毕业条件,准备毕业。大牛师弟也实力超强,深得实验室老师器重。自己去年底今年初准备了大半年的出国联培也泡汤了,先前科研方向苦苦没有结果,还在不同的研究方向挣扎。这一个多月来,我掉进了一个深潭,感觉非常失败。“知乎上,一个匿名网友的发帖,戳中了很多人。
课题本身的难度、同行之间的竞争、同级之间的比较,另很多博士笑称,这样的压力,不比当年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小。
即使万般艰辛,也有诗和远方
博士生活是心酸的,但也有很多人,在这条不平坦的道路上,找到了诗和远方。
一袭民国女学生装,北京大学工科博士生陈更,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惊艳亮相。
作为工科博士,陈更的日常是这样的: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其他时间大部分就在实验室;实验室门口的小巷子里有个煎饼摊,午饭常常就买个煎饼解决,早饭是一杯柠檬糖水,晚饭常是一碗麦片,学诗的时间,是从吃饭时间里省下来的。
“诗歌和计算机、英语等不同的是,你接近它、被它吸引,往往不是因为好学、求知,而是因为被感动,让人觉得心不死。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这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深读诗词让我的生命更宽广厚重,能更耐心、更坚忍地面对艰深曲折的科研工作。”谈及诗词与科研生活,陈更动情地说道。
其实如今生活虽不易,博士们还是会热爱并享受生活的。赵博士楼下宿舍有个姑娘非常居家,买了各式各样的锅碗瓢盆,煮锅、炖盅等一应俱全。这姑娘经常去菜场买菜,精挑细选地搭配食材,然后在宿舍里煲汤,“超级会养生的”。还有很多博士生喜欢在实验室,或者宿舍养各种花花草草,每日灌溉照料,“像植物园一样”。
赵博士的自我评价也是“读博之后,我更有生活热情了”。她从开始读博就在附近的健身房办了一张会员卡,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去锻炼身体,购入不久的电热咖啡壶也是她的心头爱,自己亲手煮的咖啡热气氤氲,是读书、学习的良伴。
即使生活不易,即使论文仍遥遥,但总有一天,论文会有的,面包会有的,诗和远方,也不是幻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