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故事之四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一家距今已消失四十多年的小工厂做翻砂工。我师傅的师傅,也就是我的师太公,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师太公长得很高很瘦,右背或许是常年弯腰蹲地工作的缘故,已经驼了。当年,他是我们返聘的专家,高龄了,还在我们小厂做技术指导。师太公干活时没有一句话,除了中间抽烟,难得从他口里打听到一点他的“隐私”,甚至他的大名。我们也只得始终叫他“师太公”。

尽管师太公话少,但就在他不多的慢条斯理的一口上海话里,我们居然听到了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起码史册是不登录的秘密。

话,要从头说起。

杭州湖滨三公园有一座“一·二八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注:现在看到的,那是2003年重建的。)

纪念碑的碑座底下,刻着铭文:1934年。碑座四面是四幅汉白玉浮雕。碑上方四角矗着四颗炸弹,中间是一个挂望远镜的指挥官和持步枪冲锋士兵的青铜塑像。纪念碑正面镌有当年国民革命军八十八师师长俞济时亲笔题写的纪念塔塔名。纪念碑背后镌有蒋介石亲撰的720字碑文:“……西湖之滨,湖山秀美,甲于全国,昔为勾践卧薪尝胆兴越之地,岳武穆坟亦在焉,忠义有托,尤克互为彪炳,安诸将士之灵于此,信为所得,足以长垂不朽……”

这是中国第一座表现抗日战争题材的纪念碑,是由1933年从法国留学回国的周天初先生筹建,由周天初同校的雕塑系主任刘开渠教授创作的。

纪念碑记录的是一段中国军人气贯长虹的血气方刚。

1932年,日本海军及陆战队侵入上海,“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

2月14日,何应钦命令当时驻防在杭州一线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编入第五军续列,增援十九路军迎战日军。第八十八师是“国军”嫡系精锐部队,从29岁的师长俞济时到普通一兵斗志高昂,以少胜多,逼使日军四易主帅,多次增兵增援。面对一倍于己的敌人,第八十八师浴血奋战,俞济时师长被日军弹片击穿肚肠;排长以上军官,亡66名、伤146名;阵亡士兵高达1054名。

1933年元旦,国民政府在南京中央军官学校礼堂举行授勋典礼。“复颁勋予沪战有功高级将领,济时忝列其间,奉颁青天白日勋章一座,仰承荣典之时,除深深铭感政府德意外,追溯我革命袍泽,在战场上前仆后继,发挥不成功即成仁之大无畏精神,勇往无前,济时所承受之殊勋,亦皆我英勇袍泽牺牲身家性命之所赐,忆当时典礼后回程途中,万感交集,热泪盈眶,诚终身刻骨铭记,永难忘怀也。”(俞济时1981年所著《‘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经纬回忆》)。

授勋后的俞济时改任了浙江省保安处长兼浙江省戒严副司令。他早就萌生的要将八十八师忠骨葬于西湖的想法,得到了浙江省政府主席鲁涤平的赞同。鲁涤平同意在西郊松木场建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烈士陵园。而俞济时的老乡好友周天初进一步建议:“何不在西湖边勒碑纪念阵亡将士,以策动继续抗战?”

结果,在1935年2月,纪念碑先于烈士陵园,正式在杭州湖滨三公园落成。那天,杭州万人空巷,到湖滨三公园和学士路口祭奠抗战烈士。新任国民政府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和俞济时等高级军官均戎装出席。

故事说到这里,我们师太公其实已经出场了。作为杭城鼎鼎有名的翻砂师傅,当时的他技术精湛又怀一腔热血。如此重要的事,他当仁不让。

“炮弹”和“塑像”是铜的,与其说是雕塑,不如说是浇注出来的。粗通浇注的都知道:先有原型的木模具在型砂里造型,然后去掉模具,留出空腔,再放入泥芯。待铜融化为铜水,从浇注口注入空腔,铜水凝固后,去掉型砂进行后续打磨,一件作品才告成功。

说说简单,师太公还是一筹莫展。型砂取离杭州不远的沪淞砂,容易解决。融铜的工具还没有现在的熔炉,只能用大号的石墨坩埚。就是同时用几个坩埚融铜,铜水量仍远不达一次成型的要求,需要分段浇铸。融铜用的是白炭,铜的熔点是1083.4℃,一般木炭只能达到500度,唯有白炭可达千度以上,勉强可用。开工是在冬天,铜水很容易凝固。分段浇铸必须保证先行浇铸的铜水不凝固,以使后续水铜能与腔体中的融为一体。怎么办?师太公想到了用草木灰保温的办法。这是一个好办法。草木灰质轻,只能浮在铜水表面,一可起保温作用,二不会混在铜水之中产生气泡。

就这样,在简陋的工棚里,师太公和徒儿们日夜鏖战,顺利的完成了俞济时的心愿,也是老百姓和师太公的心愿。

两年后的1937年12月,第八十八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全师6000余人,战后只有500人生还,除了阵亡,大多死于“南京大屠杀”。

同年同月同日,日军入侵杭州。师太公参与的这座纪念塔,被推倒抛入西湖。一直到抗战胜利,人们从西湖里打捞起纪念塔的各个部分,仔细洗尽淤泥,重新安放在原址。

1966年12月初的一个晚上,三公园的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连同一公园的北伐战争纪念碑等,几天之内被悉数拆毁。

2003年结合湖滨新景区建设,中国美术学院沈文强教授重塑了今天可见的纪念塔。2005年8月,增建一堵刻有烈士英名的黑色大理石纪念墙,刻上了根据俞济时生前所著《八十虚度追忆》一书中记录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第八十八师1091位阵亡将士的英明。

历史是不应该遗忘的。淞沪战役阵亡的抗日将士们永垂青史了,师太公是否也应该和周天初先生、刘开渠教授一起,在历史上占一点立足之地呢?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照片里的故事之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照片里的故事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