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曹雪芹(1715-1763) 案头文学, 很多心理活动,心理描写很成功,特别是黛玉,因此在电视剧中黛玉的角色很难演,但是在戏曲中通过唱词比较好表达。本人强推 裴效维 评注的红楼梦版本,全套三本,评注很详细,有很多诗词的解释。
(一)人物关系
贾代善娶了金陵史家的小姐(贾母)
宁国府人丁稀少,贾敬很早就到寺庙里炼丹求药,将他的爵位世袭给了贾珍。
水字辈、代字辈、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
荣国府:贾赦娶了邢夫人(继配), 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
贾琏是原配生的,但是贾迎春是庶出,两个人都是不邢夫人生的,邢夫人没有儿女,也没有金陵王家那样的靠山,从之后邢岫烟的处境来看,邢夫人家里还是家境贫寒的。贾琏娶了金陵王夫人的侄女-王熙凤。
贾政还有妾室:赵姨娘,周姨娘,只有赵姨娘生了孩子。
贾珍不务正业,儿子是草字辈的贾蓉。
四个女子: “原应叹息”
第一,二回:家庭悲剧的开端;
第三,四回:黛玉宝钗进府- 爱情悲剧的开端;
第五回:神游太虚幻境,人生悲剧的开端。
*冷子兴的角度:贾府入不敷出,正在衰败中,没有开源节流,没有治家之才,油尽灯枯。表面荣耀不减,实则好景不再。
只有女子中还有一二可治家的-王熙凤(男人万不及一),探春。
对宝玉的评价: ”奇“ 奇事,奇语。(取名,抓周)
周瑞家的评价王熙凤(6回)
贾琏身边的小厮:兴儿向尤二姐介绍王熙凤(65回)
小人物大作用:甄士隐,刘姥姥,贾雨村,冷子兴的角度等, 把作者隐藏起来了。
金陵十二衩正册。
(二)宝黛初逢
木石前盟(8,23,32,97,98,105回)
林黛玉从扬州到北京。大概行程1个月。
林黛玉:六岁丧母,寄人篱下,木石前盟(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不知进贾府时间(六七岁or 13岁?)
六七岁:作者希望青梅竹马; 13岁:希望一见钟情;
薛宝钗: 14岁进贾府。
黛玉眼中的贾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了去。
敕造宁国府(奉皇帝之名造的)
路线:贾母--贾赦(身上不好,彼此伤心,不见为好)--贾政(今日斋戒去了,王夫人嘱咐可以和姐妹们一起念书学针线,有个孽根祸胎要小心)。两个舅舅不不见,感到一丝凉意。--再回到贾母院。
人物刻画--犯中求避: 尤二姐与尤三姐性格不同;探春迎春都是庶出,但是性格不同。迎春较为懦弱。
王夫人的礼数很足,住处有半旧的物品。
三春的出场:服装类似,但情态各异。迎春-肤如凝脂,观之可亲。她结局误嫁中山狼,被蹂躏而死。
探春-长条身材,鸭蛋脸,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飞扬,见之忘俗。
惜春-年龄还很小
众人眼中的林黛玉-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有股风流态势。
凤姐出场--先听到笑声;宝玉出场--先听到脚步声。
黛玉的回答也是很有分寸:可曾读书?些许认得几个字。
王熙凤对黛玉的赞美:嫡亲的孙女,奉承贾母,忙转悲为喜。早早备下做衣服的料子。
宝黛初见:人生与爱情悲剧的序曲。
从自己的母亲听说过宝玉,不爱读书,无人能管。
王夫人:家里的混世魔王。不要睬他,姊妹不敢沾惹他。
黛玉:倒像是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如此。
宝玉: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可欣赏 越剧: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越剧可以通过唱戏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黛玉的眉眼: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两碗半蹙蛾眉,一双多情杏眼。
23回共读西厢。 27回黛玉葬花, 34回,57回, 97回黛死钗嫁。
猜疑,试探,悲苦,宝黛爱情悲剧也是人间青春与理想破灭的悲剧。
字字凑巧:东南西北-平安宁静: 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
(三)刘姥姥进贾府 --参考6,39,40,41,42,113,119回
刘姥姥让小说的人物结构更丰富。
前五回是红楼梦的总纲:1、2写家族悲剧;3、4会概括了婚恋故事的主人公进贾府的原因;
第5回借助贾宝玉神游太虚仙境,倒序的手法描写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众女子的命运结局。
1.一进荣国府 初识王熙凤:通过贫苦乡下老太太的视角。
刘姥姥女儿家中艰难,女婿也混的不行。贾府发一点好心比我们的腰还壮!
找个台阶:周瑞家的(王夫人的陪嫁),后见到平儿,最后见到王熙凤。
周瑞家的说王熙凤:有一万个心眼子,待下人未免太严些。
平儿:刘姥姥看到平儿穿金戴银,以为这是王熙凤。
见王熙凤:听到了西洋钟的声音。没有慢待刘姥姥,得到了20两银子。
2.二进荣国府 畅游大观园:贾母带她浏览了大观园。39-42回
17-18回,贾政带着宝玉去大观园题词。到了秋收时节,将瓜果送到贾府。贾母称呼刘姥姥-老亲家。
刘姥姥进了潇湘馆,以为是公子的书房,以为怡红院是小姐住的。后来误闯了怡红院,看到西洋穿衣镜。
秋爽斋、蘅芜苑、蘅芜苑、栊翠庵等。
牙牌令中刘姥姥对答风趣,王熙凤给刘姥姥插了一头的花,刘姥姥自称老风流。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逗得贾母捧腹大笑,黛玉笑岔了气,喷出了茶。二进贾府为之后贾府败落,救下巧姐埋下了伏笔。黛玉给她起了外号-母蝗虫。
栊翠庵中,妙玉把刘姥姥喝过的茶杯扔了。茶: 六安茶,老君眉。
3.三进荣国府 不忘旧恩人:救了巧姐。
听过贾府被抄了,几乎吓傻了。听说贾母死了,在地里连豆子也拿不起来了。
刘姥姥把平儿和巧姐接到了乡下。
(四)元妃省亲 -16,17,18回
元春在小说中的作用:
(1)由盛转衰的推动者,盛页元春、衰也元春
元春封为贵妃,修建大观园是贾府鼎盛时代,省亲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经济情况:月满则亏,大观园太奢华了;政治地位:伴君如伴虎;诗意人生的倡导者:大观园题咏、群芳作诗、改定对额;
因为元春而建造了大观园,元春可以说是理想世界的创造者。
(2)金玉良缘的组促使者, 元春欣赏宝钗黛玉(18回),她认为:薛林二妹的诗词不同。但是端午节送礼物的时候就对薛林两人不同,宝玉与宝钗的一样(有红玛瑙手串)。
17回:试才题对;省亲定对额;省亲结束-群芳入住。
大观园是在会芳楼,贾赦的旧园子(天香楼、喝酒的地方)基础上建造的,现实中这些地发是污浊之地。
园中诸景最重要的是水:沁芳亭,水从污浊之地来,又流到污浊之地。--黛玉葬花(不把它丢进水里)
贾政和宝玉不同的审美情趣:宝玉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对真性情的诗词感兴趣。
曲径通幽处--贾政笑道
沁芳亭--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有凤来仪(蘅芜苑)--贾政点头:畜生、畜生!
杏帘在望(稻香村)--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孽障
红香绿玉(怡红院)--贾政:不好!
贾政对宝玉的肯定较多,对其歪才比较欣赏。表现了贾政教育孩子的复杂心态。
欢乐背后的悲凉(18回)
金陵十二衩正册:对元春的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反应年岁,省亲是二十来岁,14岁进宫,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榴花开处照宫闺,(季节,封为贵妃,只开花没有结果)
三春争及初春景,(月份,三春三个姐妹无法和元春比)
虎兔相逢大梦归(时辰,省亲就半天时间,游园在晚上,虎兔相逢表示梦醒时分?)
元春见到自己的父母,无语凝噎。对娘家依依不舍,但是必须离开。
元春舍黛取钗的地方:端午节礼物;‘’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 香玉暗指黛玉。
元春之死:2个版本
(1)身体发福,病死了。
(2)死于非命,元春在省亲点的曲子-与杨贵妃有关,恨无常;
(五)黛玉葬花 26,27,28回内容
1.以花喻人:中国古典的传统手法。花与人的命运相似。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花自飘零水自流。。。鸟自无言花自羞。
芙蓉如面柳如眉,梨花一枝春带雨--长恨歌(白居易)
黛玉的生日就是花朝节--二月十二。
芒种节是宝玉的生日,(四月二十六);27回写了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
2.一抔净土掩风流
花冢。
黛玉对 落花随流水,柳絮因风起 的伤感。
水流花谢两无情,伤感自己的生世沉浮
《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手把花锄,忍踏落花。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天尽处,何处有香邱?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怜春恼春。
葬花是黛玉的自我伤悼。
《桃花行》, 70回,黛玉重建诗社所做。
唐寅1470-15的《落花诗》-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35岁所做,刚经历了人生低谷。自抒胸臆。
26回薛蟠的不学无术,不认识唐寅 两个字。
宝钗对柳絮的态度: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苏轼: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三分流水--《水龙吟-咏杨花》
3.宝钗扑蝶
宝钗来找黛玉,看到宝玉进去了,就没进去(替人着想),想去找别的姐妹。
途中,看到了一只玉色蝴蝶。这是对宝钗性格的补充,反应了宝钗的爱玩天性,活泼。
《终生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六)宝黛诉肺腑 32,45,57回, 重点32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1. 黛玉窃听对话
林黛玉听到了宝玉、湘云、袭人之间的对话(情感的萌生到成熟),此事之后,宝带之间少了一些猜忌。
回顾23回:史湘云劝说宝玉多读书,考科举。袭人说之前宝钗也劝说过,袭人对比了林黛玉和宝钗,若是换了林姑娘不知道要哭成什么样了。宝玉:林姑娘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此时林黛玉听到了,比较欣慰。--又惊又喜又悲又叹。
宝黛互相引为知己。
喜:素日眼力不错,是个知己;惊:他在众人面前称扬我,其亲热厚密,不避嫌疑。
叹:互为知己何必有金玉之论,感情是排他的;悲:父母早逝,无人为我主张,我身体也不好,气弱血亏,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2. 彼此心心相印的告白
32回,黛玉道:你死了到不值什么,只是丢了什么金,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但是黛玉说完就后悔了,自己造次了,忙笑到你别急我说错了。
宝玉戳心了,筋都爆起来,急的一脸汗。可见宝玉的认真,黛玉情不自禁,伸手帮宝玉拭汗。
宝玉说:你放心。黛玉装作不知道,宝玉: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都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带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总因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说到了黛玉的心坎上)
描写艺术手法:侧面描写(林黛玉说过这些混账话吗);对话描写;心理描写(黛玉心理又惊又喜又悲又叹,道出了宝黛之间感情逐渐加深,但是不可能走进婚姻);
让黛玉不在场的手法很巧妙:黛玉窃听湘云等说话, 若进门相见,便费口舌;抽身走回,既省烦笔,又引出彼此诉说一层。
3. 诉肺腑后的宝黛爱情发展:
(1)爱情的萌生:互相欣赏到会吃醋;
关系亲密了有求全之毁:希望对方变得更好,才求全责备,关系亲密了会有意想不到的隔阂;
(2)爱情的发展:互相认同,32回;
(3)爱情的成熟阶段:互相安慰。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去看他。
宝钗:拿了创伤药,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了,也。。!
黛玉看宝玉之前的前一天晚上自己已经哭了一场,看到宝玉:你如今啊可够改了吧!
45回宝玉看望黛玉:风雨交加的夜晚,黛玉写了《秋窗风雨夕》,内心很凄苦,宝玉的到来格外温暖。
宝玉提着灯笼,披着蓑衣,戴着箬笠。黛玉不觉笑道:哪里来的渔翁?
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宝玉说要送黛玉一顶蓑衣和箬笠,黛玉笑道我不要戴上那个,成了画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说完才发现话未忖度,与方才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伏在岸上咳个不停。(黛玉经常情到深处就咳个不停)。
画的、扮的:暗示了宝黛的爱情终将落空。
57回,紫鹃的试探看出了宝玉对黛玉的难舍难分。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老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黛玉)。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终身误》是写给宝钗的曲子,写了宝钗的终身大事,婚姻悲剧,但是其中也提到了黛玉。
《枉凝眉》中似乎也有宝钗的描写: 没奇缘,遇着他。
(七)宝玉挨打
重点读33,34回, 关注20,25,29,30,32回。
33回的宝玉挨打与之前的元妃省亲时间点接上,两个人形成鲜明的反差。
宝玉挨打这一事件揭去了笼罩在贾府外面的光环,直指贾府内在的矛盾与隐忧。
老子打儿子似乎天经地义,贾府的上一辈们都没少挨打。
1. 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
(1)贾雨村来访:宝玉看见贾雨村时表现不佳,没有往日的挥洒谈吐,显得葳葳蕤蕤(过于茂盛,就垂头丧气了)、咳声叹气。后来因为金钏儿的事被王夫人数落了,垂头丧气时正好又见到了贾政。
(2)忠顺王府来人,寻找王爷宠幸的戏子-琪官(蒋玉函),宝玉牵涉其中,贾政听了又惊又气,宝玉开始装作不知道,但是看到了宝玉的汗巾子是蒋玉函的,这才说出了琪官的下落,贾政气的目瞪口呆。
(3)贾环诬告:夸大其词,蓄意谋害宝玉,火上加油,直接引爆了宝玉挨打。他歪曲事实,诬告宝玉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贾政气的面如金纸。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
这三件事一环扣一环,恼了贾政,也表明大家对宝玉的成才寄予很大希望。
2.贾府仕宦地位的隐忧
虽然有一位妃子娘娘,但官场就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针对忠顺王府上门招人这一事,贾政对宝玉又气又恨: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就罢了,怎么又做出这等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
官场的倾轧、陷害无处不在。有意无意与贾府作对的人不少。在之后贾府被抄105回时,赵堂官恨不得把贾府炒个底朝天,北静王、西平王还是有意保全贾府的。107回,贾雨村本沾过两府的好处,但是最后反踢一脚,世态炎凉。
3.贾府主要矛盾的凸显
(1)父子矛盾:宝玉爱红(宝玉抓周,抓了脂粉钗环,被认为将来是酒色之徒),不爱读书,不务正业。
(2)母子矛盾:王夫人娇惯宝玉,更有隔辈溺爱严重,宝玉外貌长得像爷爷,深得贾母喜爱,导致了宝玉为所欲为。贾母经常抱怨贾政管教太严厉。贾母与贾政母子之间针对宝玉教育的矛盾也突出。
(3)嫡庶矛盾:一夫多妻导致的问题,贾环与宝玉之间,宝玉对贾环没有设么恶意,但是贾环多次暗中算计,前有灯油烫伤宝玉,后有诬告。后来也有探春管家处处为难。
4.贾府家庭教育的思考
冷子兴认为贾府是翰墨诗书之族,教育有方,但是宁荣二宅对孩子的教育有差。
在教育方面,贾政期望高,但是孤掌难鸣。贾母是宝玉不读书的纵容者和保护者,王夫人也跟着贾母。
贾敬不问世事,一味好道,最终服丹不当身亡(63回),他不仅无功于国,也无功于家,他有两个儿女贾珍和惜春,但是贾敬并没有“珍惜”这一双儿女。贾珍为人不正,惜春也因缺失父爱变得人情冷谈。
贾珍道德品性低劣,即使在贾敬丧失期间,人散后找小姨子们厮混。他自己管不好,对儿子贾蓉任意呵斥,完全不顾是自己的儿子。贾赦贪图美色、颠倒是非,简直无知之徒,其儿子贾琏也是一脉相承,贾赦看中了石呆子的扇子,贾琏没有弄到手,后来贾雨村抄了石呆子的家把扇子献给了贾赦,贾赦借机骂贾琏,后来还动手打了贾琏,骂他无用。多少没天理处。贾敬欣赏贾雨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贾琏对此嗤之以鼻,说明贾琏心中尚存一点良心与正义。
(八)咏白海棠
37回(咏白海棠),浏览38回(咏螃蟹咏菊花)、70回(咏柳絮)。
1. 起社定规、宴集诗人
探春先发起的诗社,起意送来花笺。大家听说贾芸送来了白海棠(秋海棠),但是没有看到。
宝玉的怡红院中 怡红快绿分别指的是:红海棠(西府海棠)、绿芭蕉。
诗社成员7人,每个人起了一个雅号。
社长(李纨-负责出题); 稻香老农
副社长(迎春-负责限韵, 惜春-负责誊录、监场);(菱洲、藕榭)
诗人:探春、宝钗、黛玉、宝玉。(蕉下客、蘅芜君、潇湘妃子、怡红公子)
每月的初二、十六举办一次活动,薛林雅调。写诗时间限制:一炷香的时间。
2. 寄兴写情、各抒己志
探春: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自己不甘命运的安排)
宝钗(李纨最为欣赏的一首):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含蓄、浑厚
补充:颔联(第三句)、颈联(第四句)、尾联。
黛玉:风流别致,灵动。“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后面两句用典,出资宋代卢梅坡的《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宝玉:一般宝玉的诗都是最后一名,也是符合他让着女孩子的个性。没有在诗中写自己,“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把海棠比作了两个美女,其中隐喻钗黛二人,宝玉曾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把黛玉比作西施:病如西子胜三分。
众人的评价,都道黛玉的好,但是李纨更加喜欢宝钗的浑厚、含蓄。宝玉替黛玉争不公,认为黛玉的诗作最好。
3. 巧妙结构、再添新人
另一位诗人的到来,史湘云。顺理成章湘云加入了诗社。
她的咏白海棠也很好。”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后面一句就像湘云自己的性格),湘云身上有宝钗的大气,性情与宝钗相似,也劝过让宝玉读书,但是才情堪比黛玉,行酒令她都可以对的上。
4. 湘云做东、再咏菊花
38回:湘云作诗兴头好,想做东,但是囊中羞涩,这时宝钗帮忙,让薛蟠帮忙提供螃蟹,请贾母等人吃螃蟹(重阳节时候)。湘云和宝钗夜拟菊花题,共12个。这一回也反应了宝钗的品性,黛玉的才情。
咏菊花,前三甲的诗作都来自黛玉,众推潇湘妃子为魁。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这与曹雪芹的自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相呼应,可看出曹雪芹把自己最喜爱的诗词都安排给了黛玉。海棠诗社中的诗词也体现了曹雪芹的满腹经纶。
(九)香菱学诗
香菱涉及1,4,7,46,62,80,120回。香菱的其他名字:甄英莲、秋菱。
香菱的身世:第一个出场的女子,父亲甄士隐,原名甄英莲(真应怜)。梦中,甄士隐梦到了一僧一道,太虚幻境,看到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甄士隐女儿失散,家破人亡,他便弃绝红尘,但是他的女儿辗转到了贾府,又到红尘走了一遭。甄士隐欣赏贾雨村,也时常接济他,贾雨村也有决心把他女儿寻回来。也是贾雨村把甄英莲送入贾府。
第四回,贾雨村在应天府碰到一桩争买婢女的命案,一个门子使眼色,放过薛家,被贩卖的丫头就是甄英莲,但是贾雨村也没有去解救她。一则体现了贾雨村的忘恩负义,二则也是为了结构的考虑,需要香菱进入薛家,“菱花空对雪澌澌”。
1. 香菱三个名字蕴含的坎坷身世
(1)甄英莲:有运无命、累及爹娘。
(2)香菱:79回,是宝钗取的名字,“菱花空对雪澌澌” 与 “丰年好大雪”呼应。
(3)秋菱:80回,夏金桂取的名字,夏金桂对香菱两字不满,菱花没有桂花香。
2. 香菱的三首咏月诗
黛玉让香菱写咏月,三首逐渐有进步。
黛玉认为第一首意思确有,但措辞不雅。
第二首:非银非水映窗寒。。主要写月色,没有写月黛玉认为过于穿凿(牵强)了。
49回,第三首:香菱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很专注。
首联一月写人,写香菱的身世,虽坎坷经历,但是没有气馁。第二句类似“花自飘零水自流”。
颔联的对仗很好,千里白--五更残。起承转合,写的不错。但是文章没有写黛玉没有评价。
“圆”字出韵了,这首诗应该要求是十四寒韵脚,难、寒、残、栏都是。香菱学诗已经很不容易了,留一点白璧微瑕。
3. 香菱形象的意义
跟她一起住的宝钗,教她写诗的黛玉。香菱是薛家的丫鬟,偶然机会薛蟠离开了贾府,她得以进贾府,香菱为啥隔着宝钗像黛玉学诗,薛宝钗认为女子应该学点针织纺机,宝钗听到黛玉道出“良辰美景奈何天” ,说到“你我应该做些纺织的事,偏又认了字”。但对香菱学诗她也做了很好的评论。宝钗的评价“越发弄成个呆子了”,“成诗魔了”。
黛玉:游刃有余的诗人,循循善诱的教师,非常慷慨。
黛玉让香菱先去看 王维五律、杜甫七律、李白七绝。
香菱是首尾贯穿的人物,也与宝玉、黛玉、宝钗有联系。
(九)白雪红梅
重点49、50回,浏览41、63回。49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红楼梦的雪景描述集中在49、50回,也有雪景联诗的活动。
1. 众儿女的服饰美
林黛玉的靓丽、薛宝钗的雅致、李纨的素净。邢岫烟(xiu yan)是家常打扮,无避雪之衣,寒简;
史湘云经济状况不好,穿着贾母送的衣服,往往不是很合身,且非常华丽,不符合她的身份与个性,很多都是皮草的衣服,绚烂。林黛玉笑称 孙行者来了。
活脱脱一场大观园时装秀。此文线索在斗篷,宝琴翠羽斗篷,贾母所赐,言其亲也;宝玉红猩猩毡斗篷(120出家也有呼应);黛玉的白狐狸皮斗篷,明其弱也;李纨的哆罗呢斗篷,昭其质也;宝钗的莲青斗篷,致其文也;贾母的大斗篷,尊其词也;凤姐披着斗篷,恰似掌家人也。湘云有斗篷不穿,着其异样行动也;岫烟无斗篷,叙其穷也。
可见曹雪芹在服饰美上的精湛造诣。
2. 大观园的画面美
49回,描写宝玉眼中的琉璃世界,挂念着作诗的事,早早起来,透过玻璃窗,天上如搓绵扯絮一般。寒香扑鼻,来自栊翠庵的红梅,远处松竹隐隐。红梅如胭脂,嫣红数点,与白雪相应。
3. 栊翠庵的人情美
宝玉写诗落第,李纨罚他去栊翠庵乞红梅,宝玉与妙玉的一次单独接触,有不少微妙的感情描写。
此前在41回中,妙玉、宝玉、黛玉、宝钗一起喝茶,妙玉把自己常日吃茶的绿玉斗拿来给了宝玉。
4. 芦雪广(yan)的诗意美
芦雪广烤鹿肉,史湘云的豪爽,其大吃大喝的潇洒情态。黛玉感叹:哪里来的一群花子,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广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卢雪广一大哭。湘云回答: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红楼梦的文化,南北兼有,亦南亦北。
大雪中原本应煮茶吟诗,别有一番诗意,结果被宝玉湘云来了个烧烤摊子。有诗有画,有酒有肉。
这里宝琴显示了才情,写诗最活跃的人就是湘云、黛玉、宝琴,宝琴的才华不输黛玉湘云。
(十)探春理家
精读55、56回。其中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探春理家的主要矛盾在于她与生母赵姨娘的关系。
第五回中探春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探春的结局,在《分骨肉曲》中:远嫁,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这里的爹娘应该是贾政、王夫人)
27回中,探春指责了赵姨娘,认为她阴微鄙贱,昏聩的不像。且道:我只管人的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
刚出元宵佳节,凤姐流产(小月)了,王夫人失了左膀右臂,李纨尚德不尚才,王夫人让李纨与探春一起打理家事。
1. 身份与才能的错位
(1)文墨之才,居住于秋爽斋,房间的布置,笔墨味浓,她擅长书法,她的两个丫鬟的名字也叫侍书、翠墨。她j经常攒钱拖宝玉代买好的字画,元春当大观园题咏都写完之后,元春让探春来抄写。
(2)组织才能,海棠诗社的发起人;
(3)处事才能,探春比黛玉还小,能为王夫人解围。40回贾赦想去贾母的丫鬟鸳鸯,贾母动怒,职责了王夫人,探春说: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呢?王夫人比较欣慰。探春也能为贾母解颐(逗乐):76回的中秋赏月,众多姊妹都熬夜熬不过,都去睡了,只有探春陪着贾母到了四更天。为家族担忧,74回抄检大观园,她为家族呐喊,怒斥抄捡者。
众人惊叹于探春的能力,但是也常常提起她庶出的身份。凤姐与平儿曾议论:能干但是命薄,没有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还是庶出,多有庶出不要的。兴儿与尤二姐介绍贾府的小姐时,也提到了--可惜不是太太养的。
探春的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正庶的矛盾,探春看着很自尊,但是也常用自尊掩饰自卑。
在处理赵国基的丧葬费时,她看似绝情,但实际上是有情的,她会赵姨娘说:太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tang)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呢,连姨娘真也没脸了。
2. 性别与性格的错位
(1)第三回黛玉第一次看到探春: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透着一股英俊气、阳刚气。
(2)探春阔朗大气的书房,三间屋子不曾隔断,非常通透,有一张大案,笔海内插着笔,如树林一般,墙上的画尺幅大, 还有颜真卿的字画。
(3)55回中,探春曾呐喊: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一个女孩儿家。
3. 探春与王熙凤理家的不同
**两人的出发点不同:凤姐:“弄权”,图钱图利,曾有 弄权铁槛寺;探春:“除宿弊”,为自立,更为家族的利益,是贾府家族命运的呐喊者。74回抄检大观园中,探春的表现格外突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凤姐做事八面玲珑,55回中,曾向平儿笑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
从周瑞家的、兴儿的侧面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恨王熙凤的。凤姐希望探春好好料理,把往日家里人对自己的恨消除。
**探春:积极改革、刚正不阿。学里有8两银子并姑娘们的头油脂粉2两重复了,决意免除。
将大观园里的园圃交给婆子们打理,收获些果蔬。探春的精细处不让凤姐,而且探春还明察秋毫,一叶知秋,凤姐就少了“明察”。因此探春的精明才干是在凤姐之上的。
赵姨娘是探春想要刚正执法的一大障碍。
**探春刚上任,就面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丧葬费如何发放?按照惯例,有赏40或者20两,之前的袭人的母亲40两,一般下人20两。李纨认为探春可以通融下,赏40两,也有袭人的先例。平儿说:奶奶说,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恐怕奶奶和姑娘不知有旧例,若照常例,只得20两,如今姑娘裁度这,再添些也使得。(言下之意:如果探春徇私的话,给40两也说得过去)
探春让去查一查以往的账目,两个家里的赏过20两,两个外头的赏过40两,这里袭人的母亲就是外头的,赵国基可以认为是家里的,还有赏过60,100两的,但都事出有因。探春决定给赵国基20两,但是赵姨娘不满,两人争执起来。
** 王熙凤的判词中也有“末世”,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探春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末世指的是往年王族的末世,1644年清朝建元,百年之后1744年贾府衰落,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大致为1754年。
同为庶出的迎春,她就比较懦弱。
(十一) 群芳夜宴
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群芳夜宴是大观园的高潮,也是全书的高潮。。乐极生悲。这一次宴会没有老人参加,都是年轻人。
1. “群芳”
“群芳”指那些人?
怡红院宝玉和他的8个丫鬟:袭人、晴雯、麝月、秋纹、春燕、四儿、碧痕、芳官、宝玉。9人
后来邀请的:宝钗、黛玉、湘云、探春、李纨、宝琴、香菱。7人
2. 占花名,以花喻人
黛玉还记得湘云的“石凉”,体谅湘云酣醉的情景下潜在的凄凉。湘云也记得宝玉痴呆的诳语中对黛玉的痴情,宝玉听说黛玉要坐船回家了,很伤心,连船也不得看见。
黛玉《芙蓉花》: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自己哀伤)。
探春《杏花》,与探春的判词,《风筝诗》:莫向东风怨别离,都有呼应。
3. 宴会的自由氛围
群芳咸集,其乐融融。
62回已经有了庆祝宝玉生日的宴会。宝琴、平儿、岫烟也是这一天生日,座次如下
63回的群芳夜宴是在生日晚上。丫鬟也都来了,打破了传统礼节、尊卑差异,主仆同坐。这里宝玉也特别关心黛玉:林妹妹怕冷,过这边靠板壁坐,又拿个靠背垫着些。
送走钗黛之后,宝玉等人又重新开宴席了,彼此行令、饮酒唱曲一直到四更天,可谓狂欢了一夜。妙玉没有参加寿宴,但是送来了贺卡,当宝玉看到贺卡,跳了起来,忙问:是谁接了来的,也不告诉!
4. 乐极生悲
在欢乐氛围中,忽然传来贾敬中毒身忙、尤三姐自刎身亡、尤二姐吞金自杀一系列悲剧事件。
第一回:“美中不足,好事多魔”。
(十三)抄检大观园
精读74回。108回,大观园荒废,钗嫁黛死。
1. 抄检大观园的原因
鸳鸯惊散了司琪的幽会(抄检的开端),傻大姐拾到绣春囊(导火索)。因为绣春囊,王夫人追查此事,王善保家的献计。王夫人因为邢夫人的逼迫,先去审王熙凤,一方面觉得跟她管理有关,另一方面觉得绣春囊跟已婚妇女有关,王熙凤一番义正言辞,陈述了很多理由说这个东西不是自己的。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下人,王夫人与邢夫人本身就有隔阂,王夫人出于面子不能回驳,也有点被迫听从王善保家的。
还有一些事:贾琏借当被丫鬟走漏了风声、贾母抓赌。(催化剂)
上述多方因素促成了 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
73回:傻大姐捡到绣春囊,告诉了邢夫人,邢夫人前途质问王夫人。贾母抓赌,又打又罚。
绣春囊是香袋的一种,但是上面绣的并非花鸟,而是两个人赤条条的盘踞相抱。
71回:鸳鸯惊散了司琪的幽会。
2. 多重矛盾
(1)妯娌矛盾:王夫人与邢夫人;邢夫人把绣春囊当做打击王夫人的有力武器。此前,贾琏夫妇借当的事情也被邢夫人知道了,邢夫人就趁机敲诈了200两银子,邢大舅都觉得她刻薄。
(2)婆媳矛盾:邢夫人与凤姐;
71回,贾赦想要讨鸳鸯,邢夫人帮着去说和,但是贾母动怒,邢夫人也自讨没趣,之后感觉自己受到了贾母的冷落,凤姐的体面反胜自己,又有很多下人的挑唆,认为自己不被喜欢都是王夫人、王熙凤的错。
(3)姑嫂矛盾:尤氏与惜春。反应了惜春的孤介癖性,为惜春出家埋下伏笔。惜春的下人--入画房间里被搜出了金银锞子,还有一些男人的靴袜,入画辩解道这是珍大爷赏给自己哥哥的,只是代为保管。凤姐要问罪,但是惜春作为主人没有为她求情,反而促成了入画的被罚。她怂恿凤姐不要轻饶入画,反倒是凤姐为了入画求情。
此前,探春也批评过惜春:这是他的癖性,孤介太过,我们再拗不过他的。
3. 人物
在王善保家的怂恿、王夫人的默许之下,抄检大观园轰轰烈烈展开了。
人物姿态各异:
茫然(惜春);病卧(黛玉);秉烛以待(探春);
恭顺温和(袭人);呵斥痛骂(晴雯);啼哭(入画)
第一站:抄检怡红院,晴雯与袭人反应形成鲜明对比,晴雯之前已经被王夫人审过,愤愤不平,直接倒箱子,她的真性情造成了悲剧,地位与个性之间的矛盾注定要为此付出代价。
第二站:黛玉的潇湘馆,一向伶牙俐齿的黛玉也是无声的,当面对这些丑恶、不尊重的事,她也无力反抗。
宝玉与黛玉的密切关系:从紫鹃的房中抄出了两副宝玉常换下来的寄名符儿,两个荷包并扇套等物件。
第三站:秋爽斋(探春)。探春反应最强烈,她的下人侍书,她不满于凤姐理家造成的这种衰败。
她说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也为105回贾府被抄埋下伏笔。
他们没有去抄检蘅芜苑,宝钗还是被当做客人对待的,当然相对于怡红院等位置也比较偏远。
4. 查抄大观园的象征
最大的影响是对众女儿们青春和美好的毁灭。
宝钗香菱搬走了,宝玉到了蘅芜苑,寂静无人,凄凉。
众丫鬟被赶走,晴雯、司琪、芳官、四儿、入画被赶走,王夫人一脸怒色,还把之前唱戏的女孩子也赶走了。
这对宝玉的伤害也很大,从此之后宝玉也成了 无可奈何的宝玉。
之后75回甄家被抄了,贾家也不远了,人丁稀少。77回贾母听到凄凉的笛声,贾母不免有触于心,落下泪来。
(十四)黛死钗嫁
精读97、98回。
拥林派与拥薛派一言不合、几挥老拳。她们都是作者钟爱的女子,很多人认同“钗黛合一”,因为金陵十二钗之后11首判词,黛玉与宝钗两人的判词是写在一起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怪、金簪雪里埋。
曹雪芹自己也提到过: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1. 黛玉之死的艺术必然
木石前盟的失败原因在于黛玉病入膏肓无可挽回。黛玉必须得死是作者早就预设好的结局。
(1)神话叙事的构思,泪尽而逝。绛珠草的心愿:还一生所有的眼泪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
(2)《枉凝眉》的预示: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49回黛玉说起了宝琴,想起自己没有姐妹,心里只管酸痛,眼泪比旧年少了些。82回惊噩梦,此时没有眼泪了,开始吐血了。“绛珠”--血泪。
眼泪偿还殆尽的时候,此番历世的使命也就要结束了。林黛玉的诗词里面也是凄美、凄婉的意蕴,没有宝钗那种激昂上进的诗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饱含悲伤低吟之音,潇湘馆的鹦鹉也受到《葬花吟》的影响。
(3)人物性格所致,先天与后天因素
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从小吃的药比吃的饭还多,她知道宝玉跟她诉肺腑、互为知己的时候,从一丝欣慰又变成了一丝感伤,她感叹自己命薄不能久待。
黛玉的性格经常是抑郁,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情感。
2. 黛玉之死的凄美过程
红楼梦中有很多年轻女子的死亡,秦可卿、金钏儿、晴雯、尤三姐、夏金桂,她们的死亡都是很短暂的过程,具有突发性被动型。但是黛玉之死的过程是凄美的,小说进行了细腻的展示和刻画,充满了凄凉惨淡的艺术美。
82回的“痴魂惊噩梦“ 到 98回的”魂归离恨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黛玉立意自戕(自己也不想活下去了),贾府上下除了宝玉没有一个人愿意成全她,原本对宝玉“放心”,这个时候即使她梦见宝玉对她剖心明证,但是她还是对宝玉很失望,她意识到爱情可以由两个人做主,但是婚姻不是两个人可以做得了主的,还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很多自主寻求婚姻的例子:小红与贾芸、龄官与贾蔷、尤三姐与柳湘莲,他们在寻觅自由恋爱中都没有好结果。又比如司琪与潘又安,他们也是有血缘关系的,但依然悲剧结局。这些例子也暗示了黛玉与宝玉的悲剧。
89回黛玉无意中听到了紫鹃和雪雁的谈话:贾母和王夫人已经商定了要娶宝钗,她在噩梦中也预感到了,千愁万恨,堆上心来,左右打算不如早些死了,免得眼见了意外之事,反倒无趣。又想到自己没有爹娘,之后也糟蹋自己的身子。她不想在人间久留了。
96回傻大姐无意透露了宝玉要娶宝钗这件事, 黛玉不由自主的来到了宝玉这里,想去求证宝玉,希望还存有一线希望。看见宝玉在那里坐着,只是傻笑,宝玉傻乎乎的说:我为林姑娘病了,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黛玉回到潇湘馆她一口血哇的吐了出来。林黛玉的绝望不是因为宝玉的变心,而是因为明明两个人真心相爱,却无法长相厮守。现在泪尽、继之以血。
97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黛玉想撕诗稿却撕不动,接着焚诗稿,所有的希望也随火燃尽了。焚诗稿并不是焚毁对宝玉的真爱之情,而是想在临死之际把自己的这份痴情带走,不想将它们留在人世间被人糟蹋。
黛玉临终身边人很少,只有紫鹃、雪雁,特别是紫鹃,已经服侍了黛玉很多年。临终遗言:(1)关心自己走后紫鹃的处境;(2)交代自己的身后事,希望香魂返故乡;(3)最后呼叫,“宝玉、宝玉,你好……”,话没有说完,之后浑身冷汗,身体渐渐冷了……
你好……后面的话是什么令人浮想联翩,有多重猜测,“你好可怜”?“你好狠心”?“你好好生活下去”?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是黛玉对宝玉还是怜悯与祝福,没有怨言。
3. 黛死钗嫁的艺术效果
三人两处、各有情思。于黛玉而言: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宝玉而言: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自己娶的是黛玉;于宝钗而言:虽然知道此事办的糊涂,但无奈听从母亲、贾母的安排。
一边是众星捧月,举办成婚大礼;一边是孤苦伶仃,走向人生终点。黛玉气绝,正是宝玉迎娶宝钗之时。
紫鹃想去回报消息,但是找不到老太太等人。平儿、林之孝家的来到潇湘馆,希望紫鹃过去服侍新娘,因为宝玉不知道新娘是谁,如果有黛玉的丫鬟在左右,会使宝玉相信,最后带走了雪雁。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比如凤姐庆生时,宝玉偷偷出去悼念金钏儿,贾琏勾引鲍二家的,导致鲍二家的自尽。冷热对峙、悲喜交加。
李纨被请来料理黛玉的后事,止不住痛哭。
雪雁也是跟着黛玉从江南来的,看见这般光景,想到自家姑娘未免伤心,但是在贾母面前不敢出声,宝玉见到雪雁以为新娘就是黛玉,也很欢喜。当宝玉揭开新娘的盖头,见是宝钗,仿佛在梦中不敢相信,指着说:“这位美人是谁”?,袭人笑着说不出话来,说“这是新娶的二奶奶”,众人也都回过头去忍不住笑。
4. 黛死钗嫁的悲剧意蕴
王国维说: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黛玉、宝玉、宝钗是悲剧的演出者与承担者。他们共同演绎了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木石前盟未必失败,虽然黛玉死了,但是《终身误》曲子中透露的信息: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黛玉一直活在宝玉心中。木石前盟只有“还泪偿思”的许诺,没有以身相许、结婚生子的俗念。黛玉泪尽而逝也算是无悖前盟。
金玉良缘也不是喜剧,宝钗的婚姻与爱情并不同步,36回中,王夫人内定袭人为妾,宝钗来道喜,看见袭人在绣鸳鸯,袭人离开,宝钗看到后情不自禁的来绣起来,呈现一幅和谐美满的画面。但是在一旁的宝玉在梦中喊骂:什么金玉良缘,我只信木石前盟。宝钗听到这话已经怔住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终身误》中: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婚姻的爱情。
尽管金玉良缘最终取代了木石前盟,不过是一场带来终身误的人生悲剧。
28回,元春更倾向于宝钗,她送宝玉与宝钗的礼物是一样的,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宝玉看到宝钗雪白的臂膀也曾想入非非,为之动容,但是转念想:这样的臂膀长在林妹妹身上还可以摸一摸的。宝钗的悲哀-所嫁之人心中没有自己。
宝钗大婚之后,宝玉很快就出家了,宝钗只能空怀闺怨,宝钗的丫鬟叫莺儿,联想到黄金莺,唐代金昌绪
写的《春怨》,因为黄金莺打搅了自己与远方丈夫的美梦,为此去打黄金莺。
宝玉经历了很多女子与朋友的死亡,比如秦钟、秦可卿等人,还有77回晴雯被赶走,宝玉去看她最后一面。但是林黛玉临死之际,宝玉没能去看望,反而蒙在鼓里,直到婚后过了回九(回九是九天回门),宝钗才告诉他黛玉已死,他不顾新婚且病未痊愈,一定要去黛玉的灵前哭一场,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越剧版本“问紫娟”,宝玉问黛玉的诗稿、瑶琴、花锄、鹦鹉在哪里。
(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十五)宝玉出家
1. 宝玉出家的心路历程
悟透仙缘,欲断尘缘,用功读书,辞亲赴考,中举出家,拜别贾政。所以宝玉不是一时冲动出家(不像柳湘莲),是一步步悟透仙缘,逐渐的一种历程。其中重要的事情是参考科举考试。
(1)悟透仙缘:116回的回目是得通灵幻境悟仙缘。宝玉重游太虚幻境,重新查阅了金陵十二钗的册子,与已故的女子又见面了,感觉似是而非。当他被鬼怪追赶的时候,又遇到了和尚来解救,最终梦醒。他把偷看册子上的诗句都记住了,这时他已经悟透仙缘了。这是选择出家之路的一个起点。
(2)欲断尘缘:癞头和尚以讨还通灵宝玉索要1万两银子为由,前来点化宝玉。他未见到和尚时,他就嚷道:我的师父在哪里?等到见到后,连声叫:师父,弟子迎候来迟。之后安排了宝玉还玉,袭人等人护玉的情节,虽然通灵宝玉被留下来了,但是宝玉自会那和尚之后就欲断尘缘。
118回中,惜春矢志出家,宝玉支持她的行为。宝玉的态度让王夫人感到奇怪,之前别的姊妹出嫁宝玉很难过,哭的死去活来,不舍得姐妹离开他。如今四妹妹出家,不劝说还说是好事。
惜春出家正是宝玉出家的前奏。
(3)用功读书:宝玉不急于出家,先认真准备考试。让丫鬟把与考试不相干的书都搁置,并收拾了一间安静的屋子,自己静静用功起来。宝玉用功读书重归仕途经济之路,不仅宝钗放了心,王夫人也都高兴一场。殊不知,这是他出家之前想要了却的一桩事。
(4)辞亲赴考:宝玉与贾兰两个人(叔侄二人)同赴考场。王夫人、宝钗、李纨都来送行,宝玉和大家依依惜别,在母亲王夫人面前磕了三个头。宝玉跟之前的行为怪癖性乖张的男孩还说的确成长了很多,他说:母亲生我一世,我无可报答,只有这一入场用心做文章,好好的中个举人出来,那时太太喜欢喜欢,便是儿子一辈子的事也完了,一辈子的不好也就遮过去了。
他也对李纨说:嫂子放心,我们爷俩个都是必中的,日后兰哥还有大出息。大嫂子还要带凤冠霞帔呢,只要有了个好儿子,能够接续祖基,就是见不到大哥哥,也算是他的后事完了。
他辞别宝钗:你催得我紧,我自己走,知道该走了。最后他仰面大笑,走了走了,不用胡闹了,完了事了。
(5)中举出家:宝玉与贾兰没有一同回来,贾兰回来后哭到:二叔丢了!王夫人怔了,半天也不言语,直挺挺的躺倒床上,宝钗也白瞪两眼,袭人哭的像泪人。贾宝玉高中举人,这是他出家前对父母家庭的交代,也算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
书中有信息交代宝钗有了身孕,这也是宝玉对家庭尽了孝,对朝廷尽了忠之后功臣而身退。宝玉出家后,朝廷赐给他文妙真人的道号,算是对他出家的一种承认。
(6)拜别贾政:贾政送完贾母的灵柩回来,120回中,贾政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雪影里面站有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还没有认清急忙出船,才发现是宝玉,贾政虽有问话但是宝玉一句未答。拜别贾政是宝玉了却尘缘、彻底出家的标志。
2. 宝玉出家的多层原因
(1)红楼梦也有别名《石头记》、《情憎录》,彰显了宝玉出家的结局。像《西游记》、《岳飞传》,古代各种下凡历劫的主人公最终要回归本位。《红楼梦》中的补天石经历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之后也会回到原来的位置,石头是由渺渺真人携入红尘的,宝玉出家也是自然的。
(2)看看宝玉的个性与形象,他的结局可能是入道、或归佛。他对年轻人热衷的仕途经济颇为反感,反倒是“做和尚”挂在嘴边,同时他对道家、佛家也有与生俱来的认同感。
(3)第五回,梦游太虚幻境,与道家有关。宝玉在梦中欢喜,觉得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
(4)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写过一首偈语: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30回宝玉说过如果黛玉死了我去做和尚,这个情分很重的。
(5)脂批(脂砚斋的批示)中也有预示:宝玉悬崖撒手的结局。
3. 宝玉出家的艺术特质
(1)甄士隐的出家:走投无路,堪破红尘,遭遇了一连串的家庭变故,家破人亡之后出家;
(2)柳湘莲的出家:真爱幻灭,心爱之人揉碎桃花红满地,他是世家子弟,父母早丧,读书不成,酷爱耍枪舞剑。与宝玉、贾琏、薛蟠交往多。尤三姐对柳湘莲一见钟情,非他不嫁,苦等了5年,贾琏得知了有意成全这件事,柳湘莲期初是同意这事的,把自己的传家鸳鸯宝剑交给尤三姐作为定情信物。之后他听宝玉说尤三姐是宁府的,他认为宁府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放心不下,有意反悔,他前来讨回鸳鸯剑,尤三姐不堪受辱,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在柳湘莲面前拔剑自刎了。
67回柳湘莲被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竟自截发出家,跟随疯道人飘然而去。
(3)贾惜春的出家:亲情缺失,她常常与姑子为伴,父亲贾敬不管她,也不知母亲为何人。惜春年纪最小,在诗社、行酒令活动中,她都是一个默默的旁观者。与嫂子尤氏关系紧张,没有亲情温暖可言,也很难融入宝黛钗的生活。她的玩伴主要是智能儿、妙玉等人,预言将来自己剃了头,花往哪里带。
惜春的亲兄弟贾珍把宁国府弄得乌烟瘴气。惜春持家无力,躲避烦恼。
宝玉出家是上述三人的综合,但与上述三人不同,宝玉出家除了情悔,还有生活的逼迫,但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精神的自由归宿。
4. 宝玉出家的三重归宿
(1)肉体:出家就是自己原本的归宿,他来自青埂峰,现在也回去了。最后贾政也恍然大悟: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19年!与黛玉还泪回归仙世是类似的。
(2)情感:出家不是绝情,而是专情的表现。内心深处对黛玉的专情一直都在。所以也叫《情憎录》
(3)精神:出家是独立的,追求精神的独立和自由。不过宝玉出家到底是道士还是和尚,这也是个问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