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笔记一

最近看到一本书,叫做《断舍离》,通过对物品的断舍离,规整物品,规整人情,转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的破烂,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

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达到这样的状态: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并不是心灵改变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张德芬说过: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一、断舍离的机制

选择和自己当下相称的物品,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换成需要、合适、舒服

断: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只添置必需的物品

舍:收拾没用的破烂儿;卖掉、赠送物品;缩小喜好范围。

离: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悦。

断+舍=离,行动+行动=状态。

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不再需要受拾了!

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通过收拾自己的物品,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觉察。

先诊断出物品从我身上琼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舍不得廉价的物品表示自己有个很不好的习惯——自我贬低。

柜子里的东西到底值不值得我花这么多工夫、时间、金钱和劳力去收拾呢?

从不穿的衣服着手,去除自己的执念。慢慢看清,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他都能用那样的东西,穿那样的衣服,那随便拿个东西当礼物就行了。”这种筛选物品的工作,也具有改变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力量。筛选物品的同时,你会发现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断舍离带来的意识、环境、气场的变化。断舍离前:对物品的数量与质量没有自觉。气场等级腐败,垃圾场状态,堆积大量物品,判断水平。断舍离初级水平:意识到物品的数量与质量判断是否需要不,直面对丢弃的迷惘,气场等级停滞,仓库状态,杂乱,过多分类水平。断舍离中级水平:快速判断物品是否必需,不会拿可惜当借口,习惯了果断与狠心。

我们总是忽视个人因素,武断地下结论说某种东西“好”还是不好,这是不恰当的。并非物品不好,而是因为自己判断失误才导致物品冗余堆积,导致自己行动困难。扔掉家里的一件垃圾,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磨砺你的内在智慧。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所以,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以上是我看《断舍离》这本书的部分笔记,从对物品的态度,也让我体会到自己处理事情,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断”掉不好的人际关系,不该接触的人。舍掉不好的习惯,“埋怨,唠叨”。离开“不开心的一切”,忘掉伤害的,痛苦的昨天。

这样才能轻装上阵,展开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断舍离》笔记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舍离》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