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左二朱传久
对我而言,1991年前只知有苏联不知有俄罗斯,可能从小接触苏联零散的电影和文学,骨髓深处根植了对这个民族崇拜和敬仰之情。和上世纪40、50年代的人相比,我辈既无苏联留学的经历,更无系统研究俄罗斯的历史,惟产生强烈兴趣的是中国人皆知的两段历史:一是“十月革命”;二是“两个人和两次大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小时候多么流行和网红的语言,能到“十月革命”发生地零距离体验,又是多少人的梦想和愿望;想当初,“拿破仑、希特勒” 是多么令世人胆寒的两个名字:所率铁骑踏遍欧罗巴,大军所向披靡,侵入他国如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樯橹灰飞烟灭”。当世界感到绝望和无助时,一个民族勇敢站起来了,几乎以一国之力,以血肉之驱、顽强意志,阻挡了铁骑大军,让这两个不可一世的家伙,兵败“滑铁卢”,溃败“斯大林格勒”,从此,世界大战发生了逆转,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
俄罗斯民族在拯救自己的同时,也拯救了世界!正因这“两个人和两次大战”,才成就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与骄傲。
所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非去不可的两个城市。带着这样美好期盼,我们踏上了俄罗斯红色之旅。
1. 空姐的中国话
我们学校3人和公司管理团队15人组成的“建筑、文化考察团队”从蛇口出发。“蛇口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经济特区”,从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出发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别有一番滋味,坐在游艇上欣赏海上风光,南中国海春光犹在;远眺港珠澳大桥,气势磅礴,望着与之并不匹配的车流量,杞人忧天:不知何时能由“特权桥”变成“人民桥”。
进入香港机场,前几月的场景不呈再现,“巨婴们”可能转移了阵地,惟独留下机场凄惨景象,本属于国际一流、繁华热络的机场,而此时乘机的人廖若星辰,不禁使人叹息!和平时代的“稳定与和谐”的确不是一句空话,是残酷的现实。
就美丽程度而言,世界空姐排行榜,俄罗斯姑娘应该榜上有名,但就空姐播音员讲中国话水平,俄罗斯空姐实在不敢恭惟。在飞往莫斯科的航班上播音员用俄、英、中三种语言分别播报,当女播音员用中文播报时,飞机上所有人都听不懂,中国人以为在讲中式英语,外国人以为这就是中国话,当中国人在津津有味地听她到底在说什么时,不禁惊叹,原来普通话还可这样讲,这或许是航班上惟一能驱散睡意的瞬间,本山大叔的“绿tea”不好使,因为人家俄罗斯空姐基本不会中国话,更不认识赵本山。
2. 二进红场
“红场”是多少中国人梦想踏进的地方,这个网红打卡必去点的著名广场承载着多少俄罗斯和苏联的历史与传说,我们到莫斯科后第一站便前往这个圣地,红场入口外广场矗立着朱可夫元帅的骑士铜像。大名鼎鼎的朱可夫,是苏德战争中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在俄罗斯有极高声誉。可能功高盖主之嫌,晚景凄凉,悲摧的是中外历史人物结局有时是何等的相似!
第一次由于红场搭建电子屏、准备大型活动封闭一下午,我们只能望场兴叹,扫兴而归,导游宽慰道:红场因活动而封闭实属常态,我们肯定会再来。直到回国后的周四,我偶然才在电视中看到,红场阅兵,原来如此!大型电子显示屏用来播放历届阅兵的盛况,倘若迟归一周说不定能亲临现场呢,至于能否进得去,便不得而知了。
红场后面的亚历山大花园,是莫斯科人休息游玩最喜欢去的场所之一,在莫斯科初冬的季节里别有一番风景:克里姆林宫红墙与金黄色落叶、绿草、蓝天、白云相映衬,编织了一幅精致的画卷。花园里,有一处无名烈士墓,这里是俄罗斯人永远引以为自豪的圣地,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象征。永不熄灭的火炬纪念千万在战火中逝去的生命,定时换岗的卫兵在守护着这块净地 ,简洁而又庄严的换岗仪式,吸引着无数人驻足观赏,俄罗斯卫兵用标准而又独特的步姿与枪姿,诠释着大国卫兵的风采。这里对游客的吸引程度不亚于每一个当红景点,是俄罗斯版的“天安门升旗仪式”!也是各国政要必到的敬献花圈仪式之地。
第二次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红场。想像中的红场如同我们的天安门广场,当真实地站在红场阅兵的中轴线上,完全颠覆了对广场的认识:这是一个面积约4公顷,仅有天安门广场四分之一大的长条型广场,曾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这个广场独特有三:一是整个广场中间高,两边低,阅兵要经历一个从上坡到下坡的过程;二是这么一个神圣的地方,环抱广场的一侧居然是一个商场;三是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的列宁墓,是莫斯科著名标志性建筑。这里躺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以及苏联其他总统。最令人不解的是红场阅兵的检阅台竟然设在列宁墓的上面,这在中国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当黄总拿着罗盘在定位“红场风水”后,一脸迷茫,瞬间变成无神论者。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瞻仰导师的遗容。
身处莫斯科市中心这个著名广场,放眼望去,美景尽收眼底,如梦如幻:南边由9个造型各异的洋葱头组成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是俄罗斯最知名的标志建筑之一;造型非常新颖的国立历史博物馆位于广场北边,朱红色建筑格外醒目,具有典型的新俄罗斯风格;东侧的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古姆商场是典型的俄式建筑。与其说它是商店,不如说它更像宫殿,它和旁边色彩瑰丽的教堂共同组成了红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美誉的克里姆林宫在广场的西侧,这里是俄罗斯民族骄傲之地,也是当今网红总统普京的办公地点。
红场打卡,偶遇肤色各异的游客,观赏周边标志性网红建筑,感到特自豪,仿佛自己身居世界C位,此时非常理解普京大帝的大国风范;行走在红场阅兵线上,自己顿感走进了历史,便是阅兵的一员。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更是一个风云之地,想当初二战激战犹酣之时,斯大林同志就在此处战时阅兵,受阅士兵直接开赴了前线与德国法西斯作战,这是何等的传奇瞬间!
3. 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气势磅礴,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最著名的是鸣钟的救世主塔楼,矗立着重202吨的“钟王”。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
能走进克里姆林宫,的确惊喜无比!这里不仅是历史、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更是俄罗斯的“中南海”。古今中外最高领导人的生活、办公场所一直很神秘,那是禁区中的禁区,老百姓只能远眺围墙,莫谈近观。进入克里姆林宫,要提前预约、更要讲规矩,区分禁区一看楼,二看线:凡是米黄色建筑物只能观其外表,不能深入其中,比如普京办公楼、克格勃楼;参观只能顺着划定的地线走,有些线是万万不能跨跃的,就像开车禁压双实线一样,否则卫兵会横眉冷对,予以严厉警告。普京总统办公楼是一个米黄色的三层普通楼房,如果不是导游说那是总统楼,谁也不会多看一眼,与我国目前竞相攀比的豪华、奇异,追逐“高、大、上”建筑之风相比,显得太过简陋。
总统私人停机坪是宫内一大看点,停机坪很普通,不普通的是普京常常自驾直升机上、下班,尽管克里姆林宫历经数任总统如斯大林、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但现在的克里姆林宫已深深打上了普京的标识。
克里姆林宫是彼得大帝之前历代沙皇居住的地方。这里有四百多年历史、重40吨的克里姆林宫中“炮王”和伊凡大帝钟楼,其中三个俄式教堂最引人注目,三个教堂相邻而建,中间一个很小的教堂广场将其分隔。令人叹息的人,这三个教堂就是沙皇的一生,走完这三个教堂就走完了沙皇的人生旅程:由9个金色圆顶组成的“天使报喜大教堂”是皇宫家用礼拜堂,里面保留着俄罗斯最古老的圣像壁画,拿破仑曾光顾于此,做了江洋大盗。这里是皇族子孙的洗礼与结婚之地;白石头构建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是历代沙皇举行加冕礼的地方;“大天使大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公国历代帝王的墓地,教堂内共有46口铜棺,安放着52位大公和沙皇的遗体。
不到半个小时,十几米距离,经历了沙皇“出生(洗礼与结婚)——冕礼(掌权、工作)——死亡(墓地)”全过程。在这里,你能真切地体会到生命如此短暂。每天“举头望墓地“,不知沙皇心境如何?
4. 地铁与大学
“莫斯科地铁”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也是莫斯科网红打卡点之一。网红在于:首先,它是一座“地下艺术殿堂”。 地铁站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成各种浮雕、壁画,连成一张巨大的地下艺术网;其次,1935年5月,苏联政府已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而当时,中国还挣扎在贫困、内战和死亡线上……
胜利公园站是莫斯科最深的地铁站:乘长达100公尺的电扶梯,2分钟才能从地面到地底。当我们一行直下直上时,感觉这不是地铁而是一个深藏于地下的军备基地,莫斯科地下交通网如此发达和完善,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冷战时期美苏的对峙与争霸的紧张场面。
莫斯科大学位于列宁山(麻雀山)上,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一个大的山丘。这里有一个位置极佳、宽大平坦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俯瞰莫斯科市区,美景尽收眼底,而观景台正对莫斯科大学正门。莫大是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是全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大学和学术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莫斯科大学之所以有名,对于中国人来说,除了它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外,其中最重要的在于伟人的一段话,而这段话就来自于这所大学。1957年11月17日,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从四面八方来到莫斯科大学,期盼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对留学生们一开口便留下传世经典:“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远眺俄式建筑风格的莫大,这是一个藏匿故事和传说的地方!
5. 大国印象
俄罗斯军事博物馆展示的是前苏联及俄罗斯当代的军事装备,坦克、飞机、大炮、火箭、雷达、导弹……很多都是二战期间功勋战器,这简直就是一所现代兵器库!
室内展区主要展示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图片和实物,在走马观花的同时,我只在三个展台驻足很久:一是苏联将士缴获的、满满展台上的法西斯纳粹“铁十字勋章”。这是苏军最值得骄傲的物证。希特勒在将士出征前就颁发勋章,足见其狂野之心;二是1945 年4月30日,苏军插上德国国会大厦上的那面150号红旗,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斧子镰刀旗,是二战胜利的标志性物证。三是苏联元帅朱可夫挂满勋章的上衣,这是一个二战期间战功卓著、世界传奇元帅的标志。
这里我仿佛闻到了二战的硝烟、听到了浓浓的炮声、看到了百万大军撕杀的战场,和平是美好的,战争是残酷的,但愿世界上正在生产和使用的杀人武器,和眼前这些一样,永远只是展品。
和张艺谋、杨丽萍们一样,俄罗斯也有名为《大国印象》之类的文艺表演,和前两者的美轮美奂、炫丽无比的灯光、色彩、服饰等虚幻秀相比,这个演出显得朴素纯真了许多:仅能容下一两百人的小礼堂,投影幕上播放从以往苏联电影和俄罗斯新闻片中剪辑出的片段和图像。而这些内容多数在中国放映过,如《列宁在1918》、《莫斯科保卫战》、《静静的顿河》、《办公室的故事》、《这里黎明静悄悄》、《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电影也出现过俄罗斯近代改革的片段。
这个以时间为顺序的影像,给我感觉最深的竟然是1991年苏联解体画面:俄罗斯人民竟载歌载舞、欢欣鼓舞,欢呼苏共倒台,这和我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苏联解体景象形成强烈反差,完全颠覆了对苏联解体的原有认识。
影视后便是演员们的表演:有歌曲,有舞蹈。既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喀秋莎》、《红梅花儿开》、《三套车》等苏联老歌曲,也有中国歌曲《茉莉花》等。歌曲用中文和俄语交叉演唱;观众们可以近距离观赏俄罗斯风格的舞蹈,也可以和演员们零距离互动,当然还可和“列宁”们合影留念。
莫斯科,我们似曾相识的城市:相识在于它曾是社会主义老大哥;相识在于它曾是我们城市建筑的范本、计划体制的源头;相识在于我们共同战斗的经历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莫斯科,我们并不陌生的城市!下一站:圣彼得堡。
2019年11月14日于广外大亚湾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