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客座生及个人大学生活总结

      有人说结束一段工作就像结束一段感情,话虽矫情细想也不无道理。

      记得一切的开始都是在大三下学期的那个下午,接到A老师的电话,说是中科院客座生的面试,问了一下android的项目,便开始聊算法,大概40分钟后,通过了面试。

  下面这段是我个人对之前大学生活的总结,我其实很喜欢科创比赛,大一上学期凭着喜爱参加了labview的机器人比赛,但是当时连三极管的原理都还不懂,一路磕磕撞撞,最后进入了国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比赛结束后,玩起了单片机,看了许多视频照着例程开始一点一点操作单片机,大概做了三个月,发现自己更喜欢编程,于是走上了程序员的路。按照惯例来说,我以后应该会参加很多比赛,但是因为有个特殊的想法,输了特别丢人,所以大一下学期到大二一年都特别沉寂。记得在选择语言的时候,有人说c++更难也更有前途,应该学c++,但是本人没有走这条人少的路,选择了java。因为本人是电子专业,学长从软的人数还是相对较少,所以本人没有像童话故事里那样遇到了大神一路指导我,更多的是百度各种前辈留下来的感悟。本人买的第一本程序书是黑皮的java书,因为大一上学期修c语言的时候,特别认真,所以在经过几个月的啃书生涯后很容易看过了java的基本知识,之后开始渐渐不理解,于是开始各种找知识,看了各种平台的教学视频,下了所有手机能下的教学软件,终于终于在大一的结尾写出了一个棋子游戏。大二的时候,学习了数据库,但是觉得数据库工程师是个特别好的职业,每天只需要拿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看看窗外的风景,偶尔数据库坏了需要维护一下,原谅本人的yy。之后学习了uml图,html。那一年是15年,我还想做一个全栈工程师(现在想想全栈工程师工作五年差不多),也不知道以后要做一个什么方向的程序员,单纯因为做android很有成就感,可以做出很多很炫酷的东西,于是跑去图书馆借了所有android的书,自己也买了一本书,开始啃书。但是写程序和做数学题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写程序会遇到各种编译环境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对我来说都没有那么容易。例如最简单的从一个activity跳到另一个activity,当时怎么弄也不行,于是开始调intent filter,折腾了两周好不容易跳过去了,后来android studio版本更新后又不行了,记得当时android studio 还是1.0,当时我放弃了,但是后来android studio更新新版本后这个bug奇迹的消失了,于是开始尝试做一个本地数据库的软件,当时已经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软件。后来舍友说厉害的人都在做算法,本人当时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买了两本算法的书,大概有半年只要有时间就每天早上6点看到12点。其实想想那段时间挺惨的,大部分人觉得算法和数学一样是一种比较没用的事情,而且学算法感觉挺累的。不过幸运的是这段时间遇到了很爱的人。一直到了大二下学期我觉得一切差不多都准备好了,开始觉得参加比赛有很大的胜算了,于是开始从学校里找人一起参加比赛,后来因为我们学校做算法的人很少,于是找了外校的人一起组队。开启了为期22天的编程,虽然当时志在必得,但是还是因为经验太少,最后自挂东南枝了。可能因为付出了太多,所以感觉打击很重。但是之后因为做过大型算法,录了中科院和山东移动的实习生。

   我记得6.15日开始,在学校各个机构跑来跑去办手续,很幸运我有很多开明的老师和班主任放我缓考并提前离校,带着行李回家睡了一晚,便来到了北京。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