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创始人格雷厄姆:如何才能发现创业思路?

[导读]如果自己没有办法站在领域的最前沿,那就想办法去模仿那些最前沿的弄潮儿。如果你已经站在了领域的最前沿,那你就没有必要再去模仿了,因为是你就是潮流的引领者!

转播到腾讯微博
YC创始人格雷厄姆:如何才能发现创业思路?_第1张图片

YC创始人格雷厄姆(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云松)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与加速器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就创业思路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下面是文章全文:

创业的思路并不是单纯地去想如何找到创业的点子,而是需要寻找问题,尤其是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现在最好的创业思想里面有三点是公认的,首先是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最想要的是什么;其次创始人能够做到什么;再次,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他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微软苹果雅虎谷歌(微博)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在创业之初都曾考虑过这三方面的问题。

问题

为什么着手解决一个你自身存在问题非常重要呢?因为和其他的问题相比,自身存在的问题是肯定存在的。从逻辑角度讲,一个创业者最应当干的事情就是解决那些存在的问题。而到目前为止,创业者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解决那些虚无缥缈的问题。

我曾经就犯过刚才提及的错误。那是在1995年,当时我开了一个公司,想把画廊的艺术品搬到网上销售。但是,很多的画廊对此并不感兴趣。当时的症结所在并不是网上销售艺术品的模式出了问题,可我并没有意识到,还花了半年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到最后,当我自以为网上模式可以了,应该让消费者掏钱下单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根本不感兴趣。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已经脱离了现实。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接受这一事实。此后,我就开始着手研究软件领域,因为这才是消费者需要的,也是现实世界最有前景的创业领域。

为什么会有很多的创业者花费很大的精力在一个消费者根本不感兴趣的领域呢?因为他们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就一门心思的去想创业的点子了。这样做会有两层危险:一是找到一个好的创业点子的几率非常的小;二是很有可能会想出一个不靠谱的点子,并自以为是的为之陶醉,最惨的是还非常努力地付诸实施了。

我们通常会将这些不靠谱的点子称之为臆想或者杜撰的创业点子。想象一下,在一个电视剧里面,主人公一心想着去创业,那么编剧肯定会给这个主人公写一些与创业相关的剧情。可是实际生活中,想出一个好的创业点子是非常难的,并不是看些创业书籍或者咨询一些创业成功者就能想出来的(除非他们非常幸运)。所以,编剧会杜撰一些听起来非常好的创业思路,可实际上并不怎么样,甚至有可能会是很糟糕的思路。

举个例子,创建一个专门针对养宠物的人群的社交网站,这听起来挺靠谱的。因为养宠物的人群还是比较庞大的,而且他们都非常在意自己的宠物,并会为此花很多钱。而且肯定会有不少人希望有一个专门的社交网站,能够和其他养宠物的人相互交流一下。虽然不知道这个庞大的群体里面会有多少人对此感兴趣,但只要有2%到3%养宠物的人经常访问这个网站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这就意味着就会有上百万的人会经常浏览这个网站。而你就可以专门针对这个人群提供服务,或许还能提供一些比较高档的收费服务。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提出过这种想法,只不过当时不叫社交网站,而是美其名曰:要为某类特定人群创建一个专门的门户网站。但是,这个创业思路的整体架构非常像“石头汤”的故事,创业者对外宣称这是专门为某类人群打造的门户网站,并且认为这类人群里面会有相当一部分访问这个网站,然后就凭借着庞大的点击量赚到了钱。这个创业思路最能吸引创业者的就是统计数据,动辄某类人群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之多,一个专门为如此庞大的群体打造的网站肯定会有很多的访问量。但是有一点却被忽略了,那就是一个人通常会有多个兴趣爱好。比如说,一个养狗的人同时喜欢运动,还喜欢旅游等等,那么按照上文中提到的标准,这个人会被重复统计多次。试想一下,如果我有20个不同的爱好,那么我每天会访问20个不同的网站吗?这显然不可能。

而且这种创业思路在调查期间很容易丧失准确性,如果你想创建这么一个网站,当问及身边的朋友是否会对这样的网站感兴趣时,很少会有人说:我绝对不会去。他们一般会说:这个点子不错,或许我会对这类的网站感兴趣。即便这个想法真的付诸实施了,很多人依然会认为这个点子不错。因为他们觉得即便自己现在不想去访问,可是肯定会有别人去浏览的。结果就是统计结果在自身的可信性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凿井

当一个创业者真的要为一个创业思路付诸努力的时候,至少要确保自己生产的产品有人需要,注意,不是消费者认为他们有一天会用得上,而是他们现在就要用的,可能某个新产品出来之后使用的群体规模还比较小。其实用户规模小非常好理解,如果有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现在就需要某个产品的话,而且以一个初创企业的能力就能生产的话,这个市场肯定竞争特别的激烈,而且行业标准已经初步形成了。所以,创业者的一般需要面对的就是一种抉择:打造一种很多人需要,但是每个人的需求量并不大的产品;或者是打造一种只有一部分人需要,但是单个需求量比较大产品。虽然这两种未必是创业者最好的选择,但是大多数好的创业思路都跟这差不多。

可以想象一个坐标轴,X轴代表你制造的产品能够吸引到的使用人数,Y轴代表单个消费者的使用数量。实际上,这个坐标轴能够很好地代表一个公司的发展规模。如果将一个公司的发展状况比喻成凿井的过程,Y轴可以代表井的深度,则X轴代表井的宽度。以谷歌为例,谷歌的发展规模就是一口非常好的井,因为使用谷歌产品的人多达数以亿计,而每个人使用到谷歌产品的地方又非常的多,所以谷歌这口井又深又宽。而一个初创公司在发展之初不能希望挖出谷歌这样的大井,一般的初创公司发展有两个选择:挖一口宽但却比较浅的井(这看起来可能更像一个坑而不是井);或者挖一口比较深但却比较窄的井。

杜撰的创业点子一般属于第一种类型,比如说创建一个针对养宠物人群的社交网站,可能会有很多的人对此感兴趣。

几乎所有好的创业点子都属于第二种类型的,以微软为例,当初微软推出的产品Altair Basic发展战略就属于第二种,因为当时使用Altair Basic只有几千人而已,但是这几千人却非常需要Altair Basic。三十年之后的Facebook采取的发展策略和微软一样,最初Facebook只是针对哈佛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受众也不过几千人罢了,但这几千人却非常喜欢这个社交网站。

所以,当你有一个好的创业点子时不妨问问自己:有多少人现在会需要自己推出的产品或者服务?又有多少人会非常迫切地需要这个产品,以至于他们不在乎这只是由两个人设计出来的蹩脚版本?如果你自己无法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么这个创业点子很有可能就没有希望。

实际上,对一个创业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井的深度,并不需要太在乎井的宽度,可以这么说,为了追求井的深度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副产品——井会比较狭窄。所以说,如果你有一个创业点子能够吸引某个特定群体非常强烈的使用需求的话,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虽然一个好的初创企业能够在掘井时挖的很深是非常好的信号,但仅有深度还是不够的。如果扎克伯格当初只创建了一个针对哈佛学生的社交网站就不会有Facebook今天数以亿计的用户。Facebook之所以是一个而非常好的创业点子是因为Facebook发展之初定位的小市场群体里面隐藏着发展的捷径。因为大学生有很多的相似性,如果Facebook能够征服哈佛的学生就能征服其他学校的学生,所以Facebook可以在大学生群里迅速拓展市场。一旦你拿下了大学生市场,你就会很轻松地让其他的群体接受自己的产品。

微软也非常相似,Basic既然能够对Altair有吸引力,肯定对其他的机器也可以,那么除了Basic之外的语言也会行得通,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从自身做起

那么你怎么才能辨别一个创业点子里是否有捷径呢?也就是说能否从这个创业点子里面找出发展成为大公司的基因。实际上这非常难做到。房屋租赁公司Airbnb的创始人起初也不知道自己进入的市场到底会有多大。创业之初,他们的目标还是比较小的,就是让这些房东能够在假期把自己的空闲的房间租出去,他们当时真没有能预见这个市场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他们只是知道自己在着手干一件事。这或许和比尔 盖茨、马克 扎克伯格创业之初一样。

事无绝对,有时候也能从最初推广的产品中明显地看到未来的发展道路。更多的时候很难从最初的产品里面看到未来的发展道路,孵化机构专业人员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线索,这也是孵化机构的一些特长。但这也要取决于这个创业思路的执行情况和完成进度。

如果你不能预测到一个创业思路里面潜在的发展之路,那在面临很多的创业点子时怎么选择呢?答案或许会让你失望,但是却比较有趣:如果你是创业的料,你就会有种正确的直觉。尤其是你站在了一个行业的前沿,而且是一个变化很快的行业,当你的直觉告诉你某个项目值得去做的话,很多时候你的直觉是对的。

在哲学小说《万里任禅游》(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一书当中,作者罗伯特 M 皮尔斯(Robert M. Pirsig)曾说过:你想知道怎样才能画出一幅完美无瑕的画吗?这非常简单,先让自己完美了,然后随性而画就可以了。

我在高中时就曾想过这段话,我不确定这个建议对绘画者有多大的帮助,但是我觉得这段话非常适合创业者。但就经验而言,想要拥有一个好的创业思路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要想站在一个领域的最前沿并不是说你一定要成为推动这个领域前进的人,你也可以成为一个站在领域前沿的用户。并是不因为扎克伯格是个程序员,Facebook对他而言才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创业计划,更多的是因为扎克伯格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了电脑的使用上。如果你在2004年问那些年过40的中年人,问他们是否愿意将自己的生活放在一个半公开的网上,他们肯定会感到惊恐。可是马克伯格早就习惯了在互联网上的生活,所以将个人信息放置在网站看起来特别的自然。

保罗 巴凯特(Paul Buchheit)说过,那些处于快速变化领域的最前沿的人生活在未来,再加上皮尔斯的那段话,那你得到的就是:

活在未来,投身于从当前到未来过渡所需要的项目上。

这句话描述了很多的创业公司起步时的愿望。无论是苹果、谷歌、雅虎还是Facebook在创业之初都没有预见自己能成为互联网的巨头。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巨头就是因为创始人处在了领域的最前沿,而且他们看到了现实世界和未来之间存在的真空地带。

如果你细心总结一下成功的创业者提出的创业思路,就会发现大部分情况是外部的某个事件刺激到了他们早已准备已久的知识储备。比尔 盖茨和保罗 艾伦在听到了Altair之后就想到了我们可以为Altair开发一个Basic解释器。而Dropbox创始人德鲁 休斯顿(Drew Houston)又一次将自己的优盘忘在了家中,当时休斯顿就想:我真的该把自己的文件放在网上,以后就不会有这样的尴尬了。实际上,当时很多人知道了Altair,也有很多人曾把优盘忘在过家里,但是他们却没能成为盖茨、艾伦、休斯顿这样的成功者。所以,机会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他们进行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够发现机会背后隐藏的巨大机遇。

在这里,我并没有使用动词“想出”创业点子,而是用“发现”。在YC,我们认为创业的思路是创业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历自然而然地发现的,并不是冥思苦想的结果。这也是大部分成功的创业者创业之初走过的道路。

或许这些并不是你想听到的,你最想得到是一些创业成功的秘诀,尤其是怎样才能想出一个好的创业思路,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正确的方向做准备。或许让你失望了,但事实就是这样。

如果你自己并没有站在某个发展迅猛的领域前沿,那你可以尽量向这个方向努力。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够聪明的话,基本上花上1年的时间就能在编程方面有所成就。由于一个成功的创业至少会占用你生命中3到5年的时间,所以花1年时间做准备还是一笔非常明智的投资。如果你在寻找一个好的联合创始人的话,情况更是如此。

或许会有人觉得要站在一个领域的最前沿并不一定非要学编程,现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变化也非常的快。但实际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社会中,仅仅学着成为一个极客都不够。正如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所言,软件正在接管整个世界,而且这种趋势会在未来几十年里有增无减地持续下去。

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极客就意味着当你在软件领域有什么好的创业点子时,你自己知道该怎么样去付诸实施。虽然现在互联网成功者并不全是极客,但至少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当你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创业点子时,比如推出一个校园版的Facebook,如果你不懂编程,你就只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思路。而你自己懂编程话,你就会想: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思路,今晚可以试着创建一个最基本的版本。如果你既会编程又是这一项目的目标用户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因为在推出测试版本的时候你就可以直接提出意见并动手改进,并作出更好的补充。

关注

一旦你站在了某个领域的最前沿,这就意味着在这个领域里面你已经活在了领先当今社会的未来了,你发掘创业点子的方式将会是筛选那些未来应该有而现在却还没有的项目。如果你真的是该领域引领发展潮流的弄潮儿,那这对你而言会是非常简单的,但是从中筛选出合适的创业思路却并非易事。所以在筛选的过程当中,在找出那些未来有而现在无的项目的过程当中不能太注重“这个项目能发展成为一个大公司吗”?等项目发展起来之后有的是时间来检测这个问题。如果你在起步阶段就开始考虑这个的话,一般会漏掉很多好的项目,甚至有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在那些并不好的创业项目上面。而且当你在筛选过程中,你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问题都不是那种没有答案的难题。因为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几年之后肯定会有人发现某个创业点子并成就一番事业。可能到那时候你就会问:在别人下手之前我干什么了?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

所以,在筛选的过程当中你需要拨开重重的迷雾,发现最本质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把现在社会已经存在的东西都理所应当地接受,即便是那些其他人看起来非常荒谬的。因为你如果对每件事都问个为什么的话,恐怕你会将自己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一些没有价值的事情上面了。

对生活中很多现状都理所当然地接受会给你很大的优势,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会提升生活的忍耐性。如果你站在科技领域发展的最前沿,你甚至能预见未来几十年内的科技发展趋势,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会让你感觉到束缚。这就好比一个生活在现在科技世界的人被时间机器(假设有的话)送回到50年之前,这肯定会感觉到科技不发达所带来的束缚。所以,我们也能理解那些生活在未来的科技弄潮儿在现实社会中的不自在。

如果你能发现正确的问题,你就会觉得描述这种问题会非常明显,至少对你而言是这样的。当初我们创建Viaweb投资公司的时候,所有的在线商店都是我们的网页设计人员一手创建的。当时我们已经发现网络将会在未来有巨大发展前途。当时一些非编程人员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但是那些编程人员专注于为电脑桌面开发一个图形用户界面。

其实听起来或许有些奇怪,按说一个站在领域前沿的人能够预测到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明显发现那些具备发展潜力的创业思路。但在实际生活当中,这些本应当明显发现的创业点子却是很难发现。

所以,还是我在文章开头强调的那样,不要只是单纯地去想怎样才能有一个创业的思路,而是让自己的大脑充分地放松,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自我做起。同时,尽可能地站在一个领域的前沿,寻找那些未来该领域发展迅猛而现在却没有尚未开发的创业点子。有时候受好奇心的驱使会集中精力去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所研究的方向大致会有怎样的趋势。

即便平时处理的事情再多也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或许你可以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就是说以多快的速度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准备的人;但是你却永远不会知道触发你积累的火花什么时候会出现。如果盖茨和艾伦一心想着早日创业成功,在一个月之内提出了一个愚蠢的方案,那历史可能就会改写了。或者是他们按部就班地准备好了,但是提出的好方案要比Altair出现早一个月,结果也不好说了。休斯顿在开发云存储之前的确干的是一个无法和Dropbox发展前景相提并论的职业,但是Dropbox对休斯顿而言却是非常的合适,不管是从发展的前景而言,还是从休斯顿自己的技术背景来说。

引导自己去关注好的创业思路的方法就是着手一些看起来非常棒的项目。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想到发掘一些未来会大热而现在尚未起步的科技。

有时候真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当你煞费苦心地想提出一个好的创业点子时常常会想出一些糟糕的思路。但是当你着手一些被外界认为是没前途的项目时却会收获一个好的结果。当一个项目或者产品被认为是没有前途时,一般这样的项目或者产品已经具备了一些理想创业思路的一切,除了没被人重视。这样的项目或者产品一般都挺酷的,而且用户也会喜欢,只不过是因为无关紧要而没被重视罢了。但是如果你处在了领域的前沿,预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着手打造一个用户喜欢的产品,这样的产品一般会比外界估计的还要重要。当初微软和苹果开发微型计算机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项目没前途。当时我还记得社会上称那些拥有微型计算机的人为“业余爱好者”。计算机备份技术刚起步的时候也没有被人看好,Facebook发展之初也过不是一个针对大学生相互了解的平台罢了。但就是最初没被看好的“不重要的”项目成长为了科技巨擘。

在YC,当我们看到一些创业者在努力开发一些在论坛上被认为不重要的项目时就会感到特别的兴奋,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项目的预兆。

如果你能从长远的角度看一下,我们可以把那些站在领域前沿的弄潮儿从“活在未来,着手于未来有而现在无的项目”改为“活在未来,着手干一些有趣的事情”。

学校

对于那些在校的大学生,我经常劝解他们的并不是学一些创业精神,相反我建议他们一定要利用自己在学校的时光好好提升自己,最好让自己具备预见未来的能力。而读大学就是一个提升自己最好的机会。我认为牺牲在大学的学习时间去想着如何创业是一种浪费,而且创业之初是最难的。况且学到的也是一些关于创业的比较肤浅的知识,毕竟作为一个学生,很少有机会能真正地了解企业的创建和运作,所获得的都是一些文字层面的积累。

不同领域的思想交锋是寻觅创业思路再好不过的源泉了。如果你懂编程,并且开始学习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那就会比其他人更有优势。因为很有可能你会发现软件知识可以帮助你解决其他领域的难题。这就是复合型人才的价值所在。如果你是一个想创业的学生,所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而不是企业管理,那你会具备自己独特的优势。即便进了一个生物科技公司你也会有自己的优势。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暑假实习都会去一些计算机软件或者硬件公司,但是如果你想找到好的创业点子,我建议你去一个和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公司,这样会极大地拓展你的认知范围。

或者不要参加任何的课外辅导班,直是一心做自己的相干的项目。微软和Facebook都是在1月份创建的,我认为这并不是巧合,因为1月份是哈佛的读书季,学生们已经不上课了,他们都在看书备战期末考试。而盖尔和扎克伯格却在这个时间建立自己的公司雏形。

我建议在校的学生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自己着手干的项目肯定会成为一家创业公司,因为这有些过于盲目乐观了。我认为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要比一个人单干好很多。我之所以认为大学是一个提升自己能力最好的地方并不仅仅因为大学里有很多的课程,在这之外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想提升自己并期望自己站在某个领域前沿可以预见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如果你能找到合适的搭档,那最终收获的不仅仅是自己最初的设想,还有你最信赖的合作团队。这会对你未来的创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竞争

因为好的创业很有可能会被多个人发现,所以当你发现了的时候总是会感觉自己已经晚了一步。千万不要让这种感觉左右你。担心自己可能已经晚了一步通常是一个好的预兆。你可以在网上查一下是否有人已经着手干这一项目了。即便别人已经开始干着相同的项目了,你也未必就真的晚了。因为初创公司在起步阶段因为竞争而被淘汰的概率非常小,小的都可以忽略不计。除非你发现竞争对手有能力阻止用户选择你的产品,否则不要放弃自己的创业思路。

如果你觉得还不放心就可以进行用户调查。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包括:是否有人迫切地需要你计划推出的产品。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产品当中包含着其他竞争对手没有的元素,而且又有人迫切地需要你计划推出的产品,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因为你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桥头堡”。

接下来要解决的是你的“桥头堡”是否足够大的问题。或者更重要的一点是哪些人会在你的“桥头堡”里。如果你的“桥头堡”构成人员在研究一些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使用的产品,那么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你的“桥头堡”已经足够大了。比如,你和竞争对手都在围绕智能手机开发产品,但是你的产品只针对的是最新、最先进的手机,那么这就意味着你的“桥头堡”已经足够大了。

有时候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会犯一些错误。没有经验的创业者通常会把对手想象的过于强大,所以一定要在心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创业成功与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而不是你的对手。所以,我认为一个有竞争对手的好的创业项目要比一个没有对手的糟糕的项目好很多。

过滤器

一个创业者想取得成功需要先关掉两个过滤器:一是“无聊”过滤器,二是“怯懦”过滤器。

大部分程序员都希望自己创业道路是这样的:写出伟大的编程,然后用户就会给自己很多的钱。他们不愿意在日常的琐事上面花费时间和精力,更不愿意牵扯进现实社会中那些蝇营狗苟。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些乏味的事情会牵扯到他们有限的精力,而且会让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但是这对一个创业者来说只能是一种奢望。实际上他们对此太排斥了,因为放松大脑去大街上逛逛,说不定就会发现一些好的创业思路,遇到刺激你已有的知识储备的火花。所以关掉“无聊”过滤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怯懦”过滤器对创业者而言非常的危险,为此我曾单独写过一篇文章归纳过。我曾经以Stripe公司为例讲述过关掉“怯懦”过滤器会给初创公司带来的好处。实际上在Stripe公司创建之前曾有数千名编程人员发现了这一创业点子,而且他们也知道在Stripe之前处理付款是多么的费事。但是当他们在寻找创业点子的时候却对这个好的创业机会视而不见,因为在潜意识里面,他们就想尽量躲着和付款类型的创业项目。实际上付费对Stripe而言也是非常的乏味、枯燥,但是还没有到那种不可忍受的地步。实际上,Stripe也没有觉得自己的创业项目是多么的痛苦,因为Stripe在该领域的表现还是相当稳定的。而且Stripe也没有费尽心机地去让用户知道自己,因为很多用户都急不可待地等着他们的产品能够早日推出。

而“无聊”过滤器和“怯懦”过滤器非常的相似,只不过是“无聊”过滤器会阻碍你干那些你轻视的事情罢了。我们在创建Viaweb就曾克服过这个问题。

实际上关掉“怯懦”过滤器要比关掉“无聊”过滤器更加重要,因为怯懦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自我放纵,要想创建一个成功的企业肯定是特别辛苦的。即便产品研发比较顺利,你也不得不和投资者打交道,还要为公司招聘新人、解雇员工伤神,还有很多需要你处理的事情。所以,当你发现一个非常棒的创业项目时,但却有胆怯不愿意插手的时候,这说明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项目,因为好事多磨。

“无聊”过滤器实际上常会导致一个创业者犯错。如果你站在了某个发展迅猛的领域最前沿,你发现的那些“有聊”的项目一般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随着你阅历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当你发现一个这样的项目时你就会满怀热情地去实践这一项目。

秘诀

尽管发现创业思想最好的方法是拥有创业者那样的头脑,并且为那些自己发现的感兴趣的项目付诸实践;但是往往你没有那样的天赋。有的时候,你现在就需要一个创业思路。举个例子来说,你正在进行一个创业,而结果发现你最初的想法是很糟糕的。

为了满足创业者的需求,在文章接下来的部分,我将会就怎样想出好的创业点子阐述一些窍门。凭经验,你会更加倾向于用有机策略,并且能够取得成功。而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更加遵守规律。当运用有机思想的时候,你一般不会发现创业思路的,除非是特别明显的那种。但是当你下意识地去想出一个创业想法的时候,你需要用更加地清醒、自律。因为你会发现很多的想法,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很糟糕的,所以你要能够从中筛选出好的创业点子。

当你去搜寻一些想法时,最好着眼于那些自己精通的领域。假如你是一个数据库专家,不要想着为青少年建立聊天应用程序(除非你本人也是一个青少年)。也许那会是一个好主意,但是不要相信你的判断,所以还是忽略它吧。或许关于数据库你会有其它的想法,并且质量等方面都在你的可控的范围之内。你认为提出一个关于数据库的想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那是因为你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你的标准。你关于聊天应用程序的想法实际上有些糟糕,但是在那个领域你高估了自己的认知水平。

你寻找创业思路的切入点一定要建立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之上,只有这样才会保证你能找到一个好的创业点子。

一个比较好的技巧就是问问自己在以前的工作中是否说过“为什么没有人生产X?如果有人生产X,我们会立即去买。”如果你能想到有人会说起刚才那句话,你或许就会有想法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了需求所在,况且人们也不会精力放在讨论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东西。

更广泛地说,你可以扪心自问,是否有什么让你的需求和大多数人的不一样?或许你不是唯一的。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处在你现在所处的位置,那真的是很好的一件事。

如果你的想法正在改变,以前的想法对你来说就很不寻常。当持有以前那种想法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一些需求?很多知名的创业就是这样开始的。Hotmail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其创建者在一个工作日讨论他们之前的创业思路时发现了打造Hotmail的灵感。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想要与众不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年轻。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创业思路就是从那群十几岁或者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里面诞生的。虽然在很多方面,年轻人还有很多的劣势,比如他们没有经验、不知道行业的规矩等等,但是只有他们才能真正地理解自己身边的同龄人,知道他们最想要的什么。所以,如果读者里面有年轻人的话(23岁以下),你可以留心观察一下身边的朋友在当今科技条件下最想干的是什么。如果扎克伯格不是哈佛的在校生,很难想象他是否还会有创建Facebook的想法。

如果你自己有一些没有满足的需求,这很可能意味着其他人也有类似的需求没有被满足。那就和身边的人聊一下他们在现实社会当中有什么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是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只中有什么无聊、烦人的琐事。不要刻意地寻找创业的思路,就是泛泛而谈,看是否有触发你灵感的思想火花出现。很有可能你就会注意到一些其他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并发现了解决的办法。

如果用户因为对自己需求不太确定,我建议创业者尽量做好一个咨询者的工作,要力所能及地为用户解决这类问题,因为很多时候这种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时在咨询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产品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还会在用户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如果创业者想要成功地帮别人解决问题,我的建议是换位思考。当时E la Carte公司的纳 苏瑞(Rajat Suri)想给宾馆写一程序,为了更好地了解宾馆的运行,他曾经去宾馆当过服务生。这或许看起来有些极端,但是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很极端事业,所以YC在看到有创业者能和用户换位思考的时候都会感到非常的欣慰。

事实上,我曾建议那些需要新的创业思路的人不要只是关掉了“无聊”过滤器和“怯懦”过滤器,而是应当去寻找一些看似无聊并且让你感到怯懦的创业点子。不建议去Twitter上面去找,因为这种点子非常的稀有以至于它们不可能会在网上轻易被发现。实际上很多的成功企业家就是从那些无赖的项目上发展起来的,而且收获了不菲的财富。

对很多的初创公司而言,寻找那些濒临破产的公司并从中挖掘出赢利点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比如传统的新闻行业正在衰落,但是新闻业里面仍存在赢利点,试想一下在未来人们会说什么代替了传统新闻业?

更多的时候,创业者要有长远眼光,在看到一个传统产业没落时不仅要看到当前这个产业的替代者,更要想到未来会有什么新型产业能完全取代这一传统行业。比如新闻业,对读者而言是获取信息和消磨时光的工具,对作者而言则是吸引关注和挣钱的工具,对广告商而言则是信息传播的平台。那么在未来会有什么行业能够完全地取代新闻业并继续发挥这些社会作用。

对初创企业而言最佳的发展领域往往是那些小而重要的市场,特别是被那些产业巨头忽视的小市场(行业巨头一般都比较自负)。当年史蒂夫 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设计出来Apple I的原型,他觉得应当交给当时的雇主惠普去生产,但是万幸的惠普拒绝了。因为惠普认为这个电脑需要用一台电视机做显示器,这一点是无法忍受的。毕竟惠普是一家高端硬件公司,不可能生产这么笨拙的产品。没想到,惠普的高傲成就了乔布斯和苹果。当年的那些热衷于微型计算机的“业余爱好者”不也是被行业巨头所忽略了吗?

很多有远见和洞察力的小公司能够凭借自己的独到眼光把握住大机遇。但是往往这样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大的,远不是一个公司能够满足的了的,所以很多公司可以跟着他们的发展轨迹寻找自己的生财之道。现在基因测序和3D打印的价格也经历了摩尔定律般的下降。

总结

在上面写了不少关于创业的思路经验之谈,但是我所说秘诀只不过是寻找好的创业点子的备用方案,真正好的策略是紧跟行业的发展浪潮。如果自己没有办法站在领域的最前沿,那就想办法去模仿那些最前沿的弄潮儿。如果你已经站在了领域的最前沿,那你就没有必要再去模仿了,因为是你就是潮流的引领者!

实际上,寻找创业点子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在经历了惨痛的失败。还是文章开头所讲的那样,只是单纯地去冥思苦想并不是寻找创业思路的好方法,如果你这样做了,我再次重申,很有可能你会得到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很危险的创业项目。实际上最好的方法是曲折的:你需要有好的背景知识,提升自己能力之后好再去寻找好的创业点子才会对你而言显得事半功倍。但是即便真的提升了自己,也不要立即付诸实践。有时候你需要是激发你知识储备的花火。而且这样的火花刚开始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好的创建公司的思路,只不过是比较有趣罢了。可就是这样的项目往往能发展壮大起来。

活在未来,着手干一些有趣的事。虽然听起来别扭,但这才是真正的秘诀。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