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一听到唐朝,大家应该会想到唐朝的两个盛世: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固然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治世,但这一时期的政治优点集中体现在早期,唐太宗晚年开始转向反面。贞观年间唐太宗执政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而且唐太宗本人的形象被后世美化了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他本人的授意指示也有文人史官的粉饰夸张;既是历史主体的主观意识及书写史料时的客观背景造成的,也有后世的误读。

        纵观中国古代史,贞观之治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治世。从众多的史料中我们可以了解这是一个和平、稳定、富足、向上的王朝,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达到一个时期的顶峰。更有无数文献显示,这个时期的统治者——唐太宗是一位罕见的圣明君主;他的的统治政策造就了初唐的繁荣。然而贞观年间是否是唐朝的“黄金时代”,唐太宗是否确实像史书记载的那样“伟大”是值得怀疑的。

        贞观初年,太宗采取一系列“仁政”措施,勤政爱民,积极实行改革。国家政治经济局面有了很大发展,走向繁荣。劝农务本,发展生产;重法轻狱,宽刑慎罚;华夷一体,开拓边疆:虚心纳谏,广任贤良。他进一步完善官僚体制,在中央形成了君主与群臣讨论的行政氛围。同时厉行节俭,并同样要求皇室成员与臣属。这些事迹广泛地见诸各种文献。

        但这些美德与施政措施并未能贯彻始终。太宗早年渴望学习、恭谦下士的态度逐渐随着国力变强和他对自己的治国之术越来越自信而改变。

        七世纪三十年代,他开始摒弃节俭,大兴土木。公元631年,修建仁寿宫后,民部尚书戴胄表谏,请求不要再继续广修宫室,太宗置之不理,又命人修建洛阳宫。634年,修大明宫;637年,修飞山宫;640年,修襄城宫;647年,修玉华宫。647年,大量工程费用成为推迟封禅的原因之一。他甚至说:“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你可能感兴趣的:(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