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100-42 贞观之治

唐国公李渊长时间得不到炀帝的信任,在次子李世民的劝说下起兵,后在长安称帝,为唐高祖。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干掉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也被迫交出兵权。

李世民还身为秦王时,就组建了自己的智囊团----十八学士:如文学(虞世南)、经学、政治(房玄龄、杜如晦)等。

重用了魏征,带领官员进谏(魏征本是支持李建成的人,因其坦率,敢于直谏,收到太宗赏识)  【联想: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重用管仲】

唐太宗总结了仅持续四十余年的隋朝灭亡的三个原因:

1、大兴土木,广治官室;2、搜罗美女,淫乐无度;3、东征西讨,穷兵黩武

隋朝灭于民,可见民间力量的强大。

加上长期战乱之后,安定百姓的重要性。

===》让李世民对于君与民的关系,与水与舟的关系认识清楚,总结教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有道”==》民本思想,抚民以静

=》贞观之治  《贞观政要>

法治:贞观律《唐律》  执法如山。理国执法,事须划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首先是管官吏。宽刑,390人赦免。


重视农桑:藉田仪式

水利:都江堰

增加人口:唐高祖时仅200多万户,战乱中被突厥掳走,或战死或逃难去他地。到高宗时达三百八十万户。

==》百姓安居乐业,政治清明。

边患问题:肃清地方割据,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将中原文明带入西藏。

东突厥归附,许多少数民族可汗臣服于大唐,威震寰宇。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

==》唐朝成为一个胸怀开放的多民族国家。版图超过西汉,四夷来朝。

文化:建立文学馆等。修史<二十四史>中多部成书于贞观年间。 

      群书治要。书法(欧阳询)绘画(阎立本)


贞观十七年,魏征逝世,李世民无限感慨。“失去一面镜子”

随着杜如晦、长孙皇后、魏征、房玄龄的去世,谋臣、贤妻的离开,晚年的李世民渐不克终。

==》越来越看重关陇出身的大臣,猜忌山东等出身的大臣。

废立太子,征讨高丽失败,疾病缠身,情绪低落,52岁时寿终,葬于昭陵。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通史100-42 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