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相信厚积薄发,相信功到自然成。
机缘巧合
我作为魔术爱好者,可以由着性子来,其实很少去完整地像商演魔术师一样去为客户策划一套节目,或者演一个完整的show,以及给一些特征明显的人群表演,比如很小的孩子等等。
深知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尤其是今年在广州GMA大会听了火娃老师等一众职业玩家的分享讲座之后,深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之大。除了赞叹之外,其实也在想着如何挖掘自己的特点,毕竟魔术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也同时想着,希望能够从自我满足的热爱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来输出,才能是对价值的转型,是长线的真的价值投资。以爱好的方式固然没法有那么系统化的训练,好在我可以任凭天性去生长,而艺术和科学领域的交融性决定了我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一面。
联系了公司协会和秘书,一拍即合,定于2019.8.31办了这场《亲子魔术秀》,面向对象是6岁+的孩子以及家长。
准备阶段
说实话,对这点大的孩子,我是没什么谱的。因为我自己也才这么大不是?早就过了那幼稚期,不可能觉得他们的东西有意思,也没到不惑之年,能够把所有人都看透并且适应地去沟通交流。就之前的经验,我确实没什么把握能调动孩子,让他们听话,吸引他们;而魔术方面,我只记得孩子们会很热情,甚至疯狂,也很好骗,但是一旦失误,后果也是毁灭的。我第一次现场看魔术也就是5年级,10岁多,刘谦当着上千学生的面在长沙长塘里小学的煤渣球场上表演的。那震耳欲聋的欢呼,我作为其中一员,现在也都记得。
一切都只是想象,不到开启那一天,你不知道有什么意外。
接下活动以后,其实是比较慌的,不能影响正常工作,虽然准备时间有一个月,也并没有多少时间细想。因为自从工作以后,我的戏路就已经很窄了,除了扑克牌还是扑克牌。但是小学生可能连数字都认不全呢,还扑克牌?所以,我就尽量舍不得地压缩了我作为爱好者最擅长的扑克牌戏份,然而发现其他的储备实在是捉襟见肘。这就是爱好和职业的区别啊,当需求来的时候,才感到无助!
但是,我也有我零敲碎打很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
根据之前组织一些魔术常规活动和英语角演出的经验,自然地把整个表演分成了表演,赏析和教学三个部分,然后这次来的毕竟是慕名而来的家长和天真的孩子,势必要好好准备一番,用尽全力,不留遗憾。
表演部分
图1 表演中
好在魔术基本功还是在,于是在朋友建议下选了乾坤袋作为开场表演,正好把火娃老师讲座里那套东西复现一下(实际上已经忘光了,我只能凭借设计一个魔术该有的起承转合逻辑来重新设计。)。然后补充了隔空取物这样互动性很强的魔术,想想应该没问题,然后是一些经典扑克魔术流程和近景流程。表演部分就算完了。
整个表演最紧张的就是这个开场的乾坤袋了,这玩意说简单太简单了,都不乐意练习,可是我从编排流程到练习熟练也就只有3天时间。我已经养成习惯,再简单的魔术也一定要配上台词,动作和准备好一步步的所有的点才能去表演,这是基本素养。
然而据我估计,一个魔术纸上谈兵地设计得再好,没有充分的测试就上台还是要失误的。虽然这套乾坤袋我设计了比较完善的变化,消失,再出现,变多的和观众互动的流程,加入了反跌,循环,高潮等戏剧元素,以及“敢想敢做,就可以创造自己的奇迹!”这样的教育意义,但是还是生涩了和在关键处缺了对秘密的足够错引。好在选择的是个小女孩,比较乖。嗯,挑选观众很重要。
乾坤袋演的中规中矩吧,毕竟是第一次!不过我对自己流程的逻辑结构的完善和表演的故事性都越来越有自信了!我痴迷于每一个新魔术的首演给我带来的快感,并从未失手!因为第一次是最认真的!
然后选了隔空取物。这属于我周期性要表演的比较熟悉节目了,同样脑海中回忆起火娃老师的风格引入和该如何自信表演的领悟,但是叫了两对父子4个人,舞台有点乱。其原因是想给父母来控场,不敢给孩子拿,又想让孩子参与,所以画面些许臃肿。
我想等我更熟悉了孩子们的习性之后会更好的!我办此活动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到我的扑克秀部分,我预料到了可能部分看不懂,虽然家长能看懂,孩子并不能明白那有些复杂的变化结构意味着什么。于是当机立断就砍掉了很多流程。对跟我最久的,我最熟练的阴魂不散和牌入口袋,永远都能给我撑得场面,而正是在这两个效果直接的流程下,孩子们眼睛亮了,疯一样地围了一圈,像撕咬一样探寻着我身上的每一样东西!
图2 疯狂的孩子们
我尽全力满足了孩子们所有的探索欲望,希望给他们留下一个360度无死角,带触感的VR,5D大片的印象!
估计也就这两个流程的设计和熟练度,能够完美到抵挡得住孩子们吧。
牌入口袋演到最后一个效果,孩子们把手伸进了我的右口袋来看!至少有5只手!
我熟练地错引把牌放入了左边口袋,然后完成了最后的牌叠进口袋效果,完美!
最后家长在旁边说:辛苦你了!
我会心一笑。
成人太难了,成人才懂。
教学部分
购买了一些小道具之后开始了筛选之旅。还别说,还真一边看一边发现了很多好东西。好在之前也玩过很多,看过很多遍了,很多东西还是触类旁通,得心应手。不过筛选能用的也很麻烦,要考虑到难度,扩展性,可表演性等各种问题,毕竟我只有2个小时,想展现的东西,很多,能不能够排出个轻重缓急有所重点就看我自己有没有清晰的思路了。
这种有目标的选择又多了些束缚,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最终能完成客户价值,这不才是我做魔术到今天悟出的真正意义吗?最后经过一番实验,最后选了铜墙铁壁和卡通书,以及纸巾蝌蚪作为教学内容,最后一个至今蝌蚪时间关系没有完成,正好移到下期进行。
别以为成果就是这两个魔术而已,为了选出来他们,我又把很多东西复习了一遍,下次会更加奇迹般的得心应手。
有一些积累还是很重要的,铜墙铁壁和卡通书在协会活动都教过,但是这些并不是我的经常表演内容,是难以很熟练的。前者我需要重新去组织语言来设计一套有逻辑的说法,方便表演也方便教学,后者熟悉下道具结构以后,基本故事就信手拈来了。而纸巾蝌蚪才是看过无数遍演过和教过无数遍的内容,真是闭着眼睛都能做的地步。
这一环节的教学算是轻松过关,接下来我比较担心的是孩子们到底掌握多少和愿不愿意上台表演,如果冷场了我该怎么办,这可不是魔术能力的问题,可是和孩子的沟通能力,控场能力的问题。
好在结果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孩子们大多都落落大方地上台表演,因为有家长的鼓励和督促,这些事情当时很轻松,可是如果没有家长我想难度会大很多。不过我感觉大部分孩子并没有听懂我想在其中传递的魔术表演的起承转合的逻辑,故事线的编排以及表演的种种技巧,或许是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说确实思维到不了这个层级,倒是家长对我讲的连连点头。而且从他们的眼神里,也看出惊喜和兴趣。有的能够完整地说故事和台词,有的就是只有效果1秒就结束了。
但是也想说,和我当年还是孩子对奇迹和改变命运机会的渴望来比,实在差太远了。不晓得他们中有没有人会和我一样突然爱上莫属,视之为生命。不过,正是有这些区别,我才在十几年后站在舞台上给他们分享,我小时候一点点学会魔术,探索世界的故事,这正是我的价值和使命。他们开心快乐地看到和学会了魔术,学到了科学和艺术素养,我就心满意足了。
魔术欣赏
这部分我是穿插在教学中进行的,放的是我写过文章也很熟悉的大卫科波菲尔的电锯惊魂魔术,提问环节孩子们也很积极。不过他们的视角和理解力确实理解不出来里面的戏剧,情节,设计,逻辑等各个层面,如果看我自己的成长,估计至少初中以上会比较好理解。比如有个小胖一直说,切断了没有流血,还拼回来了,没有逻辑!
哈哈,这大概就是孩子简单又好笑又真实的逻辑吧,感觉这段分析就是将给家长听的,好在时间不长,没有冷场。
彩蛋
最后根据大家的表演送出了很多的礼品,也给家长一起上台表演的我的新作《致敬费马小定理的魔术》,最后根据这个抽出了大奖,遗憾没有录下来,关于这个魔术的详情,以后我会重磅给大家展示的,因为这是我目前为止自己设计的为数不多的很满意和得意的一个数学魔术作品,尽请期待!
图3 合影
这次活动就这么结束了,还有很多的不足,但算是一个迈出很大一步的开始。在一个有着最杰出产品文化的公司熏陶了3年多,产品的打法没做过也见过而耳濡目染了。后面我想用产品思维继续打磨和迭代,做AB test,逐步灰度,在不影响感知情况下逐步试验,沉淀,总结面对不同孩子场合的经验,进而进化成一个成熟的产品。尤其是,我如何把我的数学魔术部分的核心内容,以最好的方式呈现出去。我将细细品味这个过程,一点点,将最后需要的临门一脚,完成它。
最后感谢孩子和家长还有一起帮忙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是我继续这份热爱的动力。最后想对孩子们说,我们不一定要做魔术师,但是可以源源不断地从魔术中汲取养料,学习科学,感悟艺术。
本公众号现不定期放送数学和魔术相关学习资料,都是作者精心筛选整理后准备给大家的精华内容!现在进入公众号后台:
回复“数学”,获取《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数模比赛经典教材,司守奎著
回复“数学2”,获取《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领域的圣经,英文原版
回复“魔术3”,获取magic2728本人魔术基础教学:《Double Lift讲解》
回复“魔术4”,获取magic2728本人魔术表演作品:《混沌的世界》
好了,今天数学魔术师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各位客官喜欢,期待您的转发和赞赏哦!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我们是谁:
MatheMagician,中文“数学魔术师”,原指用数学设计魔术的魔术师和数学家。我们既取其用数学来变魔术的本义,也取像魔术一样玩数学的意思。文章内容涵盖互联网,计算机,统计,算法,NLP等前沿的数学及应用领域;也包括魔术思想,流程鉴赏等魔术内容;以及结合二者的数学魔术分享。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既能感性思考又保持理性思维,享受人生乐趣。欢迎在文末或公众号留言与我交流!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往期精彩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