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指标正常?别让你的疾病在路上!

化验指标正常?别让你的疾病在路上!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熟悉化验单的人都知道,在每个检查项目后都有两组数值,一个是实际检测结果,一个是标准范围,如果实际结果超出标准,便有箭头标示在上面。所以,每当我们拿到化验单时,会下意识地先找箭头。

在面对化验单时,谁都希望自己的结果后面没有箭头才好,尤其是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那几个敏感的项目。没有箭头,意味着一切正常,身体倍儿棒,皆大欢喜。有箭头,意味着一脚已经迈进了疾病的行列。

这个时候,一纸化验单就成了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宣判。审判标准就是那个所谓的正常值。在这个数值范围里边,正常;外边,就得治(或需要干预)。套用一位京剧名家的话:“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在面对化验单时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病的人,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有病的人。

由此,我想到了一篇文章——《有关诊断的困惑》,作者是北京市中医院的妇科专家朱梅。文中这样写道:任何疾病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西医的确定诊断就如同是在这条道路上画了一条线,你迈过这条线就是,而差一点,你就不是。有点象考驾照,你拿到驾照的那天就是个司机,而前一天只能算非司机,真正的水平有多大的差别吗?虽然检查的结果没有达到诊断的程度,可是你已经在“路”上了。

别让你的疾病在路上!检验指标的正常,不能和健康划等号!

在中医人眼里,在面对疾病诊断这件事情上,是没有具体的数据指标的,医生通过望闻问切,通过身体外在的表现,见微知著,来发现身体内在的问题。

重实证,重指标,是西医的诊断思维。确定疾病的诊断,需要检验、B超、CT等数据支持,需要一条标准线,作为诊断的红线,达到了,就贴上“疾病”的标签,没达到,就谓之“正常”。有时候,虽然我们的身体已经出现肥胖、倦怠、头晕等状况,但因为还没有达到诊断的红线,容易让人忽视已经存在的疾病隐患,误以为自己是健康的。

其实,大家都懂得,当今很多的慢性病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吃得多,动得少,吸烟、喝酒、熬夜,也许是迫于生活压力,也许是我们贪图安逸,要改变,需要很大的意志力。如果我们在体检时,仅仅因为化验指标没有跨过红线,就自以为身体健康,每天依旧理直气壮的任性而为,不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也许我们已经快步走在通往疾病的路上。一旦跨过那条红线,带上疾病的帽子,再懊悔当初,再求助于医生把咱拉回红线以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朱丹溪《格致余论》

我们要对自己的身体的健康,始终掌握主动权。把维护身体的健康,当作我们一辈子的事业去做。在疾病未成之前,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病后才求助于医生。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论》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化验指标正常?别让你的疾病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