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男孩根本不励志

  久已不关注时事新闻,因为已经厌烦这些虚假;也不相信什么感人的“正能量”,因为对此已近乎麻木。最近出现的“冰花”男孩,本不想关注,更不想发言,尽管我知道人们的关注点出了问题,但这已是常态,早就习惯,何必去凑热闹。但是当那张图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坐不住了。因为那图片上的孩子们外貌、衣着、笑容,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仿佛哪里见过,那双手上冻疮,也是亲眼见到过的。

  现在,想谈谈我所看到的和了解的,用事实告诉大家,“冰花”男孩并不励志,而是悲哀,是伤痛,是讽刺。

  冒着风雪,步行几公里,去一个没有取暖设备的学校求学,是因为云南大部分地区的村小几乎全被取缔,孩子上学只能到乡镇的唯一中心学校。

  像“冰花”男孩这样路“近”的,可以步行去学校,路远的,离校十几到几十公里的只能住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住,十几个人挤一个宿舍。中午打饭,去晚了没饭吃,大孩子欺负小孩子,用小孩子的饭卡打饭,没饭吃的孩子要么饿着肚子,要么用积攒的钱买零食,或用冷水泡面(没有热水)。

  校园欺凌屡屡发生,高年级如五、六年级班与班之间男孩子打群架。再大一点的青少年问题更多,女生之间拉帮结派,软弱的被孤立、受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于这些缺乏家庭教育、学校又不重视心理教育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就是悲剧,谈何励志?

  励志,当然也有。对肤浅如我们而言,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能够出一个大学生,就是励志;能够在欺压中忍辱负重,变得更加坚强独立,就是励志。人们就爱用这样美好但虚无的字眼自我麻痹,而对真实视而不见。初一有二百多人,到初三辍学了一半,中考只录取一半,有四分之三上不了高中。这些不上学的孩子,男孩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在家种地,而女孩子大多只有一个选择,结婚生子。你能想象一个只有十三四岁的女孩结婚嫁人吗?十七八岁的女孩抚养着两个孩子吗?而在当地,这是普遍现象。请问,这励志吗?

  这个可爱的、“萌萌”的“冰花”男孩,他的家庭背景如何,他的生活境遇如何,他每天的经历如何,他未来的状况如何,这些人们一概不知,就靠一张图片就被“励志”了?

  看看这个社会,看看人的心态,我们到底有多“可怜”多“失落”多“贫穷”,以至于那么需要“正能量”,那么需要“被励志”?问题在哪?焦点在哪? 别人的苦难,怎么成了我们奋斗的动力?

  看看官媒,明明已经腐烂的食物上面,竟飘着一股鸡汤味?对腐烂的食物却视而不见,掩盖起来不去处理。这波强行的鸡汤,真叫人难以下咽。

  以此诗兴大发的某些人,真是要给你们点个赞,鼓励你们成为当代杜甫,不光像杜甫一样会作诗,也能像杜甫一样真正忧国忧民。

  (有很多无法遏制的情绪化和比较激进的内容,思考再三,没有写,有的删掉了,不想愤青,只想写一些真实的东西。希望这个国家社会不再追求虚荣,空谈梦想,希望个人不再自我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割裂。我们不需要虚幻的塑造出来的美好,而是愿意承认我们还不够好,我们的国家不完美,社会不完美,我们每个人也是千疮百孔,所以我们需要真实的爱,真实的理解,真实的行动,真实的正能量。在充满苦难、伤痕累累的现实中,也不灰心、不绝望、不沉沦,仰望真实的星空,脚踏真实的大地。)

文章可能矫情了,但社会需要这样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冰花”男孩根本不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