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1张图片

今天整理旧书时翻到一本97年出版的散文集,大概是父母读书时看过的,封面设计的很简单,漫不经心的翻开来看,书不可貌相,里面的内容竟篇篇珠玉。可谓是书界良心啊。�


朴实的封面,一看就知道与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2张图片

书一共分三卷,两卷中国和一卷外国。来欣赏下中国卷的目录,这里只选取了部分▼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3张图片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4张图片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5张图片

外国卷的目录▼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6张图片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7张图片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8张图片

文末的评论也写的一丝不苟▼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9张图片

作为一本散文选集,这本书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令人满意,可谓是散文的集大成了。喜欢的读者微信后台回复“书”,发你全书的目录,你照着目录去搜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信息的洪流裹挟,被各种APP、公众号、自媒体拉扯,被各种碎片化的文字包围。只是我们接受的信息杂而不纯,博而不精。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10张图片

新闻APP为点击,宁为鸡,各种“出轨、走光、劈腿、奸、淫、裸”,新闻已成“性闻”,甚至有网友戏称今日头条集央视,日报,环球,天上人间,洗脚房,市井,朋友圈,电线杆子广告,马路楼道办证等等于一身,简直就是新闻界的屎壳郎、破烂王。

公众号为了阅读量不择手段。社会热点一出,便是一次自媒体的命题作文大赛,各大媒体纷纷如蚁附膻,趋之如骛。朋友圈充斥着各种爆款文、鸡汤文,这些往往都是标题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点开之后,内容要么空洞乏味,像高中生写议论文般把素材拼接,要么为了哗众取宠,观点偏激狭隘,经不起推敲。

自媒体时代的确让每个平凡人都有了在网上发言的权利,但内容去中心化的同时,也降低了内容的专业度。无论是纸书时代还是传统媒体时代,敬纸惜字都是文字工作者们的初心、匠心和良心。一篇文章的诞生必将经过作者精斟细酌,和专业团队的仔细审核修改。

而现今的很多自媒体为了追求数量,每日一更,文章注定粗制滥造,像、领英,新世相等一些备受关注的大号内容也往往参差不齐,多的是网友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字,轻飘飘软绵绵,缺少有质量有深度有态度的专业文字。因为这些号的内容来源并不是固定的,大都是来自一些没有生活阅历的年轻人的投稿,他们总是喜欢扮演别人生活的智者,站在高处,写一些自作聪明,无病呻吟的文字。没有阅历的文字,注定是稚嫩浅薄的。

【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_第11张图片

自媒体是写作者自我矮化的一个途径,他使文字变为一种流量工具,现在很少读这些号的文章了,常读的短篇是一些经典名篇,像一些明清散文,或是鲁迅、梁实秋、朱自清等大家的文字,这些文字经过时间的淘洗,却光芒依旧。或是直接关注一些专业大咖的媒体号,像李笑来、李叫兽、张家玮……他们的文章虽然内容方向比较狭窄,但厚实而有深度。

信息爆炸不等于知识爆炸,相反,泛滥的信息往往会“劣币驱逐良币”,让很多精华的知识淹没在泛滥的信息中。像银行发生兑现危机,大家一拥而上、反而谁也没有办法拿到钱一样,知识无法从信息中兑现。这就是“挤兑效应”。

面对信息洪流,我们只有学会甄选过滤,才能淘沙取金,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如果网络文化是快餐文化,那书就是营养丰富的大餐了。

书作为获取知识的优质渠道,应当被重视。“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记不得是在哪家书店看到的这句话,希望大家也能多推荐有价值的书籍。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海遗珠】别看爆款文了,这本20年前的文集简直是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