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人物

李姓人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1]

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人物生平

李慈铭自幼聪颖,勤思好学,博览群书,为越中俊才。十二三岁即工诗韵,深受汉学大师、学正吴晴舫器重,有“越中俊才”之称。一生仕途并不得意,11次参加南北乡试,无不落第而归。咸丰九年(1859)北游京城,将捐资为户部郎中,不料为人欺哄,丧失携资,落魄京师,其母因此变卖田产以遂其志,而家道由此中落。同治九年(1870),41岁始中举。光绪六年(1880),51岁始中进士,补户部江南司资郎。他为此特地刻了一枚履历闲章自嘲,曰:“道光庚戌茂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光绪十六年(1890)补山西道监察御史,任内巡视北城,督理街道,均尽其职。遇事敢于发表意见,也不避权势显贵,甚至当面折人、议论臧否,因此常常受人嫉恨,遭人诋毁。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战败,闻讯忧惧,咯血而卒,时年66岁。袁行云先生不无感慨地评曰:“其人品、词章、学问,俱有可称,是亦未可轻议也。”

嗜书成癖

李慈铭考运不佳,在官场也不甚得意,收入有限,寄居北京城的费用浩繁,经常举债度日。但据吴振芝从《越缦堂日记》中所见李慈铭先生收支状况分析,发现他每月开销金额中最庞大的费用,竟是买书。在他的日记里,常常记载他到书市疯狂采购的事迹。买书、读书、藏书,成为他自幼至老最为自豪快意之事。某年的冬天非常寒冷,李慈铭的钱全部花在古书上。他无钱买煤,他只好在冰冷中颤栗地熬过一天算一天。他熬夜读书,为求证一事,翻箱倒箧,辛苦非常。他却兴奋地说,“经义悦人,如是如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姓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