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性的美丽

《读书与旅行》第六个故事,"冰海中的独木舟"。关于美国“最后边疆”阿拉斯加之行。这是一个相当刺激,也很好玩的地方,处处可以体验冰河,天还不肯黑的地方。能欣赏到不少自然景观,但是旅游旺季似乎也是相当多人,订票能不能订到都是运气。詹先生在这里和同伴们游玩了丹纳利国家公园,遇到好玩的猎人,体验在冰河里划爱斯基摩人的独木舟。

最可爱的是这段,当他们向导的猎人本来兴致缺缺,不爱说话,再吃过詹先生同伴的牛肉干之后,拉开话匣子。

“你们吃白大角羊吗?”

“当然吃,很好吃的。”

“海豹吃吗?”

“我们这里没有海豹,但冬天食物缺乏的时候,我们会往海边走,海豹也是重要的食物,生吃最好吃······”

果然民以食为天。吃这个话题确实能缓解各种尴尬,只是生吃这也是够生猛的。但是在这天寒地冻之地,估计他们也没有什么别的好选择。可能生火都太困难了吧。

《读书与旅行》第七八九个故事,都是关于日本的美食,京都,休暇村,寿司。最后一个故事则是关于土耳其的美食。四个美食故事虽然是两天断断续续读下来,还是有些审美疲劳的,建议分开阅读。有些段落怎么读,怎么有好吃的味道。

我们都先盛了一碗,放上一大块鳗鱼,洒上一点山椒粉;我先扒了一口饭,嚼了几下,甜味一下子漫了开来,触电一般,这下子知道“人间国宝”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极可能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鳗鱼饭中的“饭”。那饭当然有酱汁,但师傅已经把酱汁和饭完全拌匀,每一粒米都裹上淡淡的棕色,深浅一致,光泽晶莹。入口时米粒软糯,甜咸适口,酱油中有鳗鱼油脂的香味和甘旨,应该也有糖,但甜味自然顺口,好像天生就应该如此。

这是在日本京都觅食的一小部分罢了。后面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有些写得很有共鸣,有些因为并没有类似经验,比较没有特别深的感触。总的来说,日本的美食似乎是很多人交口称赞的,的确值得去探索的。而且发现想吃特别顶尖的美食,一定要舍得下重金,并且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地寻找。詹先生就是这样的。

值得玩味的是,往往他刻意去寻找,抱着极大期待的寻觅美食的时候,考虑再三之后得到的美食,往往不会心底马上觉得很好吃。随性找到的美食,却会觉得十分有滋味。这估计就是随性的美丽。满怀书中别人评估的好吃的期待,考虑再三之后的食物,往往会失去本来纯粹的味道。参杂着太多思想,负重不起。随性而食,往往会觉得超乎想象,带着一点心中任性的美丽。人生中遇到的事情不也都是一样。过分期待,往往容易幻灭。惊喜常常藏在平淡岁月里。

总结一下,大部分故事都会有一两本导览书,两三个故事只是引用一些其他书上的故事或者人物,最后的附录从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引发的关于旅行探险文学的探讨显得有点莫名其妙。书上最后一个故事中,还发现了个错别字。估计是校队出版出现的小错误。值得一看,但是也没有梁文道说的那么夸张,他说,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这句话,看着觉得略刺眼。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没了解过这个人。大约因为读书少,从这本书中梁文道的序言中,腰封推荐人物,封面制作等不断强调詹先生的精彩履历可知,詹先生对台湾的传媒文化应该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梁先生这个论断,有点轻视所谓的大陆读者的意味。不知是否过度解读。也有可能,只是出版商们为了让书大卖的蓄意夸大?

就读完这本来说,詹先生的确非常爱看书,著作也十分认真,博闻强记,旁博引证,在外旅行除了爱参考书,尤其注重寻找美食,可能也因为其夫人是美食评论家的原因。重视文化交流,特别好奇,求知欲旺盛,是个性情中人。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出版传媒文化商人,因此出外机会很多,对各国文化皆有涉猎,涉猎一旦杂了,就很难精。因此,这本游记承载的思想是很值得一读,但读到后面,个人觉得他的叙事和描述语言还是略显单一。故事中的文化普及及时到位。后面的许多美食描述,还是不够简练,也有点相似,可能刚好也都是日本的美食,总觉得那几句描述经常变换出现。还有一些日语词在中文中的混用,看着也不太习惯。可能由于他工作中经常使用,但是这样混合在中文句子中加注释的使用,对不惯常看的人们来说,实在是一种理解挑战。因此前几篇故事还有得思考感悟一下,后面看习惯了,就存粹当过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看。

对于爱吃,爱玩,又爱书的人们来说,这本书的确是一本不错但不太好读的游记。因为他的故事篇幅还是比较长的,夹叙夹议,主题偏重旅游。

今天完结这本书也是一个美丽意外。阳光甚好,冲淡寒冷,看书的速度大增,何况最后几篇故事都是写吃的,一看就停不下。想吃美味顶级的寿司,想吃土耳其的烤肉,好奇被称赞那么美味的烤羊头是什么滋味,也想去更多美丽的地方看看。

然而,前提是有一副承受得住一切的好身板,以及一个能被我胡吃海喝花不完的钱包,再加上三两个方向感极好的吃货小伙伴。完美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性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