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

    函数或者方法(以下统称为函数),是我们日常编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们真的把函数写好了吗?
结合我自己工作中接触的代码和书中的建议,总结一些写好函数的要素。
    1.函数应该短小。这条建议更像一个评价标准而不是约束,因为单纯的约束函数的长度往往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函数的长度太长,我们则需要提醒自己“代码还没有写完”。如果按照下面的建议依次来规整自己的代码,函数的长度大概率会变得理想。
    2.函数应该专一。整洁的函数应该只负责一件事,并且负责好这件事。多功能的函数虽然一时省事,但是经不起扩展和修改,会随时间慢慢变得臃肿和低效。生命还很顽强,没人敢动,几乎和整个模块共生死。
    3.每个函数是一个抽象层级。在同一个函数中,不要存在不同抽象层次的代码。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函数A实现功能需要2步,第一步调用已封装好的接口获取数据,第二步实现对数据的解析。这时对函数A的来讲,第一步和第二步就属于不同的抽象层级。因此需要将第二步抽象成函数B,然后在函数A中调用函数B。这有点像模板模式的写法:上层决定流程,下层决定实现。上下层彼此独立,互不认识。
向下规则:在函数的后面跟着位于下一抽象层级的函数。
    4.函数应该具有合理的抽象,这也是非常普遍的问题。一个上千行的函数,尽管遵守了只实现一个功能和一个抽象层级的约束,但是里面充斥着各种彼此毫不相关的代码段。每段代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全靠注释去理解。功能不应该由一个函数来完成,而是一系列层次分明、精细分工的函数。
    5.函数的命名应该具有自描述的能力。而且随着层次的划分,很容易起名字把事情说清楚。如果函数带有参数,那么命名最好和参数的命名有交互。
    6.函数的参数个数应该尽量少,最好是0个。而且不要使用输出参数。
    7.对待try-catch代码块,尽量使用单独的函数来处理。不要把实现功能的代码和处理异常的代码放在一处。这会让代码的结构看起来非常的难看。想想看一段代码,每一两行就会碰到一个try-catch,throw不同的exception。这种情况下至少应该把所有的代码放到一个try-catch块中去,然后统一的catch每种不同的异常进行处理。更好一点的做法是,把try-catch转移至上游函数,本函数只保留实现功能的代码。
    书中提到的“使用异常替代返回错误码”我持保留意见。如果错误码属于正常的业务流程,则不该使用异常。因为我们不该使用异常去代替逻辑分支。否则的话,就可以使用异常。因为这样可以简化处理流程。比如函数内的参数判空逻辑,在参数为空就无法执行时,可以考虑使用异常去代替if-return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代码整洁之道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