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尴尬,倒逼产出

看着自己5年的聘期将近,不由得去思考这几年过得怎样?在与同学的聊天中,感觉到自己在体制内待久了,以至于丧失了市场的敏感和细微感知,避免巴甫洛夫式的反驳,而是需要认真听取建议本身,直面自己的困境,多主动一些,让自己在市场上溜一圈看自己值多少斤两,记录下名不副实的尴尬时刻,并以此为警醒,返回来倒逼自己每天都得产出,而不仅仅是为了学而学。下午偶然间在cnki上找到自己翻译和写的一些小文,心智的日渐成熟,跌跌撞撞中的自我放逐,经历这么个波澜不惊而心内汹涌的历程,也顿然踏实了许多。

想着天上的月亮,不能遥望而废止,而是想想一些看似遥不可及,但也尝试去把大象装冰箱里,拆解步骤,一步步去达成。同样的,目前的工作,也是一步步去开拓,把手上已有的用好,多开脑洞,多多尝试,相信自己的精力和涉猎领域的the sky is the limit。

  • 工作上,除了文字之外,内向的我,得主动与人沟通,主动展示自己,主动创造协作的机会,做那些岗位上没指明的但实有必要带来成效的活计,工作中的这些事项,做完之后,是谁最需要的?如何进一步优化满足。

  • 个人兴趣,从企业研究出发从生产者的视角理解这个活生生的世界。深入交叉地看手里持有企业的招股书、财报,而不仅仅是蜻蜓点水的掠过。站在长期的视角,季报、半年报就可称之为高频噪音而需要忽视,哪怕年报也只是短期,着力点应该在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其环境突变下的变化应对。“像企业经营者那样研究股票。”价值投资的语录,实在有必要写在贴身的字条上,在游离于有价值的思考的过程之外,随时拿出来比照一下,判断哪些是无用功,那些是需要耐些性子再深入一下,或有突破。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录尴尬,倒逼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