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号,《明月几时有》正式上映。
电影依据香港抗日史上“东江纵队”的真实事迹改编,以方兰(周迅饰)为代表,主要讲述了在上个世纪40年代沦陷下的香港普通民众是如何抗战的。
作为香港回归20周年主旋律献礼电影,在还未上映之前,《明月几时有》就已赚足了噱头。
许鞍华导演执导,久石让配乐,周迅、彭于晏、霍建华领衔,梁家辉、郭涛、梁文道、蒋雯丽、叶德娴等联合主演。
原本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部电影都足够让人期待。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受久石让配乐国产多出烂片的魔咒影响,当电影正式上映之后,大家的反响却是褒贬不一:
有的觉得导演的叙事节奏散漫,演员表演无力,看不懂到底想表达什么;有的却觉得电影还原了抗战时期人们的真实,演技集体在线,让人感动。
于是,导演和演员,这两个大家对电影最为期待的部分,在电影上映之后却成为争议最多的部分。
作为获奖无数的文艺片导演,许导素来擅长通过小市民的视角来表达主题,她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从他们的身上去寻找故事。
这一次也不例外,无论是方兰母女,还是其他的地下工作者,几乎都是属于小市民阶层。
导演试图通过这样一群最平凡的人,将那个动荡年代下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来。
然而,对于人文艺术来说,人,是一个很难把控的存在。
《战争与和平》何以伟大?
阅读过作品的人都会明白,这部书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托尔斯泰将一个小说家最难完成的事情完成了。
他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格局,并且,近乎完美地将这个格局中的各类人物都表现了出来,每一个都活灵活现,细致入微。
许导在《明月几时有》里面也试图创造一个较大的格局,试图去表现一群人,只不过结果有些差强人意。
我们不能怪许导没能力,只能说,她给自己设置的挑战点,太高……
然后说说电影里受争议的两个情节设置:一个是梁家辉的角色是否有必要;一个是方兰救母那一段的结局处理。
电影采用了回忆式的体式,让梁家辉饰演的角色出来给大家讲故事,间接充当旁白的作用。
很多人觉得,这个角色多余,完全可以剔除。
但个人见解,阿毛觉得,梁家辉这个角色倒是整部电影不可或缺的部分。
之前就说了,许导这次试图给自己设置一个较大的格局,而这个较大的格局又意味着难以掌控,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故事线过多不好串。
过多的故事线会加剧转场的困难,如何自然地将一个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将会是一件极度耗脑的挑战。
在面对转场挑战的时候,许导巧妙地插入了梁家辉的这个角色。
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叙事可以使导演能更好地把控故事的节奏。谈话语体和其他语体不同,它更自由,更具跳跃性。
所以当一个场景结束,镜头切回梁家辉的镜头,让他再给我们讲下一件事,就可以顺利地过渡了。
在这里肯定会有人说,“我还是觉得电影故事线薄弱,节奏松散,有点看不懂”。
相信我,没有梁家辉这个角色,电影就不只是有点看不懂了。
影片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在讲地下工作者们如何扩展革命事业,除了彭于晏的打斗逗趣,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应该就是方兰的母亲(叶德娴饰)被抓那一段了。
方母在帮女儿送文件的过程中意外被捕,得知消息的方兰急忙找到刘黑仔(彭于晏饰)。两人去视察地形,准备营救计划。
当看到这儿的时候,阿毛和大家一样,已经开始预期接下来激烈的打斗戏场面了。然而许鞍华导演却在这个地方停住,来了一个“收”尾。
视察地形时方兰察觉到了刘黑仔的不对劲,她当即明白,这次的营救是没有把握的,而且计划失败,自己的市区中队和刘黑仔的短枪队都将不复存在。
蓄积了一整部戏的对抗最后没有以群戏的打斗对抗结尾,而是创造性地回归到方兰这个人物上面。
对于期待打斗戏的观众来说,这是一个灾难;但是对于电影来讲,却是一个很棒的结局。
从预期的感官刺激冲突回归到人物的内心冲突,场面看似变小了,变平静了,但是却给了这部电影更大的戏剧张力。
看完电影后很多人在吐槽《明月几时有》让周迅失去了灵性,不再出彩。可是,这个场景里周迅的演技简直炸了好吗!?
一个小人物在面临大家与小家的抉择时的痛苦、矛盾,以及做出抉择后抑制不住崩溃的情绪……平缓的结尾处理方式,加上迅公子恰到好处的拿捏,小市民的大义在那一刻瞬间立了起来。
《明月几时有》去除了传统英雄主义的表现手法,除了彭于晏饰演的刘黑仔,其他人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你、我、他。
方兰是个天真的女教师,方母是个自私的小妇人,而阿四(王菀之饰)则是个胆小怕事的小姑娘……就是这样一群有着缺点、有着局限的小人物们,在国家危难之时,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何为家国。
要我评价《明月几时有》的话,我觉得这部片子其实是一次未完成的登顶。那感觉就像是许鞍华导演试图登顶珠峰,但只走到了半山腰。
虽然有缺憾,虽然是作为任务的献礼片,但总体还是值得去电影院一看的。
因为珠峰毕竟是珠峰,半山腰的景色也是有它的气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