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派文学作家马原出书了,你有作品还在等什么

先锋派文学作家余华、马原、苏童、洪峰、格非当年曾被誉为“文坛射雕五虎将”,如今,沉寂数年的“西毒”马原推出最新长篇小说《黄棠一家》,“东邪”余华与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评论家陈晓明都应邀为老友助阵,三人共同追忆不羁的青春时光,十分有趣。余华很少出席活动,但马原的活动一定会来,他说:“《黄棠一家》非常好看!我认真把书读完,读了三天,其实我可以一口气读完,但是因为现在老花眼,读一小时就要休息一下。”陈晓明也为老友点赞:“原来的马原是追求新奇怪的,现在他开始追求真善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要为老朋友的新书和写作点一个赞。”

先锋派文学作家马原出书了,你有作品还在等什么_第1张图片

马原一年多前才知道什么是Wi-Fi

今年65岁的马原曾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开一时之风气,不过这些年来他的生活跌宕起伏、漂泊不定,很长一段时间,连余华等老友都不知道他到底漂在哪里。住在云南山里的马原一年多前才知道Wi-Fi是什么,“我这个人的生活一直是远离人群的,只要下山回到人群,就发现什么都特别新鲜。不怕你们笑话,因为一年多以前突然给山上装了网络,我才知道什么叫Wi-Fi,之前很多年,好多朋友都说 牧民进城、进酒店、进商场第一件事就是大喊有没有Wi-Fi,没有Wi-Fi叫我们怎么活 ,原来我以为大家说这个话有什么典故,似乎是很幽默的事,我用上以后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对这个世界特别陌生。”

写了四十几年小说的马原在新作《黄棠一家》中一反惯例,比较形而下。他解释说,“因为前些年生了场大病,生病以后对世界的看法有一点改变,觉得人群和实在的生活离我近了。原来我可以天马行空,可以不管社会、不管其他人,但是生病以后一下打回原形,原来我也一天在吃三顿饭,我也得购物,我也得用劳动换钱养家糊口。生病之后再写小说的时候,好像就有了一点还债的心情,觉得原来是欠了我周边人的债、欠了读我小说的那些读者一笔债。对你们来说耳朵都磨出茧子的当下生活的种种荒诞和荒唐,对我来说特别新鲜,所以我是充满热情地写。”这样形而下的小说,马原打算写成三部曲,“我觉得现在这个世界特别陌生,好像什么事情都偏离了原来的样貌,尤其是价值观偏离得格外厉害。我们小时候关注的都是像马克思、达尔文、托尔斯泰这样的,现在大家关注的都是一些有钱人。我写这个黄棠,其实就是写的这种心情,就是我觉得这个世界出了毛病,和我儿时的世界是两样了。”

余华我们需要举人也需要江湖

几年前,余华的《第七天》曾被批评是新闻串烧,现在马原的《黄棠一家》也面临这样的质疑,“人家说你以为你写的主题新鲜,其实这些事不就是新闻串烧?听到这样的反馈,开始挺沮丧的,不过后来也挺高兴,如果今天的人不爱看,我就等30年,30年以后这些事重新变得新鲜的时候,那时候的人看,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说两句题外话,贾平凹的《废都》刚出来的时候一片骂声,但是我看了以后还是挺喜欢。我这本书的故事跟《废都》里的故事何其相似,今天看全是俯拾皆是的身边的热闹事,但是翻过今天,翻到昨天或者翻到明天的时候,其实是蛮新鲜的。”

余华认为马原的新书很好看,“我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老江湖写出来的书,一个经历了很多的人才能写出来的书。里面有一些细节或者故事,你或许能在别人那里知道,我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就发现,渥伦斯基的很多东西,我也知道。”这些年,余华听到太多对马原的惋惜声音,“说马原不写东西,瞎折腾,还有人讽刺,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但是我看完这本书的感受是: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有没有去开采。有一句老话叫 十年修成一个举人,十年修不成一个江湖 ,马原过去的作品像《虚构》这样的,类似于举人写的,《黄棠一家》这种书就是一个江湖写的,我并不是说江湖一定强于举人,或者举人一定强于江湖,我只是觉得我们需要举人也需要江湖。”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锋派文学作家马原出书了,你有作品还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