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分享
一、书籍简介与分享原因
《爱与自由》与《捕捉儿童敏感期》这两本书的作者孙瑞雪老师,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她是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先行实践者。她提出的“爱与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等理论,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界的新纪元。
最初接触到这两本书,是因为我的学生。我发现有些成绩很棒的学生,总是板着个脸,心情随着成绩的上下浮动而浮动。世界里除了成绩,没有别的。他们不愿意做广播操,不愿意上体育课,但凡有些许休息的时间,就用来刷题。他们中的一些人顺利地考入了理想的大学,然后却回头来向我诉苦,自己突然发现除了做题什么都不会,并不是一个受女生欢迎,或者吸引男神的有趣之人,恋爱屡屡受挫,好希望回到包办婚姻的时代。发现除了听从父母、听从家长,自己竟然不知道要怎样做主。哪怕偶尔做了主,还总想着去寻找正解。每当这样毕业的学生来问我,老师我该怎么办?我都会建议他去玩一些社交游戏(打牌)、去参与一些互动性强的运动、去参加一些志愿服务,在各种活动中去寻找自己的特点,松动自己紧绷的神经,去拓展自己生活的外延,发现身边的美好。
经过了好几例这样的辅导后,我开始了思考:
难道一个人在孩童阶段就只能是个“木偶”,到了成年发现问题后才开始思考该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由的“人”?能不能从小就种下“独立自由”的种子?
难道一个人对于爱的能力的感知竟要从恋爱的受挫开始?能不能从小就学习“爱的能力”?
如果在现行教育背景下,刷题之苦不可避免,孩子能不能通过强大富足的心理能量,帮助自己更好的度过,甚至成为人生中的财富?而不是经过十几年的“碾压”之后,成为一台高技能的机器。
由此,我开始从只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到了开始涉猎儿童心理健康,开始接触种下“爱”的种子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孙瑞雪老师是中国本土实践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先行者,既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又具有中国人的特点。这两本书,让我常读常新,对自己也有很大的教育,让我反思自己平时在与学生交流时的不足,同时也安抚我的心,解答了困惑我许久的问题,让我得到了心灵的释放。
二 分享过程
第一讲 儿童的世界
(一)儿童是自我发展,需要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对于儿童的教育,我发现家长们可以分为“快乐党”和“功利党”两派。
“快乐党”就类似信奉“做人嘛,只要开心就好。开心平安过一生,不也很好嘛。你看某某某,赚了这么多钱,也没怎么享受,就...”的“快乐”原则。这类父母常常只想孩子开心,快乐,不必太过辛苦。这一类家长会带孩子各处玩,或者就顺随着孩子的心意。
“功利党”就是类似信奉“再不努力就要被社会淘汰了,以后就要留到社会底层去啦,怎么办呀?”的“奋斗”原则。这类父母常常想着不要掉出自己的阶层,一代应该胜过一代,孩子应该有更远大的发展。那么就需要从小教育,刷题从孩子抓起。孩子会从很小开始就奔波于各个早教班。
那么,儿童的教育是该顺其自然,快快乐乐,还是该功利刷题,训练教学?
我个人觉得按照孙瑞雪老师的理解,应该是一种发现引导的顺其自然。完完全全的顺其自然,多少是一种放任不管。而纯粹的训练教学,是把人当机器看。
曾经有一位哈佛教授,想把孩子培养成天才。他每一分钟都让孩子在不断地“吸收”、“吸收”,孩子16岁就攻读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然而等到孩子18岁时,他却选择做一个售货员,他厌恶一切知识性的活动。这是不尊重儿童感受的所造成的后果。
儿童不是可以随意捏的泥人,他也是一个独立的精神存在物。
书中写道,“有多少人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相信他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在一个年龄段,孩子就喜欢玩水玩沙子,如果大人阻止他,他就会顽强抗争。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从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如何发展,指导儿童去抓什么、摸什么......蒙台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这好像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会发现,孩子学语言特别顺利,特别自然,不需要记语法、不需要背单词,就能够轻易的掌握本民族的基本语言,学会语言中的各个细节。这是因为儿童的语言能力是他自己作用于环境的结果。儿童是自我发展的。孩子对于语言的学习是“pick up”,而不是“learn”。
所以,狼孩是“狼”。虽然具有人的躯体,但是却不会人类的语言,不懂人类的社会,因为他没有人类的环境,只有作为狼的各种条件。
作为家长,你需要的就是认清儿童是会自我发展的事实,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这是顺其自然,但是也是通过你对孩子的观察,给予他想要的东西,这是一种发现引导。
这里,我想结合一条很多家长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双语早教是否能培养出双语宝宝的问题,结合我的读书体会,以此来说明儿童的语言学习规律。
通过《爸爸去哪儿了》等一系列明星亲子类节目,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的英语是相当的牛气。比如黄磊的女儿黄多多还与爸爸牵手代言了某英语机构,小孩子自信优雅地说着英语,着实让很多父母感到赞叹和羡慕。现如今的父母很愿意花钱在双语早教中。我见过有从出生开始就给孩子看英语绘本的,教孩子认东西时双语教学的,有每天在家教孩子背单词的,有把孩子早早送入双语早教机构等等。有些父母是认为小孩子学语言比起成人是容易得多,所以英语教学要从小开始。按照儿童的发展来看,任何事从小打个基础的思路是对的。不过,这个在操作过程中是需要注意很多问题的。一个不小心,孩子启蒙歪了,以后的发展跟着歪,却很难修正。
双语教学有效吗?当然有效,只是对学龄前的儿童收效甚微。除非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只说英语,或是像国际学校一样,老师全天只说英语,否则就是收效甚微。
像语言这种东西,死记硬背肯定是学不来的。比方,我们考高考、考四六级、考雅思托福,背了很多单词,但是考完试后,能记得的还剩下几个?往往只是记得还用得上的几个。真正的语言学习不是刻意地学习语言的词汇、语法和结构,而是一种理解和表达。即使是成人,但凡有过一段时间的出国经历,对该国语言的学习就会长进非常大,因为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了情境。语言是需要大环境的,而且需要持续地大环境。
儿童语言的敏感期是0到6岁一直存在的,孙瑞雪老师说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每到一个时期,对语言的敏感点有所不同。“儿童对语词的使用和解释来自真实的生活,来自语言环境,来自自身体验和语言的配对,来自听妈妈和老师阅读时对自己内在的体悟,来自同伴,来自自由地使用语言,来自成人的语言环境,尤其来自父母和教师。当父母和教师的语言简明准确时,孩子就有了发展语言的环境。”当父母和教师给予的语言环境良好,准确,优美,那么孩子通过模仿就会学习到准确,优美的表述。反之,亦然。所以,如果父母自身的英语水平不过硬,口语不标准,或者选择的早教机构从教人员资质不够,那么绝对是专业坑娃三百年。与科学育娃的路上,南辕北辙。
不过,给儿童进行英语的启蒙,也并非不可以。只是,需要注意方法。在0到6岁的时候,是一个磨耳朵的过程。可以给孩子无意识的听听儿歌,看看动画片,不需要特意让孩子了解意思。在这个阶段,儿童需要的是“辨音”和“模仿”,是对于另一种语言的熟悉感和亲近感。当有了足够的input,就自然会有output了。
(二)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来自感觉,感觉是来自儿童的内部
“功利党”的家长总是认为外界给儿童一些印象(信息),儿童接收了这些,并经过反复练习,就能发展智力。
比方在书中孙瑞雪提到,“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家长是一位幼儿园的园长。她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小孩子出生后不久,她就在门上贴个门字,在瓶子上贴上瓶子...不断地把孩子抱过去给孩子读,不断地这样做。孩子4岁多的时候,就已经拿着书本开始阅读了,而且加减法都会。她自认为她的孩子非常非常聪明,因为她的孩子掌握了很多东西,尤其在阅读方面。接受蒙台梭利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她不太同意蒙台梭利教育的某些观点。她认为用外界事物不断地刺激孩子,使这些事物留在孩子的大脑中产生某种印象,这就是智力状态。”
然而,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感觉来自于内部。”儿童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这个瓶子里灌东西(我们一般认为在瓶子里的东西就是他的智力。)
这位家长的做法可以使孩子达到一定的智力状态,然而,却不能保证真实的掌握状态。这样的孩子常常看起来不自信、不坚强、不果断,好像什么东西只要外界不反应,他就不能确定,他不会洞察,不会深入思考。他不能综合地将所学的东西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加以应用,一开口就是知识,但他的知识同生活无关。
拿刚才所讲的语言敏感期来继续举例,有的天价双语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教出的孩子确实看到苹果能说apple,看到鸟能说bird,但是长大了后英语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是被强灌的,儿童的记忆力很不错,所以记住不是难事,但这是短期记忆,时间一久,就会忘记。作为不太懂儿童发展规律的家长,会把孩子记住了多少东西作为对这个幼儿园,这个早教机构的考量标准,殊不知,这样做是把孩子的潜力给抹杀了。
而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就会变成我看到的一些孩子。在我的课堂上,有些孩子总是不断地在等待着笔记,不愿意自己开口去讨论,去思考。希望所有的东西都是老师或是同学整理好,然后“喂”给他即可。我不会简单地把这个理解成是孩子懒,我觉得是没有思考的习惯,没有探索的习惯,没有自己独立的习惯。目前,我能做的,就是给时间强迫孩子去主动的思考,但这不会对所有人有效。你永远无法改变一个不想改变的人。当孩子到了高中,出现这样的状态,我觉得已经很可惜,几乎是不可逆。以后到了工作岗位,也许会有一些改变,但这种改变依旧被动。其实,在孩子在儿童期,如果家长没有只是一味的“灌”,要求孩子机械的“背”,这些孩子现在就不会这么没有活力。
那么什么才是感觉呢?
孙瑞雪在书中写道:“比方大家听讲座,印象最深的一定是你们自己有所体会的那部分内容。你只能听见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必定是你的感觉最深的那部分,必定跟你的经历和心理状态相契合。”
她举了一个自己孩子的例子。“我的儿子1岁多的时候还不太会说话。当时我心里有点儿着急,我想他是不是有点儿迟钝?急得我都要到医院去给他看舌头了。我家有个教棒,我就拿着这个教棒,给他指灯。我说这是灯,灯,灯。指完以后我又指着书说,这是书书书。我天天抱着他,给他指这指那,家里都指遍了,每天重复。但孩子依旧木木呆呆的,什么表情都没有。...当他2岁零1个月的一天,他跑出去玩,外面停着一辆卡车,他要上卡车,我就把他带上去。那时候正好是夏天。宁夏夏天的旁晚,天空的蓝色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湛蓝湛蓝的,非常的广阔和深远。那种感觉会终生留在你的记忆里。我的孩子就扒在车栏杆上,仰视着天空。他看了很久,我不知道天上有什么东西吸引他。我说天,我的孩子就说颠。他第一个会说的字竟然是天,他那个大舌头一个劲儿说,颠颠颠。当时我很震惊。过了一会他就不断指着天说天天天。从那一刻起,他见着人就拉人的手说,天天。一连说了3天。”这里其实说明孩子观察天时,天触动了他,他对天有感觉了,恰恰这个时候,孙瑞雪又将这个词教给了他。
所以,其实,词语捕捉住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明晰的属他的对象。蒙台梭利说,这个东西就叫智力。智力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我认为,就是从形象发展到用抽象去固定。所以,“功利党”家长所谓的“教”是,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其实,我们并没有尊重孩子的感觉,也不知道孩子的感觉需要多久时间,感觉的点在哪里。你让孩子看一朵花,他可能注意到花上的一个点,这样的“教”会把孩子教糊涂,你的词语不知道把什么概念化了,你的词语对孩子对你都不知道表达了什么。这样的孩子上了学,就容易头脑不清,思维能力弱。长大了,也很容易稀里糊涂。
所以,由此可见,儿童的感觉才是发展智力的重要因素。当孩子没有感觉的时候,我们不断强制孩子,教给孩子东西,有的人话还特别多;当孩子处于某种感觉中的时候,我们不但看不到机会,反而打扰他,把他的感觉破坏掉。这样,儿童内在的观察和感觉,就在这种强制过程中丧失殆尽。
从我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来看,有些孩子为什么小的时候成绩很好,进入高中后非常落后,其实跟他的潜能耗尽有关联。在小的时候,发展了很多机械化的“智力”,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当考题属于简单的重复操作时(小学、初中的考试大多比较基础),孩子的差异是不明显的。但是,一旦进入高中,考题开始变得像能力化发展时,这些孩子就无法适应。并且,这些孩子中,相当一部分人属于还是比较努力的,这就更令人感到绝望,生出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是这样,世界是不公平的,类似这样的想法。到了大学就更是如此,大学的课程更为自由,这些孩子就产生了迷茫。
小结: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精神胚胎,家长只是儿童的“造物者”,却不能使儿童的“掌控者”。他由你带来世界,但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最后,我想以泰戈尔的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分享。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