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当你醒来时阳光已经照进了你的窗户,而奇怪的是,你设置好的闹钟竟然没有响。你看了一眼那个闹钟,发现它上面的时间是凌晨3点43分。and so on
用户体验并不是指一件产品本身是如何工作的,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当人们询问你某个产品或服务时,他们问的是使用的体验。它用起来难不难?是不是很容易学会?使用起来感觉如何?
用户体验设计通常要解决的是应用环境的综合问题。
视觉设计选择合适的按钮形状和材质,要保证它在咖啡机上能引起用户注意;功能设计要保证这个按钮在设备上触发适当的动作;用户体验设计则要综合以上两者,兼顾视觉和功能两方面的因素,同时解决产品所面临的其他问题。
产品越复杂,确定如何向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就越困难。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每一个新增的特性、功能或步骤,都增加了导致用户体验失败的机会。这正是为什么产品设计必须将用户体验设计纳入考虑范围的原因。
1.想到了《我的互联网方法论》里面说的用户体验
2.简而言之,如果你的用户得到一次不好的体验,他们将不再回来。如果用户在网站上体验尚好,但是,在你的竞争对手那儿感觉更好,那么他们下次将访问竞争对手的网站,而不是你的。
3.转化率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来衡量用户体验的效果。转化率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来讲尤为重要。
用户所体验的每一件事,对你来讲都应该是经过慎重考虑和论证以后的决定。实际上,设计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费用,你可能不得不在各个方面做出妥协。但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保证了这些妥协不是随机决定的。考虑用户的体验、把它分解成各个组成要素、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它—只有这样,你才能确保你控制了决策所造成的全部结果。
1.网购例子
你到达网站,寻找你想买的东西(也许使用搜索引擎,也许使用分类目录),把你的信用卡号和邮寄地址告诉网站,然后网站则保证这个产品将递送到你的手中。
2.这个清晰、有条不紊的体验,事实上是由一系列完整的决策(大大小小的决策)组成的:网站看起来是什么样、它如何运转、它能让你做什么。这些决策彼此依赖,告知并影响用户体验的各个方面。如果我们去掉这些体验的外壳,就可以理解这些决策是如何做出来的了。
a表现层
在表现层(surface),你看到的是一系列的网页,由图片和文字组成。一些图片是可以点击的,从而执行某种功能,例如把你带到购物车里去的购物车图标。一些图片就只是图片,比如一个促销产品的照片或网站自己的标志。
b框架层
在表现层之下是网站的框架层(skeleton):按钮、控件、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
c结构层
与框架层相比更抽象的是结构层(structure),框架是结构的具体表达方式。
框架层确定了在结账页面上交互元素的位置;而结构层则用来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在他们做完事情之后能去什么地方。框架层定义了导航条上各要素的排列方式,允许用户可以浏览不同的商品分类;结构层则确定哪些类别应该出现在那里。
d范围层
结构层确定网站各种特性和功能最合适的组合方式,而这些特性和功能就构成了网站的范围层(scope)。
比如,有些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了一个功能,使用户可以保存之前的邮寄地址,这样他们可以再次使用它。这个功能(或任何一个功能)是否应该成为网站的功能之一,就属于范围层要解决的问题。
e战略层
网站的范围基本上是由网站战略层(strategy)所决定的。
这些战略不仅仅包括了经营者想从网站得到什么,还包括了用户想从网站得到什么。
这五个层面—战略、范围、结构、框架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基本架构,只有在这个基础架构上,我们才能讨论用户体验的问题,以及用什么工具来解决用户的体验。
带着“我们想要什么”、“我们的用户想要什么”的明确认识,我们才能弄清楚如何去满足这些战略的目标。
用文档来定义产品需求,这件事很麻烦,但是你必须要做。这是由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原因#1:这样你才知道你正在建设什么
原因#2:这样你才知道你不需要建设什么
了解你“不需要做什么”也就意味着知道哪些是你“不需要马上去做”的东西。
内容和功能看去很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但是当它们在定义范围层的时候,它们所用的方式是非常相似的。
1.一些需求适用于整个产品。品牌需求是最常见的一种;某些技术需求,比如支持浏览器和操作系统,是另一种。
另一些需求只适用于特殊的特性。
2.最用之不竭的需求源泉总是来自用户本身。但更多的时候,你的需求将来自与项目利益相关的同事—那些在企业中总想影响你的产品的人。
换句话说,文档不能解决问题,但定义可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文档有多厚或有多详细,而是要足够清楚和准确。功能规格说明不需要包含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只需要包含在设计或开发过程中出现有可能混淆的功能定义。同时功能规格说明也不需要展望产品未来的理想化状态—只需要记录在创建这个产品时已经确定下来的决议。
不管怎么样,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反复审视战略目标,那么你极有可能是太早地进入了需求定义阶段。
如果你的战略计划或愿景文档在战略目标的范围内制定了一个清晰的优先级别顺序,那么这些优先级别应该是决定是否采纳人们所建议的相关特性的首要因素。
结构层是五个层面中的第三层,它也适当地将我们的关注点从抽象的决策与范围问题,转移到更能影响最后的用户体验的具体因素。
交互设计关注于描述“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
用户对于“交互组件将怎样工作”的观点称为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内容元素是一个位置还是对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网站能够将这些内容元素从头到尾一致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有时候将此元素当成位置,有时候又当成对象。
信息架构研究的是人们如何认知信息的过程,对于产品而言,信息架构关注的就是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合理并具有意义。显而易见,这对于所有以信息为驱动力的产品(比如公司的网站)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而它对一些功能驱动的产品(比如手机软件)也会有很重要的影响。
在充满概念的结构层中开始形成了大量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来自我们的战略目标的需求。
在这个五层模型的顶端,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产品用户会首先注意到的地方:感知设计。
就如同不应该拿用户体验的任何一部分来碰运气一样,你也不应该靠运气来完成自己的开发过程。
当我向客户描述问题的时候,我常常使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用户体验开发过程:它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了解你所参加的比赛类型才能用适合的方式去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