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18最后的日子

受祯哥的启发,决定写一篇回顾/展望的文章给2019年底的自己。

制定一年的计划和目标是我还不曾成功驾驭的项目,得好好应对这个挑战。

首先仿照战友的回顾表格,写下这一年的得意与失意。

写在2018最后的日子_第1张图片
荣耀 vs 低谷

回忆确实痛苦,尤其是年底的时候。

                                    1

                                工 作

工作上,这一年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去年底高层震动引起的风波,今年终于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我。好多事,至今想来仍然唏嘘。

领导层洗牌,直属领导升职,数次找我谈话稳定军心,不巧有个机会去另外一家公司,虽然不舍得,我还是提了辞职申请。

但领导为我争取到了不错的待遇,对部门前景也满怀希望,于是我留了下来。可是她却在共同奋斗了不到两个月之后就离职了。那段时间,极度灰心之外,我还承担了数倍于以往的工作。无处诉苦,自己选的,再苦也得走下去。

雪上加霜的是,靠谱的同事相继离职。手下一个得力干将,年初回老家发展了。另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同事也在积极寻找下家,我建议领导挽留,但领导不肯,终于也离开了。

想起上次聚会时,前同事说的,“***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公司氛围很好,同事就像家人一样”。从一个新人一路走来,志同道合的人越来越少,而我最终也成了孤独的行者。

还好,挺过来了。

多年职场生涯,总结了几条经验,是为工作原则。

不仅为老板打工,也要为自己打工。前者取得收入,后者获得资本。

刚来公司的时候项目少,我也会在上班时间看闲书。但慢慢地,深入到工作中,自主空间变大,承担的责任更多,也更多地考虑项目,为公司取得更多营收的同时,自己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

如今管理新人,不禁为那些在工作上应付了事的员工着急。首先一点,员工的工作态度在领导看来一目了然,效率低下又不勤奋的员工表现出的是不乐观的成长性,不仅晋升无望,还有被淘汰的危险。这会丢掉现有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员工若不能晋升、让自己的能力增长快于年纪的增加,其竞争力是下降的——迟早会有要求薪资更少、更有活力的年轻人取代你。这会砸掉你的饭碗。

怎么做?学习。

向效率高的同事学习工作方法,模仿领导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研究行业发展的逻辑和趋势,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尝试去解决它……这很累,但是相信我,绝对值得。

我虽然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10年,但是方向换了几次,最初做蛋白,后来做细胞,再后来做assay。每次都是从头开始,快速进入一个领域,靠的就是不断思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模仿领导处理问题的方式、尝试-犯错、积累经验,一路走来,仅“主动”这两个字就得到了足够的认可。

不要只为金钱工作。我们对钱的敏感度是会下降的,加薪后的头几个月会很兴奋,但很快就会适应。如果金钱是工作全部的动力,你很快又要为更高的待遇跳槽,直到那待遇所匹配的工作量压垮你。

争取待遇无可厚非,很多时候你挣钱的多少是你价值的体现。但是关注一份工作带给你的成长性更重要,如瑞·达里奥所说,不要让你的收入增长快于生产率。潜心练剑,不要急躁。

积极寻找工作带给你的成就感、使命感,不要把工作和兴趣割裂开。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都是你的生活,尽量保持一样的节奏。很多人等节点,相信等我怎样怎样就好了,以此安慰自己暂时的不如意。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不如意你就已经输了。

说起2019年的职业规划,最重要的目标仍然是再上一个台阶。不过我已不再急躁。我要梳理出自己做过的100个项目,从流程、经验教训、规律、底层逻辑,到平台优势、个人能力,清晰地画出自己的职业经历。辅以大量、系统地专业文献输入,并持续输出。重写简历,寻找机会。

                                    2

                                家 庭

18年的春节是在东北老家过的,上一次在老家过年是十年前。我的人生开始有好多的十周年,这或许可以解释我为什么总是老气横秋。

十年来,结了婚,从生第一个小孩后的各种不方便出门,到这一次带了两个小孩坐飞机转火车,当然还是很累,但是已经不再害怕麻烦——我渐渐明白这就是我今后的生活,越早适应越好。

可惜在家待了半个月,也没下雪。

带小孩各处去走走看看,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看各处的风土,也经历些“苦”,也经历些“甜”。不过还是走的少了一些,新的一年要做好计划,多去一些地方。

这一年,女儿的舞蹈班停了,上了英语班和绘画班。

舞蹈班半途而废早有征兆,决定不再委屈小孩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之前,我思想斗争了好久。后来决定了,只是因为相信,还会有让女儿更喜欢的舞蹈,不要被敏感期和坚持到底这样的话绑架了。不再因为去舞蹈班和女儿各种拉锯,感觉好多了。

另一方面,我之前是怎么都不会想到要送小孩去英语、绘画这类的兴趣班的。可是暑假一口气把两个班都报上了。

英语启蒙一直在做,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得很好,去兴趣班除了浪费银子,还会损害小孩的学习热情。绘画班就更是,不是有研究说小孩9岁之前不要学习绘画技巧么?

为什么会改变呢?女儿很喜欢热闹,很喜欢活泼的外教授课氛围,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画画……学什么不重要,学到了多少不重要,社交重要,怎么学重要,这些是我们在家里没有办法给她的。

越来越觉得,教养这件事,需要个性化。你的小孩只有你了解,而你有责任找到合适的方式。

说到家庭,夫妻关系是绕不过去的。

结婚九周年,似乎没什么特别的,还是在忙孩子。《亲密关系》讲到小孩对夫妻关系有强大的破坏力,深以为然。

小米说,“这一年家庭还算和睦,也和以前一样想过离婚——哪能不想呢——但总还是平息下来,而且越来越平息。相处融洽”。我对前半句深有共鸣:“哪能不想呢”!

每次冷战,心里就想,“一定要做到离开你也可以好好的生活”。而平息下来,通常是因为健忘,忘记为啥吵架或者冷战,然后就过去了。

那篇写明星离婚的文章里,提到了婚姻里三个危险的信号:

付出得不到理解让人心中委屈
无话可说让人厌倦疲累
为了孩子维系婚姻更让生活死气沉沉

引用杨澜的话,告诉我们维系婚姻的纽带从来不是金钱,更不是孩子,而是夫妻两个人的共担风雨。

对照着想了想,还不是那么危险,纽带似乎也没断掉。

如果没有小孩没有老人的“干扰”,还是可以很好的——说这话有推卸责任之嫌,成人的世界只有trade off,这一切都是我的选择,会不会变好也是我的选择。

新的一年还是要执行关系改善计划。要去更多的地方,要一起共担风雨。

                                    3

                                生 活

似乎是一夜之间发现:自己没有制造快乐的能力。曾经以为自己是个乐天派,多坏的事情都能想到好的方面。可是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小孩之后,却常常不快乐。

太容易被他人情绪干扰是我的弱点。打小被妈妈影响,察言观色,敏感于别人的看法,胆小、取悦他人是我的本能。在结婚之前,我甚至觉得这些天经地义,虽然困惑,但不迷茫。

直到我发现可以有一种没有条件的爱(我现在明白妈妈给我的也是没有条件的爱,只是她把它包装成了另一副样子),敏感与自我之间,委屈和不甘之中,痛苦、摇摆一度让我喘不过气来。我害怕自己变成一个传递不快乐的妈妈,又因为不能全然接纳自己变得更加不快乐。

为了让自己快乐一点,我做了很多尝试:

健身——多巴胺让人快乐,好身材也愉悦身心啊,不过今年跑步时断时续,游泳圈也还忠实地贴在身上
冥想——那么多人说好,可怎么就那么难
快乐日记——嗯,日记都没坚持下来,快乐的事真少啊
社交——偶尔的朋友聚会远比带娃开心,可惜大家都忙,今年的聚会屈指可数。

怪不得不肯开心,肯开心的机会太少了。

还好成功地做了几件避免不快乐的事。

首先想明白了“险益比”这回事。用做一件事所需的付出除以可能的收获,如果结果大于一,就值得去做,否则就放弃。为此我心安理得地让房间显得杂乱,小孩衣服上洗不掉的污渍也不再多浪费洗涤剂,但是下班回到家再累也会陪娃玩游戏,和另一半吵架再生气也不脑补负面情绪,对,胡思乱想的收获是负的。

还有一样是终于开始设置定投,不再每个月去看,节约了些许精力和时间。

远远不够。

不开心的事情几乎每天发生。解释不佳状况的万能词汇是“状态不好”。情绪、体力都有节律,起起伏伏,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伏多于起,有的人起多于伏。接纳,是个好选择,更好的选择是积极地调整。

对我来说,最不能接受的是生活不在掌握之中,可偏偏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远离不喜欢的东西。如上一节中说到的,成人的世界只有取舍,说到底还是幼稚地渴望与自己能力不符的东西。

新的一年,从建立些提升生活质量的习惯开始积攒能力吧:早起、健身、有爱的早餐、旅行、聚会……

                                    4

                                成 长

写作确实让成长有迹可循。

这一年复习了半部专栏文章,完整地读了10本书,学习了4个新课程,另外梳理、翻译专业文章若干,这些基本都体现在了2018年更新的这58篇文章里。

一开始是为了有东西输出不断输入,后来读书、看文章都想着如何输出。思考具象化已成为习惯。而这个习惯大幅提升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志愿者的那一个月想明白了自己的写作与新媒体写作无关,也开始沉下心来钻研专业。遗憾的是,去年开始斗志昂扬为之奋斗的舰队公号却停更了,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我们还没有清晰定位。我们不怕辛苦,怕的是不知道所为何来。

处于兴奋状态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热情能够持续的时间。就像刚加入不出局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不可能所有小伙伴都践行成功,但还是认为自己不会是提前出局的那个;就像百天复盘时,我觉得可以通过一年的写作实现日更,结果勉强周更而已。

因为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以我对打鸡血的热情都抱有谨慎的态度。不是怕热情,怕的是半途而废之后的沮丧。经历过很多次半途而废,有的是及时止损,更多的是对自己做成一件事情的信心的打击。不过最后还是会与自己和解,告诉自己还有下一次。

成长是to be better,所以,如果下一次机会又出现,让我们做的更好一些。

这一年做了一些突破自己的事,也尝试着以开放的心态接触更多的新东西。但是一直聚焦不足,也时有退缩,付出还不够。

新年到了,但是除了新年的装饰和祝福,很多东西都还是老样子,现状不过是过去所有努力的叠加。所以,新年还是会有沮丧,会不开心,憧憬计划再有条理,也可能被现实击碎。

不过那有怎样?新的一年,还是会读书、写作、尝试更多新奇有趣的东西。在年底看今天写的文字,再写下成长一年之后的感悟。

致2019年在路上的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2018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