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教育不等于幼稚的教育

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为它的对象早于学龄儿童。它的功用,正如培植苗木,实在关系于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推而广之,关系于国家社会。

                                  --“幼教之父”陈鹤琴

0-6岁的幼儿,身心稚嫩,因此关于他们的教育也称为幼稚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这个时期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虽然称之为幼稚教育,但幼稚教育绝不等同于幼稚的教育

我们做过两项调查,一项是关于“小朋友在幼儿园都做什么”的街头随机访问,得到最多的答复是“就在玩吧”、“吃点心和睡觉啊”、“学123、aoe喽”......。另一项是“家长对于幼儿园的要求”的调查,90%以上的调查者表明,对幼儿园的要求是“关心每一个孩子,不打骂孩子、能让孩子吃饱、不强迫孩子睡觉、天好的时候能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通过这两项调查,可以反映出当前社会多数人对于幼儿教育的一些刻板印象:

1、大家给幼儿教育工作的社会定位是类似家长与孩子关系属性下的,无法标准化的笼统的“爱和关怀”,赋予的属性是“看管孩子”,工作的内容是哄骗小孩吃喝玩乐。

2、大家多数在用选择保姆家政机构的要求选择幼儿教育机构,要求之低,甚至都没有“教育”的内容。

然而,这些真的就是幼儿教育应该有的真实面貌或者核心价值吗?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就应该是高级保姆,只帮忙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吗?畅销作家罗伯特·弗格汉姆(Robert Fulghum)在《生命中不可错过的智慧》一书中提及「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 (所有一切真正需要知道的事,我在幼稚园就已学过。)」

0-6岁,真的如此不可思议和重要吗?他们只是些什么都不懂的小人儿啊!

如果你这样想,请暂且摘下有色眼镜,认真看看短短的6年间,这个小人发生了什么:

== 生理的发展 ==

他们要让自己的身高增长近2.5倍,体重增加近10倍,他们要学习使用自己的身体:从一动也不能动,到站立、行走、跑步、跳跃,深度开发手的使用技能,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也要学着帮助别人......每一项成人看上去简单无比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需要机会进行无数次的练习才能完成。

== 智力的塑造 ==

人的一生中,0-6岁时的智力发育最为迅速,幼儿期大脑1个月的发育速度等于成人10年的发育速度,约9成的大脑发育在6岁前形成。50%的智力在4岁前形成,所谓的聪明不是脑细胞有多少,而是脑细胞间的突触连接有多少。脑突触就好像藤蔓一样,某种外界信息刺激的越多,脑突触就成长得越快、越密,在某方面智力就发达。因此,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不断的接受各种外界信息,激活孩子的大脑突触。

(突触:连接脑细胞的神经节点,也叫神经元。)

幼稚教育不等于幼稚的教育_第1张图片
0-14岁大脑神经突触发展

== 思维的形成 ==

知识和技能,在漫长的人类发展长河中,只是静态和短暂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它们可以轻松的被我们在互联网上查到,会被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替代,更有可能很快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淘汰。但正确高效的思维方式,却可以让人在处世处事时事半功倍,决定人一生的格局。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需要科学系统的指导。

== 情感的培养 ==

完整的情感才有完整的人格,儿童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只有学会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孩子才能身心健康成长,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关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奠定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础。幼儿需要在0-6岁阶段,从情绪外露、不稳、容易变化等逐步做到情绪稳定积极,情绪认识准确、表达恰当,并促进高级情感的萌发。

== 性格的塑造 ==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初步定型了。孩子需要建立对错的概念,有求必应,必致骄横无理;有求无应,必致自卑消极。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重要。

是的,这短短6年,实现的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从0-1,从无到有的跨越,他们努力让自己适应和融入成人的世界,这是一段快乐也充满艰辛的路。这条路不可逆,但这个时期的教育环境却是培育一个“全人”的关键!孩子,并非想象中的幼稚,需要我们用心发现他们的光芒;学前教育,也远比大家想象的复杂,更需要有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成熟、系统的幼稚教育体系,以及高水准、高专业度的幼教人士,让幼稚教育不再是幼稚的教育,回归本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幼稚教育不等于幼稚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