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起决定性作用(魏晋部分)

何为起决定作用的人物事件

起决定作用的历史人物,就是大的格局下,凭个人的超强能力,改变历史的路径,甚至反过来影响格局。

依据此标准,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不太重要,没有朱元璋,也有李元璋、王元璋取代蒙元建立新朝,至于新朝的体系怎么建,则属于另一课题。也许张良也不太重要,没有张良,项王贵族集团还是会被刘邦无产者集团击败,只不过少了张良高超的谋划,可能刘邦获胜的时间会推迟几年而已。

但比如知名度不太高的顾荣,重要程度就高于朱元璋、张良。晋政府衣冠南渡,在江东延续汉魏君统,挖掘隐藏在事件与文字背后的线索与真相,大的格局下,非单一路径,而呈现可选路径,选择权在顾荣等江东门阀手中。

顾荣选择支持晋政府,后人看到的历史结果与记录,就是东晋的偏安一隅,延续大一统。顾荣不选择支持晋政府,后人看到的就是割据的第二个东吴帝国,或许大一统的路径从此永远终结。

起决定作用的历史事件,就是事件会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改变路径甚至影响格局。反之,就是历史路径的终点,不因事件的结果而发生改变的事件。

依据此标准,董卓被王允与吕布杀害,被当时与后世列为大事件,其实是无关紧要的事件。此事件微不足道,不是因为关东联军已经解散,李傕与郭汜代替了董卓的角色,而是因为:东汉王朝名义尚存,但事实上已经解体。董卓在不在,或者中央政府是由董卓,还是王允,或是曹操执政,都无法改变格局与路径。

东汉王朝是“三代以下,风化之美,未有如东京(洛阳)之盛”的时代。

东汉的京师洛阳,招收了约30000名国立大学的学生,参照东汉的人口数据(约5千万),相当于今日的首都北京,中央政府开办国立大学,招收约80万学生(也是后备干部)。
东汉重文教,但30000名接受经世致用教育的学生,能够进入政府实现抱负的,比例非常之低。绝大部分人的归宿,不仅无法执政,连参政都无资格(东汉没有人大政协式的组织)。这些人的余生,绝大部分只能投身议政(评议朝政)。评议朝政之后,就是结党(明代东林党的提前预演)。

洛阳招收30000学生的多米诺骨牌,直接效应是党锢运动,而间接的效应,则是维系东汉王朝的向心力趋于瓦解。

蜀吴虓亭之战,对当事人的影响很大,比如:陆逊一战而成名,奠定其在东吴的地位。刘备羞愤而一病不起,死于永安城。但虓亭之战对历史的作用微不足道,能够在虓亭战役改变历史轨道的,是曹丕,而非陆逊与刘备。

曹丕如攻击东吴,东吴必将被瓜分而亡,曹丕当旁观者,虓亭战役就只是一场毫无价值的士兵消耗战。不管虓亭的战果如何,蜀吴都无力真正击溃对方。不管虓亭的输赢如何,蜀吴战后还是会和好如初。

观察官渡之战,荀彧与荀攸的行为,不仅改变了官渡之战的结果,也影响了历史的路线图。

荀彧的回信,提醒曹操务必不可撤离官渡,荀彧说:“此用奇之时,机不可失”。后来曹操果然冒险发动乌巢突袭战(许攸提供情报也是原因),从而扭转了不利局面。

袁军主将张郃提出投降,留守曹营的曹洪犹豫不决,不敢答应。荀攸提醒曹洪不用怀疑张郃,要接纳其投降。张郃的投降,使袁绍受到沉重打击,大军因此崩溃。

官渡如袁胜曹败,或许由于袁绍个人能力不如曹操,收拾残局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但不会有意外出现、从天而降的曹魏式过渡,历史的路线图,将遵循时代的规律行进,袁绍家族将直接建立东汉王朝的2.0版王朝,即等同于后面出现的西晋王朝。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睿听说诸葛亮已经到达汉中,打算做先发制人的攻击,询问孙资的意见。孙资说:如果我们讨伐诸葛亮,不但道路险阻,而征集兵力,费用增加,天下势必一片混乱。所以,不如只用现有部队,把守险要,足以使敌人恐惧,疆场平安,只要数年时间,中国(曹魏)强盛,吴蜀自己就会疲惫萎缩。

王夫之认为:诸葛亮北伐无功而返,是因为对坐不应战、漠然处之的魏军毫无办法。

孙资的策略,制定于魏蜀战争之前,收效于几十年后,抗拒诸葛亮,挫败姜维,司马懿始终坚守的就是这个战术。(王夫之《读通鉴论》:拒诸葛,挫姜维,收效于数十年后,司马懿终始所守,此谋也。)
孙资的片言,确定魏蜀竞争的格局。

曹魏开国,曹丕拜华歆为相国,曹丕说:“此三公(钟繇、华歆、王朗)者,乃一代之伟人,后世殆难继矣。”
据河南出土的《上尊号碑》(《劝进碑》)所载,魏国诸臣上劝进书,要求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曹丕,华歆在劝进诸臣中名列首位。
曹魏帝国的三公,被曹丕列为“一代伟人”的华歆,其主要的贡献在于积极参与曹魏篡夺的禅让程序。禅让程序不可或缺,但并非决定历史路径的事件。禅让只是仪式,关键在程序之前。而在此之前,华歆的贡献,正如华歆离开孙权时的自我评价:“今空留仆(华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运筹帷幄与法家手段,非华歆所长,华歆在曹魏开国实乃无用之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为起决定性作用(魏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