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身边的“loser”,因为他们可以教会我们更多。

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要向身边的成功者学习,远离身边的“loser”。殊不知,成功者的经历并无太多值得借鉴,因为他们的成功当中有太多“运气”的因素。

正如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 Frank)在他的书《成功与运气:好运和精英社会的神话》(Success and Luck:Good Fortune and the Myth

of Meritocracy)所讲:如果你认为精英们之所以成功,就全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和努力,外加在人生重大关头做出了理性的正确选择,那也不对。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而且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弗兰克举的例子是《教父》的主演阿尔•帕西诺。帕西诺主演了无数好骗,我们今天的人可能认为他是个天生的最佳男主角,简直无法想想一个没有帕西诺的平行宇宙。可是帕西诺能拿到《教父》角色,恰恰是运气的力量:

1、当时帕西诺只是个无名的三线演员

2、制片方本想选个名角来演麦克,可是导演科波拉非得用新人

3、其实科波拉自己就是个新人,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导演,敢跟制片方这么叫板,还成功了的,太少了

4、制片方选的几个名角都不在档期,只好妥协

5、导演想要一个长得就像西西里人的新人,帕西诺正好合适

6、原著中麦克的戏份并没有这么重要,是导演改了剧本,让帕西诺几乎成了全片的主演。

同时具备以上六大条件的机会,会有几个新人敢指望?如果没有《教父》,帕西诺还会是今天的帕西诺吗?

有个典故说:人说布拉德•皮特长得帅演技好,可是一个电影大佬说,像皮特这么帅的人,我出门到洛杉矶街头随便就能找到二十个——他们只不过运气没有那么好而已。

我们听那些成功人的经历,研究他们做成事情的方法,的确可以让我们获得正向能量,然而却不太具备可以复制的价值,因为成功者具备的“天时地利人和”是没法复制的,所以你就可以知道成功学压根就不靠谱。

我们应该更多的向身边的那些“loser”学习,研究他们的失败除了运气之外还有哪些坑是可以避免的,对我们来说才更有借鉴价值。

我们向“loser”学习,就是为了规避“幸存者偏见”这种逻辑谬误,我们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并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而忽略了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

关于“幸存者偏见”最经典的代表案例:

二战期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统计学家沃德教授某天遇到一个意外的访客-英国皇家空军的作战指挥官。他说:“沃德教授,每次飞行员执行轰炸任务,我们最怕听到的是:‘呼叫总部,我中弹了!’,请协助我们改善这个攸关飞行员生死的难题吧!”沃德接下了这个紧急研究案,他需要以统计专业知识,分析机体装甲应该如何加强,才能降低被击落的机会。他研究了被德国地面炮火击中联军轰炸机的资料后发现,机翼是最多被击中的部位,飞行员的座舱与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部位。

依照当时的航空技术,机体装甲只能局部加强,否则会导致起飞困难及操控迟钝。应该加强哪个部位?在研究成果报告的会议上,发生了一场激辩。负责该项目的作战指挥官说:“沃德教授的研究清楚地显示:轰炸机的机翼,弹孔密密麻麻,最容易中弹。因为我们应该加强机翼的装甲。”

沃沃德客气但坚定的说:“将军,我尊重你在飞行上的专业,但我建议加强飞行员座舱与机尾发动机部位的装甲,因为那儿最少发现弹孔。”在全场错愕怀疑的目光中,沃德教授解释说:“我所分析的样本中,只包含顺利返回的轰炸机。从统计的观点来看,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能够安全返航,而飞机很少发现子弹着点的部位,并非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根本就无法返航。

皇家空军部部长陷入苦思。相信作战经验丰富的飞行将军?还是相信独树一帜的统计学家?由于战况紧急,部长决定接受沃德的建议,立即加强驾驶舱与机尾发动机的防御装甲。不久,联军轰炸机被击落的比例,果然显著降低。为了确认这个决策的正确性,英国军方动用了敌后工作人员,搜集了部分坠毁在德国境内的联军飞机残骸,政务沃德所预料,被击落飞机的弹痕主要集中在驾驶舱与发动机的位置。

乍看之下,作战指挥官加强机翼装甲的决定十分合理,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弹着点最为关键的资料,其实在被击落的飞机上,但它们无法被观察到。因为,布满了弹痕的机翼,反而是飞机最强韧的部位。他差点就因为太重视“看得见”的弹痕,做出错误的决策。

大家一定要理解所有的成功者其实都是幸存者。我们要向成功者祝福,但是要向失败者学习,抛掉对个案的迷信,让死人开口说话,全面系统地了解才能克服这个偏差。

你可能感兴趣的:(珍惜身边的“loser”,因为他们可以教会我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