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心理账户

人对消费的判断是不理性的。我买基金赚了750,就想尽快把钱花掉,买书买生鲜,这750块是意外所得。同样的100块,丢了100块钱的痛苦要远大于捡到100块钱的快乐;零钱的100和一张整的100元,肯定是整钱花的更慢,花零钱,没感觉;一张新的100元和一张旧的100元,一定也是旧钱花的更快。

很多上着学拿着家里给的生活费的学生,用生活费给爸妈买了礼物,爸妈特开心,觉得孩子懂事,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钱在爸妈手上肯定不会买这个礼物,这钱用做了情感维系。同样的200一盒的巧克力男生自己吃肯定不会买,送女朋友他就会买了。一个1000元的耳机,平时是舍不得买的,但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会很愿意把它买下来。

旅途中,景点的橘子肯定比家附近的橘子卖得贵,但是仍然愿意买来吃,因为买橘子的钱来自自己心里那个外出游玩的账户,而不是日常购买果蔬的账户。再有很多人买车,得花油钱和停车费,这不会让人觉得奢侈,但是如果不买车,经常打车就会让人觉得很奢侈,但事实上买车再算上油钱停车费保险费养路费车检维修费,这是一笔更奢侈的花费。

心理账户理论是2017年经济学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在进行消费决策时,会在内心深处将金钱进行分门别类地管理,就好像在心里建立了一个一个的小账户。分类的依据有时候是根据金钱的来源,有时侯是根据用途,或者其他因素。然后,在消费决策时,人会首先在每个小账户内计算成本,评估交易是否值得,从而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消费行为。

最早的时候人们参加双十一的血拼,多半是因为这一天购物很便宜。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发现,双十一的很多商品并没有比平时便宜多少,可是人们反而却在这一天花掉的越来越多的钱。这就是因为,如今人们已经把双十一当作一个满足自己的节日,那些平时不太舍得花的钱,这一天会被人们以另一种态度对待。

大学开始接触西方经济学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有个疑问,经济学基于人是理性的这个假设,好像不怎么成立。既然理论都是在理想状态下才成立,那这不就是个伪科学。这几年读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研究非理性行为的资料,才觉得经济学还是有用的。

我以前以为,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非理性的。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写到,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理性的人,人以为的理性其实也是感情。我要这样和我不应该这样在脑海中的争论,并不是理性和感性之争,就是两种感情之间的较量。如果这么看,我们的决策和选择,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自控的关键不是调动理性而是调配情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052.心理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