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研支团罗甸服务队:黔行一年,难忘一生

2015年8月,华南师范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罗甸服务队踏上了贵州罗甸这边土地,开始他们与罗甸一年的奇妙邂逅。这一年里,我校支教团始终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秉承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将自己一年的青春奉献给了贵州。这一年,除了常规的支教工作,研究生支教团还发起了针对罗甸乡村贫困中小学的“筑梦图书室”项目、帮扶支教学校贫困生的“阳光基金”、冬日送暖的“暖冬计划”和“暖脚计划”,以及形式丰富的“心动课堂”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的理念。至今,我校研支团罗甸服务队已在罗甸县乡村小学建立四间“筑梦图书室”,捐赠图书累计6000余册;通过“暖冬计划”与“暖脚计划”累计捐赠爱心衣物和文具60余箱。

如今,支教生活将尽,研支团的队员们心中对于这一年的生活有着无限感慨,有些许离别的惆怅,有些许对生活感恩,也有着些许对未来的憧憬。现在,让我们听听他们心里深处的声音吧。

廖莹莹(音乐学院):“总以为还有很长的时间,却一眨眼就快结束这一年的支教生活了。回首这一年来,有快乐,有泪水,有感动,也有辛酸。还记得初来乍到时气候、饮食、生活上的各种不习惯,但却有一股倔强的力量在支撑着自己一定要在这一年在贵州罗甸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后来,通过开展各项工作,跟当地人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适应了贵州的生活,也发现了这里的美丽。每次下乡家访,虽然道路泥泞又曲折,但是沿途的风景总能驱散我们的疲惫,每次我们去到帮扶的乡村学校或者学生家里,不管是去上第二课堂、励志演讲还是送去学习、生活用品,孩子们都异常的高兴,一声声大哥哥大姐姐叫着簇拥着我们,这也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我们想要让孩子们知道,虽然爸爸妈妈没有陪伴在她们身边,但是,社会还有很多的爱心人士在关心着他们,愿意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我们希望,这些祖国的小禾苗能够在爱与快乐中健康的成长,并把我们这种志愿服务,帮助他人的正能量传递下去。这一年,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学生成绩的提高、孩子们开心的笑容,这都是我们的收获。还有,一起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几个队友,这份支教情,我们会珍藏一生。”

林丹萍(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这一年的服务,心酸、感动与泪水交织,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而最终那些第一次都变成了我们的日常和“理所应当”,酿成了我最美的回忆……一年的时间,我在服务地的每一个乡镇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走访了服务地20余所中小学。每一次的下乡走访,都让我真正走到山区孩子身边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也让我更加深刻、真实地感受到了这里的人们简单朴实和热情。七尺讲台,投身教学,感受为人师者的不易和欢乐;还记得第一次面对着这群基础薄弱的学生时的无助,到后来学会用他们的语言讲课,还会向学生传授当年自己高中的学习小技巧,分享大学的趣事。“筑梦图书室”、“暖冬计划”……,我和队友齐心协力地为山区的孩子奋斗,作为“太阳的后裔”,我们燃烧热情来贡献温暖与光明。投身山区,有苦有泪,有欢声有笑语,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志愿者,我始终牢记志愿者的使命,用理想和信念燃烧着青春的热情,以奉献和付出实现着人生的价值。这一年的征程,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却也感受到了“力所能及”、“努力”的重大意义,虽有遗憾,但亦无悔…”

谢锐钦(心理学院):“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一年的支教生活就快结束了。回想去年的此时,对于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我充满了期待和迷茫。一年的时间,让我爱上了罗甸这片土地的美丽,更爱上了土地上的人们的朴实与热情。我很庆幸自己可以担任学校的心理学教师和英语教师,因为这个原因,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学生。在这里,我与这群学生一起谈天说地,畅聊人生,倾述烦恼。我替他们高兴,因为他们取得了进步;我为他们感到无奈,因为他们的薄弱基础;有时,他们也令我愤怒,因为他们的妄自菲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在乎他们。我很清楚,一年的支教并不能给他们很多知识上的收获,但是,我希望我可以通过我与他们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更多了解世界,更好地认知他们的生活。我会与他们分享自己曾经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跟他们讲讲自己的感受。记得最近有几个学生跟我这么说:“老师,你在广州等我,两年之后我过去找你。”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获得了回报。一年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但这一年的时间,却让刚踏出大学校园的青涩的我拥有了一生忘却不了的回忆。”

黄媛君(体育科学学院):“来到这里支教的300多个日夜,发生太多意外,太多猝不及防,太多感动,人生许多的“第一次”在这里却成了“今天”、“明天”。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乡村敬老院,慈祥和蔼的爷爷奶奶拉着我们的手说着我们听不清的方言,还有那些“大山的希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缠着我们玩耍说话;还记得第一次站在一千多人面前励志演讲,一次发自内心的讲话,感动了他们也感动了自己;还记得第一次家访,看到了什么叫家徒四壁,明白了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还记得第一次为乡村小学捐献爱心图书,小学生拿着图书乐不可支;还记得第一次走近孤残儿童,与他们共同度过一下午难忘的时光······太多的第一次,每一次都令我难以忘怀,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我们的付出,而是孩子们纯真的脸庞。每次我们的到来,都让他们欢呼雀跃,不管日晒雨淋,他们给予我们都是最天真、最朴实的笑脸,声声“老师好”、“老师有空记得来看我”,都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回想来时的一句话:但道青春未谢,甘撒满腔热血。谢谢,谢谢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谢谢这段支教的日子······”

凌舒愉(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时光匆匆,支教将尽。回首望去,这一年深深浅浅的足迹确实是催人奋进与回味无穷!破旧不堪的课室、渴望知识的双眼……这是来这之前我视野里的支教。当我踏上罗甸这片热土,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上完第一节物理课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这里的孩子并不如我想象中那么地渴望知识,甚至上课的时候有时还会闹哄哄的,所以我必须要努力吸引孩子上课的注意力,让他们课堂上饶有兴趣地跟着我的思路走。这一年的时间,我想教给他们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我更想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于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我特别花心思,在课堂上跟他们聊许多奇闻异事,将物理上的知识和他们的好奇心紧密连接在一块,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分班后,我走在课室的走廊上,碰到一个教过的孩子,他激动地问我:“老师,你现在教哪个班?我好怀念你的物理课!”听完,我的内心深深的被触动了!在孩子们的生命里,也许我们就像那一闪而逝的流星,还来不及看清楚就消失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但是希望我们能留下一道让他们永远感觉到希望的光亮!”

林斌(地理科学学院):“记得有次去学生家家访,那种印象至今让我感觉深刻。学生往返学校的路途遥远,有时遇到雨天,还要走半天的泥泞路才能回到家。即便这样,他们依旧前行,风雨无阻。尽管家中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屋顶还漏着水,他们仍然刻苦学习,墙上的奖状数不胜数。即使家里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常年不在身边,奶奶身患残疾,学生依然在学习之余帮忙料理家务,竭力照顾家庭……在这一年里,支教的生活让我学会了泰然。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好支教工作。支教的路虽然艰苦,但我想说:感谢孩子们,感谢支教,是你们让我更加懂得了身上肩负的使命。路,还要继续走下去,爱,也依旧在延续。我们将会继续播撒爱的种子,收获更多的感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南师大研支团罗甸服务队:黔行一年,难忘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