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鞍马尘—《琅琊榜》书评

这是一段悠远的前尘往事,渗透着士子忠臣的风骨和精神。

这又是一个灵魂深处的拷问,横亘着九死不悔的赤子之心。

翻开它,你仿佛走进交织扭结、蜿蜒生长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血海深仇,有义薄云天,有肝肠寸断,有长情缱绻。

喜和悲都那么浓烈。

脑海中曾经浮现这样的场景:那年金陵城风光正好,几个少年鲜衣怒马,仗剑同游,车骑轻尘而去。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一)梅郎归

一开始,他是冠绝金陵城的少年,是名扬天下的赤焰军少帅,是霓凰的青梅竹马,是景琰的生死之交。

再回来,他是琅琊榜首的翩翩公子,是江左十四州的宗主,是梁帝的座上客卿,是太子和誉王竞相争抢的麒麟之才。

却唯独不是林殊。

中间只隔着梅岭的一场雪,竟然翻覆了天地。

一夜之间,林府变成京城讳莫如深的禁地,祁王变成欺君罔上的反叛,那些最亲近的故旧或死或隐,家亡人散。

一夜之间,谢玉成了“护国柱石”,悬镜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弄臣小人扶摇直上,朝廷离心离德,污浊不堪。

所以背负着七万赤焰男儿的忠魂,梅长苏活下来了。

而为了回来,他用了整整十三年。挫骨削皮的火寒之毒,将曾经的飞扬耀眼层层拔去,留下病痛缠身的躯壳,里面藏着最深沉缜密的心思。

有一个我很喜欢的词牌,叫阮郎归,有解甲归田的味道。而梅长苏不是。他明知未来的路艰险而漫长,还是一往无前。


(二)暗流

梅长苏说,既然回来了,就不能白白的回来。

有时觉得很辛酸,从阴诡地狱挣扎出来的人,除了在幽暗的角落搅弄风云,还有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他的智计的确天下无双。兰园藏尸案、滨州侵地案、除夕杀监案、刑部换囚案,悄然无声地,只是简单的几个案子,朝堂局势大变,太子倒台,誉王失宠,靖王萧景琰却如暗夜星辰,五珠冠,七珠亲王,直到太子袍服加身。

谢玉和夏江一定肠子悔青,恨当时没有早杀了这个祁王府的旧人。因为他们明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恐怕是最好的武器。

其实梅长苏不止为鸣冤昭雪,更不忍心的,是当年父辈同辈拼死守卫的疆土被糟蹋殆尽。

大梁国将不国,暗流涌动的时候,幸好有他力挽狂澜。

因此,即使是借重别国施计,他也不忘叮嘱,不可让他人小觑梁国兵力;哪怕耗尽最后的气力,,也要保大梁边境无虞。

林殊此生负了霓凰,负了景琰,却不肯负天下。


(三)天下英雄

书里写了太多的英雄,个性迥异,不知从何写起。

比如言侯。那个当年敢只身闯敌营的年轻人,谈笑间敌皆胆裂心惊;帝王情义全无,他也混迹僧道,却在叛军围困九安山时仍有“殿门虽破,我身可当千万军”的豪气干云。

比如静妃。安静地只剩下清浅的芷萝院,和关于石楠树的思念。她有慧眼,仅凭一个减笔就明白梅长苏是谁,仅看一个眼神就明白梅长苏所有的筹谋和心思,然后雪中送炭。她不争不抢,却能转危为安。

比如蔺晨。无法想象,梅长苏没有他的一路扶持,如何恢复身体,如何韬光养晦,如何度过身心俱毁的漫漫长夜。许多年后,长苏也不在了,他还是能游山玩水,笑傲江湖,只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呵。

琅琊榜里的英雄,分明都是穷途,却无端让人敬重。

他们的向死而生,此血仍殷,此身豪情仍未收。


(四)冰雪样

这本小说之所以受这么多人喜爱,是因为它让大家知道,哪怕在这样浑浊的世界里,还有很多清明的东西在。

一个社会的理想模样就应该如此:海晏河清,四方安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如果一切都没有了,还有精神不灭,还有赤子之心不悔,还有些微的希望。

一段爱情的理想模样就应该如此: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如果一切都没有了,还有奋不顾身的重逢,还有痴心的等待,还有并不说出的顾念。

思君不见倍思君,江山未老,红颜已旧。

冰雪一样澄明的情义不散。


从此后,山高水长,声远尘尽。

琅琊榜上寂无声。

少年鞍马尘—《琅琊榜》书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鞍马尘—《琅琊榜》书评)